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63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多级过滤池、与过滤池并联的氧化剂储罐、与过滤池及氧化剂储罐共同串接的高压泵、与高压泵串接的板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串接的导热油换热器、与导热油换热器串接的湿式氧化反应器,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桨和多个填充催化剂的多孔格栅板,每个多孔格栅板上开有供搅拌桨的搅拌轴穿设的通孔,湿式氧化反应器进水口与导热油换热器出口相连、出水口通过出水管穿过板式换热器后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导热油换热器与油炉通过管路进行热交换。该装置可有效滤除废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反应器内粘附于催化剂表面,且反应器内扰流大,催化剂与废水接触充分,氧化反应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发达,随之而来工业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其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湿式氧化技术处理有毒、有害、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投入较大,实际应用不多。为了保证废水的氧化处理效率及降低处理成本,需要在废水中加入相应的催化剂,若废水中的杂质大量进入反应器内粘附于催化剂表面,使得催化剂不能与废水充分接触,影响其催化效果,从而无法高效处理废水,另外,反应器内扰流小,也不利于催化剂与废水充分接触,不利于高效处理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可有效滤除废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粘附于催化剂表面,且湿式氧化反应器内扰流大,催化剂与废水接触充分,废水的催化氧化效率显著提升。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盖板的多级过滤池、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液口并联的氧化剂储罐、与相互并联的过滤池及氧化剂储罐共同串接的高压泵、与所述高压泵串接的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串接的导热油换热器、与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串接的湿式氧化反应器,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有一搅拌桨和多个填充有催化剂的多孔格栅板,所述多个多孔格栅板上下间隔分别适配横设于湿式氧化反应器内,每个所述多孔格栅板上沿湿式氧化反应器的中心轴线开有供搅拌桨的搅拌轴穿设的通孔,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口与导热油换热器的出口相连、出水口通过出水管穿过板式换热器后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与油炉通过管路进行热交换。优选的,所述过滤池为长方体状的两级过滤池,其内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将过滤池内空间分为左右两部分、且第一过滤网将左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过滤池的进液口设于其左上空间的侧壁上部、出液口设于右部空间的侧壁下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目数。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横设于过滤池内、且其三个侧边框与过滤池相应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边框与第二过滤网贴接。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的底壁上设有一将底壁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凹槽、前后侧壁上对称设有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由侧壁及相对固定于侧壁上的两个定位块构成,所述第二过滤网通过其边框可适配竖直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和凹槽。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向上伸出于湿式氧化反应器的顶部,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的顶部外侧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伸出端同轴连接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为四斜叶搅拌桨,其搅拌叶片位于最下面的多孔格栅板下方。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为倾斜角30°的斜叶片。优选的,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有三个多孔格栅板。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位于湿式氧化反应器的底部、出水口位于湿式氧化反应器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多级过滤的过滤池有效滤除废水中的大量杂质,避免杂质进入湿式氧化反应器内粘附于催化剂表面,妨碍催化剂与废水充分接触,影响其催化效果;通过在填充有催化剂的多孔格栅板下方设置四斜叶搅拌桨,使得湿式氧化反应器内扰流显著加大,有助于催化剂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浓废水处理装置示意图;图2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过滤池1、氧化剂储罐2、高压泵3、板式换热器4、导热油换热器5、湿式氧化反应器6、进水口61、出水口62、搅拌桨7、多孔格栅板8、出水管9、气液分离器10、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定位槽13、凹槽14、盖板15、搅拌电机16、油炉17。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具有盖板15的多级过滤池1、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液口并联的氧化剂储罐2、与相互并联的过滤池1及氧化剂储罐2共同串接的高压泵3、与所述高压泵串接的板式换热器4、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串接的导热油换热器5、与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串接的湿式氧化反应器6,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有一搅拌桨7和多个填充有催化剂的多孔格栅板8,所述多个多孔格栅板8上下间隔分别适配横设于湿式氧化反应器6内,每个所述多孔格栅板8上沿湿式氧化反应器6的中心轴线开有供搅拌桨7的搅拌轴穿设的通孔,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6的进水口61与导热油换热器5的出口相连、出水口62通过出水管9穿过板式换热器4后与气液分离器10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5与油炉17通过管路进行热交换(图未示)。本专利技术中,待处理的高浓度废水首先在过滤池1内进行多级过滤,以有效滤除废水中的大量杂质,避免杂质进入湿式氧化反应器6内粘附于催化剂表面,妨碍催化剂与废水充分接触,影响其催化效果;过滤后的废水与氧化剂储罐2供给的氧化剂(如氧气或臭氧等富氧气体)混合后,经高压泵3打入板式换热器4进行预加热,再进入导热油换热器5,温度进一步提升至接近于反应温度后进入湿式氧化反应器6内,在搅拌桨7的搅动下,湿式氧化反应器6内扰流加大,废水与填充于多孔格栅板8的催化剂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有机物在高温高压的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作用下,被快速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低级有机酸等中间产物。反应后的气液混合物又进入板式换热器4,将热量交换给由过滤池1过来的未处理废水,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气体经进一步无害处理,液体进行后续的生化反应处理。本实施例中,油炉17加热导热油,然后导入到导热油换热器5内,与废水热交换后,降温的导热油再次回到油炉内,进行加热。具体优选至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过滤池1为长方体状的两级过滤池,其内设有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所述第二过滤网12将过滤池1内空间分为左右两部分、且第一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盖板的多级过滤池、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液口并联的氧化剂储罐、与相互并联的过滤池及氧化剂储罐共同串接的高压泵、与所述高压泵串接的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串接的导热油换热器、与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串接的湿式氧化反应器,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有一搅拌桨和多个填充有催化剂的多孔格栅板,所述多个多孔格栅板上下间隔分别适配横设于湿式氧化反应器内,每个所述多孔格栅板上沿湿式氧化反应器的中心轴线开有供搅拌桨的搅拌轴穿设的通孔,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口与导热油换热器的出口相连、出水口通过出水管穿过板式换热器后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与油炉通过管路进行热交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盖板的多级过滤池、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液口并联的氧化剂储罐、与相互并联的过滤池及氧化剂储罐共同串接的高压泵、与所述高压泵串接的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串接的导热油换热器、与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串接的湿式氧化反应器,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有一搅拌桨和多个填充有催化剂的多孔格栅板,所述多个多孔格栅板上下间隔分别适配横设于湿式氧化反应器内,每个所述多孔格栅板上沿湿式氧化反应器的中心轴线开有供搅拌桨的搅拌轴穿设的通孔,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口与导热油换热器的出口相连、出水口通过出水管穿过板式换热器后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与油炉通过管路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为长方体状的两级过滤池,其内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将过滤池内空间分为左右两部分、且第一过滤网将左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过滤池的进液口设于其左上空间的侧壁上部、出液口设于右部空间的侧壁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目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强丁康廖勇刚张朝波陈佳茵刘德祥陈丽梅伍嫦青邓小桃凌梅兰曾华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