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中,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地开发风能对于改善能源系统结构、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和转矩的调节取决于风速的变化,当风速达到并超过额定值时,需要通过降低风电机组的气动效率来限制输出功率,以避免风电机组超载。因此,桨距角和桨叶位置在变风条件下需要控制,称为变桨控制。变桨控制是降低风电机组在高风速下超载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风电系统大部分装备都暴露在室外,容易导致部分系统受损。其次,风电机组中的变桨系统受自身元器件工作年限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故障导致变桨功能无法顺利完成,以及风电系统的发电机组、制动装备、风机叶片等都处在高空,如果出现故障很难及时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风电系统的自身元件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风机变桨浆距角的数据采集模块和用于控制变桨控制器输出驱动指令的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还包括:容错检测模块、冗余模块和补偿模型数据库;/n所述容错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桨浆距角与预设浆距角生成角度偏差,并根据所述角度偏差判断所述风机中的传感器处于极限故障状态或者非极限故障状态,以对应生成极限故障信号或者非极限故障信号;/n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容错检测模块生成的极限故障信号或者非极限故障信号,以在接收到极限故障信号时控制所述冗余模块启动或者在接收到非极限故障信号时调用所述补偿模型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风机变桨浆距角的数据采集模块和用于控制变桨控制器输出驱动指令的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还包括:容错检测模块、冗余模块和补偿模型数据库;
所述容错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桨浆距角与预设浆距角生成角度偏差,并根据所述角度偏差判断所述风机中的传感器处于极限故障状态或者非极限故障状态,以对应生成极限故障信号或者非极限故障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容错检测模块生成的极限故障信号或者非极限故障信号,以在接收到极限故障信号时控制所述冗余模块启动或者在接收到非极限故障信号时调用所述补偿模型数据库,并控制所述变桨控制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与所述容错检测模块电连接的风轮角度传感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风机的变桨浆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容错检测模块电连接的风速传感器、风轮转速传感器、传动机构转速传感器、传动机构温度传感器、发电机转速传感器、发电机温度传感器、变流机构电流传感器、变压机构电压传感器、电网频率传感器和电网功率因素传感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风机风速、风轮转速、传动机构转速、传动机构温度、发电机转速、发电机温度、变流机构电流、变压机构电压、电网频率和电网功率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容错模式的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错检测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生成的角度偏差与预设角度偏差进行比较,当所述角度偏差处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以控制所述变桨控制器运行;当所述角度偏差未处于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判断所述风机中的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