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794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包括框架、设在所述框架外部的控制器;在所述框架的内部上端设有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通孔,在各所述通孔内均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绝缘限位棒,在所述绝缘限位棒的底端安装有导磁铁芯,在所述绝缘限位棒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绝缘限位棒相连接;其还在所述框架的下端设有电磁板结构,所述电磁板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框架内部的可升降组件,在所述可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导磁铁芯相配合的电磁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智能调节限位固定高度以满足患者不同体位应用需求、塑形限位效果好且不易产生压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
技术介绍
体位固定是目前医疗康复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措施,通过将躯体或肢体固定在某一个功能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方便手术操作,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小儿,有效的固定其体位能够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或偏瘫患者,需要将躯体或肢体定期固定在某一个功能体位,能够预防患者出现关节废用综合征。在某些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保持特殊被动体位,为患者提供辅助用具支持保持良好的体位,比如体位排痰、特殊部分穿刺操作等,能够为患者提供舒适度并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常见的体位固定器材有软枕、翻身枕、绑带、夹板、固定架等,但是使用软枕、翻身枕等固定时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塑形限位效果差,并且长时间固定容易产生压疮,另外,在对患者的不同体位进行限位固定时,现有的体位固定器材无法根据患者的体位智能调节限位固定高度,难以满足不同体位高度限位固定的应用需求。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智能调节限位固定高度以满足患者不同体位应用需求、塑形限位效果好且不易产生压疮的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包括框架、设在所述框架外部的控制器;在所述框架的内部上端设有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通孔,在各所述通孔内均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绝缘限位棒,在所述绝缘限位棒的底端安装有导磁铁芯,在所述绝缘限位棒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绝缘限位棒相连接;其还在所述框架的下端设有电磁板结构,所述电磁板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框架内部的可升降组件,在所述可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导磁铁芯相配合的电磁铁板,所述可升降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还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可升降组件的升降以调节所述电磁铁板与所述绝缘限位棒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塑形时,所述电磁铁板与所述绝缘限位棒之间的距离为10cm-25cm,例如20cm;在对患者的躯体进行塑形时,所述电磁铁板与所述绝缘限位棒之间的距离为25cm-40cm,例如35cm;S2:将患者的体位放置于所述绝缘限位棒上,与患者相接触的绝缘限位棒均受压下沉,并且,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的底部与所述电磁铁板相接触并且与位于体位周边未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相配合形成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塑形及限位即可。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通电产生电磁的电磁铁板82磁吸附住位于与该电磁铁板82接触的所述绝缘限位棒5内的导磁铁芯6,从而将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5稳固固定在所述电磁铁板82上。优选地,所述绝缘限位棒包括绝缘棒体以及设在所述绝缘棒体上的挡板,其中,所述绝缘限位棒是通过所述绝缘棒体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导磁铁芯是安装在所述所述绝缘棒体的下端,所述挡板设在所述绝缘棒体的外壁上,所述绝缘限位棒是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绝缘棒体的顶部设有硅胶层。优选地,在所述绝缘棒体的底部设有缓冲层。优选地,所述绝缘棒体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可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框架内部的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升降杆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可升降组件是通过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电磁铁板连接,所述可升降组件是通过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铁板通过导线、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优选地,在每一所述绝缘限位棒的底部均设有用于采集患者在该绝缘限位棒上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并且,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还包括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工作时用于显示各绝缘限位棒上压力信息的显示设备。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为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控制器智能控制可升降组件的驱动电机驱动可升降组件的升降杆升降来调节电磁铁板与绝缘限位棒之间的距离,由此限定绝缘限位棒的下滑高度,匹配不同体位的深度应用需求,以满足患者不同体位的使用需求,从而使本专利技术能够智能调节限位固定高度以满足患者不同体位的应用需求,以及,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各通孔内均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绝缘限位棒,在绝缘限位棒的底端安装有导磁铁芯,在对患者的体位进行体位塑形时,将患者的体位放置于绝缘限位棒上,与患者相接触的绝缘限位棒均受压下沉,而且,下沉的绝缘限位棒的底部与电磁铁板相接触并且与位于体位周边未下沉的绝缘限位棒相配合形成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塑形及限位,再通过带有电磁的电磁铁板与导磁铁芯电磁吸附配合将下沉的绝缘限位棒稳固固定住,从而实现所述的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对患者体位的塑形及定位,塑形限位效果好,并且,绝缘限位棒为间隔设置,减少了与患者体位的接触面,塑形限位时不易产生压疮。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每一绝缘限位棒的底部均设有用于采集患者在该绝缘限位棒上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并且,各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还设有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各绝缘限位棒上压力信息的显示设备,在工作时,控制器通过获取压力传感器所传递过来各绝缘限位棒上的压力,再将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显示设备进行显示以用于识别和监测患者在不同体位下身体压力量化的分布状况,实现可视化监测管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的A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的限位棒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的电磁板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的工作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控制器,3、限位板,4、通孔,5、绝缘限位棒,6、导磁铁芯,7、弹簧,8、电磁板结构,81、可升降组件,82、电磁铁板,100、底座,200、升降杆,300、驱动电机,51、绝缘棒体,52、挡板,9、硅胶层,10、缓冲层,11、显示设备,12、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包括框架1、设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包括框架(1)、设在所述框架(1)外部的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1)的内部上端设有限位板(3),在所述限位板(3)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通孔(4),在各所述通孔(4)内均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绝缘限位棒(5),在所述绝缘限位棒(5)的底端安装有导磁铁芯(6),在所述绝缘限位棒(5)的外部套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板(3)相连接,所述弹簧(7)的下端与所述绝缘限位棒(5)相连接;/n其还在所述框架(1)的下端设有电磁板结构(8),所述电磁板结构(8)包括设在所述框架(1)内部的可升降组件(81),在所述可升降组件(81)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导磁铁芯(6)相配合的电磁铁板(82),所述可升降组件(81)与所述控制器(2)电性连接;/n其还包括如下步骤:/nS1:启动所述控制器(2)控制所述可升降组件(81)的升降以调节所述电磁铁板(82)与所述绝缘限位棒(5)之间的距离;/nS2:将患者的体位放置于所述绝缘限位棒(5)上,与患者相接触的绝缘限位棒(5)均受压下沉,并且,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5)的底部与所述电磁铁板(82)相接触并且与位于体位周边未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5)相配合形成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塑形及限位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包括框架(1)、设在所述框架(1)外部的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1)的内部上端设有限位板(3),在所述限位板(3)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通孔(4),在各所述通孔(4)内均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绝缘限位棒(5),在所述绝缘限位棒(5)的底端安装有导磁铁芯(6),在所述绝缘限位棒(5)的外部套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板(3)相连接,所述弹簧(7)的下端与所述绝缘限位棒(5)相连接;
其还在所述框架(1)的下端设有电磁板结构(8),所述电磁板结构(8)包括设在所述框架(1)内部的可升降组件(81),在所述可升降组件(81)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导磁铁芯(6)相配合的电磁铁板(82),所述可升降组件(81)与所述控制器(2)电性连接;
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所述控制器(2)控制所述可升降组件(81)的升降以调节所述电磁铁板(82)与所述绝缘限位棒(5)之间的距离;
S2:将患者的体位放置于所述绝缘限位棒(5)上,与患者相接触的绝缘限位棒(5)均受压下沉,并且,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5)的底部与所述电磁铁板(82)相接触并且与位于体位周边未下沉的所述绝缘限位棒(5)相配合形成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塑形及限位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限位棒(5)包括绝缘棒体(51)以及设在所述绝缘棒体(51)上的挡板(52),其中,所述绝缘限位棒(5)是通过所述绝缘棒体(51)与所述通孔(4)滑动连接,所述导磁铁芯(6)是安装在所述所述绝缘棒体(51)的下端,所述挡板(52)设在所述绝缘棒体(51)的外壁上,所述绝缘限位棒(5)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娟陈享媛方卫君梁春黄婧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