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94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高水位地区止水帷幕作为临时止水构件与基坑支护施工完毕后,将止水帷幕作为侧向止水构件在与地下室基础和地下室外墙组成的肥槽内进行施工准备及设计标高;在肥槽底部与地下室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垫层,并平整上端面;垫层上端浇筑自密实水泥土,浇筑厚度满足防止突涌破坏的要求;自密实水泥土的上端施工回填土,并回填至设计标高;回填土与止水帷幕的上端施工散水及散水与止水帷幕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由于回填土不密实附加应力增加而产生的压缩变形,从而导致散水开裂致使后期散水维修成本高的问题,增强了地下室外墙的防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散水开裂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散水是建筑物外墙四周的室外地坪处用防水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结构。散水的主要作用是迅速排走建筑物附近的雨水,避免地表水冲刷或渗透到地基,以保证房屋的巩固耐久。在高水位地区,基坑支护通常采用坑内降水井+止水帷幕作为降水措施以保证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开挖及地下结构完成后进行肥槽内回填土的施工,由于回填质量参差不齐,停止降水后,地下水位回复至原水位,甚至后期水位经历水位升高、下降,肥槽回填土为欠固结土在水位升高、下降的过程中土体产生压缩变形,散水产生开裂,地表水进入肥槽内,加剧散水的开裂,造成反复维修散水,成本高且对居民居住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当前肥槽内回填土的施工结构由于回填土为欠固结土不密实,在水位升高、下降的过程中附加应力增加土体产生压缩变形而导致散水开裂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准备工作:高水位地区采用止水帷幕(1)结合坑内管井降水作为基坑降水方案,在所述止水帷幕(1)作为临时止水构件与基坑支护施工完毕后,将所述止水帷幕(1)作为侧向止水构件在与地下室基础(2)和地下室外墙(3)组成的肥槽内进行施工准备及设计标高;/n操作步骤:/nS1、土方开挖至基底,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0.5m-1.0m处,在所述止水帷幕(1)与所述地下室基础(2)之间的肥槽底部施工垫层(4),所述垫层(4)与地下室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并将所述垫层(4)的上端面平整为水平面;/nS2、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施工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高水位地区采用止水帷幕(1)结合坑内管井降水作为基坑降水方案,在所述止水帷幕(1)作为临时止水构件与基坑支护施工完毕后,将所述止水帷幕(1)作为侧向止水构件在与地下室基础(2)和地下室外墙(3)组成的肥槽内进行施工准备及设计标高;
操作步骤:
S1、土方开挖至基底,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0.5m-1.0m处,在所述止水帷幕(1)与所述地下室基础(2)之间的肥槽底部施工垫层(4),所述垫层(4)与地下室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并将所述垫层(4)的上端面平整为水平面;
S2、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施工现场搅拌水泥掺量为18%-25%的自密实水泥土(5),并浇筑在所述垫层(4)的上端,浇筑厚度满足防止突涌破坏的要求;
S3、当所述自密实水泥土(5)的强度不小于0.5MPa或不小于上覆填土的压力时,在所述自密实水泥土(5)的上端施工回填土(6),并回填至设计标高;
S4、对所述止水帷幕(1)距离所述地下室外墙(3)边的实际距离进行复核,并对所述止水帷幕(1)的顶部进行凿毛,在所述回填土(6)的上端施工散水(7),在所述散水(7)与所述止水帷幕(1)上施工搭接散水与止水帷幕连接板(8),冷缝处采用防水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灌密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工作中,所述止水帷幕(1)满足自防渗要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6c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会强张波赵鹏昊刘玉灵顾鹤伍田中峰肖阳吕立邦贺赛胡继承
申请(专利权)人: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