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43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部分的壳体。所述开口部分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且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换挡杆通过穿过开口部分而从内部空间的下侧到内部空间的上侧插入至内部空间中,从而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内部空间中。支架与壳体的下部组装以关闭开口部分并允许壳体固定至车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简化安装换挡杆的壳体结构,从而提高组装工作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自动变速器车辆中,P、R、N和D变速挡位通常是直线排列的,并且旋转换挡杆从而选择其中一个变速挡位。(P是驻车挡;R是倒车挡;N是空挡;D是行驶挡。)在换挡杆旋转过程中,拉动缆线并将缆线的操作力传递至变速器。也就是说,缆线连接至换挡杆的点与换挡杆的旋转中心向上间隔开。因此,当根据换挡杆旋转时的旋转角度拉动或释放缆线时,操作力被传递到变速器。检测到操作力后,变速挡位变换。同时,换挡杆装置除了P、R、N、D变速挡位之外还包括M变速挡位,M变速挡位是手动模式,并且构造成通过在P、R、N、D变速挡位的直线方向和垂直于P、R、N、D变速挡位的方向上使换挡杆运动来选择手动模式。在这种手动模式下,换挡杆装置构造成使得通过要传输到变速器的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换挡杆的+和-方向操纵。这种换挡杆装置包括换挡杆壳体,换挡杆安装至该换挡杆壳体。安装换挡杆壳体以覆盖换挡杆,换挡杆壳体构造成与换挡杆组装在一起,换挡杆壳体上、下、左、右分开。即,构成换挡杆壳体的多个部分注塑成型,其中左、右部分相互配合以相互组装,然后与上、下部分组装。因此,对于传统的换挡杆壳体,随着构成多个部分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组装操作的数量增加,制造成本也增加。以上仅意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不旨在意指本专利技术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简化安装换挡杆的壳体结构,从而提高组装工作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考虑在相关领域中发生的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所述换挡杆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且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换挡杆通过穿过开口部分而从内部空间的下侧到内部空间的上侧插入至内部空间中,从而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内部空间中。支架与壳体的下部组装以关闭开口部分并允许将壳体固定至车身。电动模块部分可以安装至壳体的侧表面部分,以检测换挡杆的旋转运动或固定其位置。可以在壳体的侧表面部分中设置安装孔,使得电动模块部分插入其中,安装孔与内部空间连通并且定位成面对插入至内部空间的换挡杆的侧部部分。在壳体的上表面部分中可以设置开孔,所述开孔可以打开以在改变换挡杆的变速挡位时允许换挡杆的旋转运动,所述开孔分为自动变速挡位部段和从自动变速挡位部段延伸的手动变速挡位部段;在壳体的侧表面部分中,安装孔可以布置在与手动变速挡位部段毗邻的位置。所述支架可以构造成具有座部分和空间部分,所述座部分具有与所述壳体的下部的形状相同的形状,从而允许所述壳体安置在其中,所述空间部分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通过从壳体的下部向下突出而可以在壳体的下部设置结合突出部,并且在支架的座部分中可以设置结合孔以与结合突出部匹配,从而当结合突出部插入至结合孔并保持在结合孔中时,使壳体可以固定至支架。在所述支架中可以设置有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横跨所述空间部分并且定位成面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所述换挡杆的下侧。壳体可以包括从侧表面部分穿过内部空间的铰接轴,换挡杆与铰接轴可旋转地组装。可以通过从壳体的侧表面部分向其侧方向穿过壳体直线地形成从而在壳体中设置组装孔,以便与内部空间连通;在换挡杆中可以设置铰接孔以当换挡杆插入至壳体的内部空间时在侧方向上与组装孔匹配;当换挡杆插入至壳体的内部空间时,铰接轴可以穿过组装孔和铰接孔,使得换挡杆可以通过铰接轴可旋转地安装至壳体。在壳体的下部可以设置有铰接连接部分,可以在支架中设置有铰接接合部分,以围绕铰接连接部分并使所述铰接连接部分安置在所述铰接接合部分中,使得壳体可以通过穿过铰接连接部分和铰接接合部分的铰接销能够旋转地安装至支架。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安装换挡杆的壳体不是由多个部分组成,而是一体构造的,从而简化其整体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换挡杆简单地组装至壳体,简化壳体的安装结构,由此减少组装操作的数量,提高组装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下文结合附图所呈现的详细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其他优点,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组装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电动模块部分的立体图;图4至图7是用于描述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组装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电动模块部分的立体图;图4至图7是用于描述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的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包括:壳体10,其具有内部空间11和开口部分12,开口部分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换挡杆20通过穿过开口部分12而从内部空间的下侧到内部空间的上侧插入到内部空间中,从而可旋转地安装在内部空间11中;以及支架30,其与壳体10的下部组装,以关闭开口部分12,并使壳体10固定到车身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壳体10构造成在其中具有内部空间11,使得换挡杆20安装在壳体中。也就是说,过去需要将多个部分分别构造和彼此组装以构成壳体10。本专利技术的壳体10构造为一个部件,并且换挡杆20安装至壳体,使得换挡杆20能够正常工作。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壳体10的下部构造成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因此与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传统壳体10相比,模具制造是容易的并且能够获得更大的刚度。壳体10可以包括其上表面部分10b上的开孔h,使得在改变换挡杆20的变速挡位期间进行换挡杆20的旋转运动,其中,当支架30与壳体的下部组装时,开口部分12构造为关闭。同时,换挡杆20可以包括操纵杆和接合杆,其中,在接合杆中可以设置缆线连接结构和止动结构。此外,可以在壳体10中设置止动部分,以产生与换挡杆20的止动结构相对应的减慢(moderation)。换挡杆20的详细结构通常适用于换挡杆领域,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同时,如图3至图4所示,电动模块部分40可以安装至壳体10的侧表面部分10a,以检测换挡杆20的旋转运动或固定其位置。这种电动模块部分40包括固定换挡杆20的位置的螺线管41、检测换挡杆20的位置的传感器42和开关43。由于电子部件安装在一个套盒中,所以电动模块部分40与壳体10组装,因此换挡杆20可以与电动模块部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所述换挡杆总成包括:/n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且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n换挡杆,其通过穿过开口部分而从内部空间的下侧到内部空间的上侧插入至内部空间中,从而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内部空间中;以及/n支架,其与壳体的下部组装以关闭开口部分并允许壳体固定至车身。/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4 KR 10-2019-01269061.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所述换挡杆总成包括:
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且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
换挡杆,其通过穿过开口部分而从内部空间的下侧到内部空间的上侧插入至内部空间中,从而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内部空间中;以及
支架,其与壳体的下部组装以关闭开口部分并允许壳体固定至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进一步包括电动模块部分,其安装至所述壳体的侧表面部分,以检测所述换挡杆的旋转运动或固定其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在所述壳体的侧表面部分中设置有安装孔,使得所述电动模块部分插入至其中,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并且定位成面对插入至内部空间的所述换挡杆的侧部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
在壳体的上表面部分中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打开以在改变换挡杆的变速挡位时允许换挡杆的旋转运动,所述开孔分为自动变速挡位部段和从自动变速挡位部段延伸的手动变速挡位部段;
在壳体的侧表面部分中,安装孔布置在与手动变速挡位部段毗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所述支架构造成具有座部分和空间部分,所述座部分具有与所述壳体的下部的形状相同的形状,从而允许所述壳体安置在其中,所述空间部分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
通过从壳体的下部向下突出而在壳体的下部设置结合突出部;
在支架的座部分中设置有结合孔以与结合突出部匹配,从而当结合突出部插入至结合孔并保持在结合孔中时,使壳体固定至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在所述支架中设置有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横跨所述空间部分并且定位成面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所述换挡杆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从侧表面部分穿过所述内部空间的铰接轴,所述换挡杆与所述铰接轴能够旋转地组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
通过从壳体的侧表面部分向其侧方向穿过壳体直线地形成从而在壳体中设置组装孔,以便与内部空间连通;
在换挡杆中设置铰接孔以当换挡杆插入至壳体的内部空间时在侧方向上与组装孔匹配;
当换挡杆插入至壳体的内部空间时,铰接轴穿过组装孔和铰接孔,使得换挡杆通过铰接轴能够旋转地安装至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杆总成,其中,
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铰接连接部分;
在支架中设置有铰接接合部分,以围绕所述铰接连接部分并使所述铰接连接部分安置在所述铰接接合部分中,使得壳体通过穿过铰接连接部分和铰接接合部分的铰接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善日金凡峻金恩植金龙翊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