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
本申请属于电缆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默认是现有技术。漏缆--漏泄同轴电缆是具有信号传输作用,又具有天线功能,通过对处导体开口的控制,可将受控的电磁波能量沿线路均匀的辐射出去及接收进来,实现对电磁场盲区的覆盖,以达到移动通信畅通的目的。漏缆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及外护套,绝缘层2即为发泡体。生产过程中,发泡体通常长度有限,在生产过程中会在中间出现中断的情况,需要将两个发泡体接续起来,目前尚无很好的接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包括:半圆柱形的下模具和上模具;下模具和上模具内分别设置有电阻加热线圈,下模具和上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半圆柱形的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n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分别设置有电阻加热线圈(54),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的电阻加热线圈(54)能够分别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热;/n所述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还设置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3),所述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合模时所述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3)能够电性连接形成闭合的通路,并作用内导体(1)使内导体(1)发热;/n压力装置,用于向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施加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圆柱形的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
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分别设置有电阻加热线圈(54),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的电阻加热线圈(54)能够分别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热;
所述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还设置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3),所述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合模时所述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内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3)能够电性连接形成闭合的通路,并作用内导体(1)使内导体(1)发热;
压力装置,用于向下模具(51)和上模具(52)施加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发泡体接续模具,其特征在于,电阻加热线圈(54)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3)的供电电路上具有开关,当电磁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平,郭红彪,孙胜军,沈林林,沈建成,关志超,沈伟康,魏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