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1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解决了目前对于工业废水降温由于主要采用的是静止降温从而不仅增加了工业废水的处理时间,进而也使得工业废水的能量白白浪费以及目前对于市政供水由于基本采用的方式是电力管道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市政供水的供水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具有工业废水净化的功能且避免了在工业废水降温过程中影响工业废水的处理速度以及市政供水水流在螺旋管内部与工业废水进行充分接触和热量交换且避免了采用人工加热的方式对市政供水水流进行加热而造成市政供水成本的增加,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和新颖性较强,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
,具体为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给水系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组成部分;城市给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给水系统通常由水源、输水管渠、水厂和配水管网组成;从水源取水后,经输水管渠送入水厂进行水质处理,处理过的水加压后通过配水管网送至用户。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目前工业废水在处理达标后就基本直接排出至河流内部,使得工业废水中含有的热量白白浪费,且工业废水中的热量流入河流中后也会给河流中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市政供水中常常需要给水流进行加热以增加水流的温度,避免水流在运输过程中冻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1、目前对于工业废水降温主要采用的是静止降温,这样就严重增加工业废水的处理时间,同时也使得工业废水的能量白白浪费;2、目前对于市政供水基本采用的方式是电力管道进行加热,导致市政供水的供水成本大大增加;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的实现环保高效的利用热量和产生热量,如何采用更环保的方式将工业废水的热量除去和对市政供水进行加热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对于工业废水降温由于主要采用的是静止降温从而不仅增加了工业废水的处理时间,进而也使得工业废水的能量白白浪费以及目前对于市政供水由于基本采用的方式是电力管道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市政供水的供水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侧外壁插接进水管A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A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槽左侧内壁,所述进水管A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蓄水槽开设在底座内部,所述蓄水槽右侧内壁插接进水管B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B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右侧外壁,所述进水管A上方位置插接排水管B,且进水管B和排水管B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加料孔,且所述加料孔开口端外壁通过铰链与盖板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蓄水槽底面内壁插接有排水管C的一端,且所述排水管C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底面外壁。所述蓄水槽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底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数据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水管C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阀,且所述排水管C外侧壁焊接有连接板,所述排水管C底面外壁与卡槽内侧壁嵌合连接,且所述卡槽底面内壁开设有过滤孔,所述卡槽开设在挡板上表面,且所述连接板底面外壁与挡板上表面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蓄水槽左侧内壁插接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的中间位置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螺旋管外表面包覆有护板,且所述护板外侧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护板的材质采用纯铜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蓄水槽右侧内壁插接有排水管A,且所述排水管A位于进水管B上方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工作中,通过打开进水阀,由进水管A可以将工业废水加入至蓄水槽内部,与此同时通过连通管可以观察蓄水槽内部水流的高度,当蓄水槽内部的水流高度大于螺旋管的高度时关闭进水阀,接着沿着铰链转动盖板打开加料孔开口端并加入工业废水净化剂至蓄水槽内部,这样就可以在蓄水槽内部进行工业废水净化作业,与此同时通过连通管也可以观察蓄水槽内部水流的颜色从而可以及时向蓄水槽内部添加净化剂,有效的实现了装置具有工业废水净化的功能,避免了在工业废水降温过程中影响工业废水的处理速度。2)、在工作中,通过进水管B可以将市政水流加入至螺旋管内部,再通过螺旋管连接的作用下可以运输至排水管B排出底座,这样通过螺旋管可以极大的增加市政水流在蓄水槽内部与工业废水的接触时间,而螺旋管外侧壁的护板采用纯铜材质制成有效的提高了对工业废水中热量传导能力,与此同时在护板外侧壁开设有的弧形槽也可以提高护板与工业废水之间的接触面积,综上有效的实现了市政供水水流在螺旋管内部与工业废水进行充分接触和热量交换,避免了采用人工加热的方式对市政供水水流进行加热而造成市政供水成本的增加。3)、在工作中,通过温度传感器运行可以实时对蓄水槽内部的工业废水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由电信号的方式传输至温度显示器进行显示,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观测到蓄水槽内部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标准线后就可以打开进水阀向蓄水槽内部继续灌入工业废水,而当蓄水槽内部的工业废水高于排水管A时就在排水管A的运输作业下排出蓄水槽内部了,有效的实现了蓄水槽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有效加热温度范围内,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性较强。4)、在工作中,通过打开排水阀,由排水管C可以将蓄水槽内部的工业废水排出,与此同时在过滤孔的作用下可以将大于过滤孔直径的颗粒物进行过滤,而在工业废水排完后通过旋转螺栓从而可以将挡板沿着卡槽脱离连接板,进而可以打开排水管C管孔并实现蓄水槽内部的大颗粒物排出蓄水槽,有效的实现了装置内部维护便捷且避免了进水管A管孔发生堵塞,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进水阀;3、进水管A;4、连通管;5、排水管B;6、蓄水槽;7、加料孔;8、盖板;9、铰链;10、螺旋管;11、排水管A;12、温度传感器;13、温度显示器;14、进水管B;15、排水管C;16、排水阀;17、连接板;18、螺栓;19、卡槽;20、过滤孔;21、挡板;22、护板;23、。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左侧外壁插接进水管A3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A3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槽6左侧内壁,所述进水管A3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阀2,所述蓄水槽6开设在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外壁插接进水管A(3)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A(3)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槽(6)左侧内壁,所述进水管A(3)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阀(2),所述蓄水槽(6)开设在底座(1)内部,所述蓄水槽(6)右侧内壁插接进水管B(14)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B(14)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右侧外壁,所述进水管A(3)上方位置插接排水管B(5),且进水管B(14)和排水管B(5)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加料孔(7),且所述加料孔(7)开口端外壁通过铰链(9)与盖板(8)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蓄水槽(6)底面内壁插接有排水管C(15)的一端,且所述排水管C(15)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底面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外壁插接进水管A(3)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A(3)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槽(6)左侧内壁,所述进水管A(3)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阀(2),所述蓄水槽(6)开设在底座(1)内部,所述蓄水槽(6)右侧内壁插接进水管B(14)的一端,且所述进水管B(14)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右侧外壁,所述进水管A(3)上方位置插接排水管B(5),且进水管B(14)和排水管B(5)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加料孔(7),且所述加料孔(7)开口端外壁通过铰链(9)与盖板(8)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蓄水槽(6)底面内壁插接有排水管C(15)的一端,且所述排水管C(15)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底面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供水与工业废水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6)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且所述底座(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2)与温度显示器(13)数据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万知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