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11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及系统,其可应用于一电脑主机板,用于辨识该电脑主机板上目前所插置的直立转接卡的类型;且其特点在于将主机板上插接直立转接卡的插槽连接器以外接线路连接总线至一控制芯片的一组输入输出引脚,并令电脑主机板在进行初始化时,侦测此输入输出引脚的逻辑电位来判定出该直立转接卡的类型而执行对应的组态设定程序。相较先前技术,此特点可不用增加直立转接卡的引脚总数,由此降低硬件的复杂度而更为易于实施而节省设计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系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立转接卡类型 辨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为电脑平台上常采用的 一种周边连接接口 ,其可用于将电脑平台的中央处理单元向外搭接至 一电路板,通过该电路板来连接至各式的电脑周边装置,例如包括荧 幕显示器、硬盘装置、光碟机、网络切换器、等等,通过让中央处理 单元可与此些周边装置进行数据交流。PCI规范订定了一组标准的总线 信号来让中央处理单元在电路板上与周边装置进行数据交流。然而在 具体应用上,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进展,PCI规范又进而包括一些不同的 延伸性规范,例如为PCI-E (PCI Express),其基于原始的PCI架构来 作出一些延伸性的功能扩充,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可较传出的PCI总线 更为快速。PCI-E总线架构的一项特点在于其可支援各种具有不同的总线宽 度的电路卡,例如包括l字节(xl) 、 4字节(x4) 、 8字节(x8)、 和16字节(xl6)的总线宽度。在实际应用时,小总线宽度的电路卡 即可插置至大总线宽度的插槽连接器来使用。举例来说,4字节总线宽 度的电路卡不只可插置至同样为4字节总线宽度的插槽连接器来使用, 也可插置至8字节或16字节的总线宽度的插槽连接器来使用。换言之, 若有一电脑主机主板上设置8字节的总线宽度的插槽连接器,则该插 槽连接器即可选择性地用于插接至8字节或4字节的总线宽度的电路 卡。直立转接卡(riser card)为一种可插置于PCI-E插槽连接器来转接 PCI-E接口插槽连接器的电路卡,同时也可以增加PCI-E接口插槽连接 器的数量。举例来说,若有一PCI-E周边接口控制器原先仅具有4个 插槽连接器,因此可搭接的周边装置的总数为4个,则将一具有3个插槽连接器的直立转接卡插入至此4个插槽连接器其中之一,即可令 其可搭接的周边装置的总数增加至6个。在网络服务器的应用上,服务器主机主板的PCI-E周边接口控制 器通常会插接上直立转接卡。由于主机主板的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输入输出管控单元需要在初始化时针对每一个直 立转接卡来进行组态设定,因此每一个直立转接卡便有需要通过一特 定的方式来提供辨识方式。目前常釆用的一种辨识方式为通过连接的 连接板引脚来传递组态以供系统辨认然而此作法在具体实施上的一项 缺点在于其需要增加直立转接卡的引脚总数,也会增加硬件架构的复 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便是在于提供 一种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及系统,其在具体实施上可不用增加直 立转接卡的引脚总数,由此降低硬件架构的复杂度而易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及系统系设计来应用于一电脑 主机板(例如为网络服务器的主机主板),且该电脑主机板配备有一 周边接口控制器,例如为PCI-E型的周边接口控制器,用于辨识该 PCI-E周边接口控制器目前所插置的各个直立转接卡的类型。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至少包含(PI)将插接该直立 转接卡的连接器,额外以多个外接线路连接至该主机板的控制芯片的 一组输入输出引脚,以将该直立转接卡所产生的一辨认信号传递至该 组输入输出引脚而成为一辨识码;(P2)在该电脑主机板进行初始化 时,侦测该输入输出引脚的逻辑电位,以取得该辨识码;以及(P3)依 据一转接卡类型对应表来比对该辨识码,以判别出该直立转接卡的类 型。在实体架构上,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至少包含(A) 一外接线路连接模块,其包括多个外接线路,用于连接该插接直立转 接卡的插槽的总线至该主机板的控制芯片上的一组输入输出引脚,以 将该直立转接卡产生的一组辨认信号传递至该组输入输出引脚而成为 一组辨识码;(B) —引脚电位侦测模块,其可在该电脑主机板进行初始化时,被启动来侦测该组特定的输入输出引脚的逻辑电位,以取得 辨识码;以及(C) 一判别模块,其中预建有一转接卡类型对应表;且 其在实际操作时,可依据该转接卡类型对应表比对辨识码来判别出该 直立转接卡的类型。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及系统的特点在于通过原有的 总线来将辨认信号传递至主机板上插槽连接器,再通过外接线路将辨 认信号传递至控制芯片的一组输入输出引脚,以令BIOS输入输出管控单元在电脑主机板进行初始化时,侦测此控制芯片上的GPIO输入输出引脚的逻辑电位来判定出该直立转接卡的类型而执行对应的组态设定 程序。相较
技术介绍
,此特点可不用增加直立转接卡的引脚数,由此 降低硬件的复杂度而更为易于实施而节省设计及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应用示意图,用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整合至一电脑主机板的应用方式;图2为一架构示意图,用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 统的模块化基本架构;图3为一架构示意图,用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 统所采用的外接线路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式;图4为一对应表格,用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 所釆用的对应表格的一个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电脑主机板20 中央处理器(CPU)30 输入输出管控单元(BIOS)31 初始化处理模块40 周边接口控制器(PCI-E)41 插槽连接器50 直立转接卡(Riser Card)51 控制芯片60 扩充卡100 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110 外接线路连接模块111 外接线路112 外接线路 120 侦测模块 130判别模块 201 类型信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即配合所附的图式,详细揭露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 辨识方法及系统的实施例。图1即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如标号100所指 的方块)的应用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 100在实际应用上被整合至一电脑主机板10 (例如为网络服务器的主 机主板),且该电脑主机板IO配备有一中央处理器(CPU) 20、 一 输入输出管控单元30、和一周边接口控制器40;其中该输入输出管控 单元30例如为一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芯片,而该周边 接口控制器40例如为一 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型的周边接口控制器,且具有多个插槽连接器41 (在图1所 示的实例中,例如包括4个插槽连接器41)。在实际应用上,该PCI-E 周边接口控制器40的插槽连接器41即可用于插接一直立转接卡(riser card) 50,由此利用该直立转接卡50来扩充该PCI-E周边接口控制器 40的插槽连接器数量而可搭接更多的扩充卡60。在实际操作时,本专利技术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100即可用来 辨识出该插槽连接器41上所插置的直立转接卡50的类型,由此让 BIOS输入输出管控单元30可据以在初始化时针对该直立转接卡50的 特定类型来进行组态设定。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该直立转接卡50具有一连接板52用于与主 机板的其中一个插槽连接器41连接。而该连接板52例如具有3个连 接总线,例如包括2个4字节PCI-E总线和1个8字节PCI-E总线,本专利技术的外接线路及通过既有的总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其可应用于一电脑主机板,且该电脑主机板配备有一中央处理器、一输入输出管控单元、和一周边接口控制器;其中该周边接口控制器可搭接至一直立转接卡,且该直立转接卡具有一控制芯片和至少一插槽连接器,而该插槽连接器以一组外接线路连接至一控制芯片的一组输入输出引脚;此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至少包含:将该直立转接卡所产生的一辨识信号经拆插槽连接器、该外接线路组传递至该组输入输出引脚而辨认出一辨识码;在该电脑主机板进行初始化时,侦测该辨识码; 以及依据一转接卡类型对应表比对该辨识码,以辨认出该直立转接卡的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其可应用于一电脑主机板,且该电脑主机板配备有一中央处理器、一输入输出管控单元、和一周边接口控制器;其中该周边接口控制器可搭接至一直立转接卡,且该直立转接卡具有一控制芯片和至少一插槽连接器,而该插槽连接器以一组外接线路连接至一控制芯片的一组输入输出引脚;此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至少包含将该直立转接卡所产生的一辨识信号经拆插槽连接器、该外接线路组传递至该组输入输出引脚而辨认出一辨识码;在该电脑主机板进行初始化时,侦测该辨识码;以及依据一转接卡类型对应表比对该辨识码,以辨认出该直立转接卡的类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其中该电脑 主机板为一网络服务器主机主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其中该输入 输出管控单元为一 BIOS型的输入输出管控单元。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其中该周边 接口控制器为一 PCI-E型的周边接口控制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方法,其中该组输 入输出引脚为一组GPIO的通用输入输出引脚。6. —种直立转接卡类型辨识系统,其可整合至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甫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