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及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88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及运动鞋,该鞋底部件包括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之间包裹有3D全掌碳板形成中底;所述3D全掌碳板为前掌段和后跟段纵向连接构成的覆盖足底的刚性板,所述前掌段从对应脚趾处有曲率地延伸至足弓前端,所述后跟段从对应足跟处向前掌段延伸,所述前掌段和/或所述后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角度;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弹性尼龙发泡组件。所述的鞋底部件及运动鞋,其用作马拉松跑鞋等,可达到良好的推动和提速的效果,将会让跑者更容易体验到驾驭感,以及提高运动员个人的成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及运动鞋
本申请属于鞋类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及运动鞋。
技术介绍
目前,在马拉松等高强度竞速跑鞋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碳板跑鞋。根据碳板的刚性强度、形状、位置以及尺寸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推动型、调节型和支撑型碳板跑鞋。其中,推动型碳板跑鞋对“结构设计”、“中底性能”要求非常高,通过中底材料和全掌碳板的翘度引导,会有一定提速作用。调节型碳板多为“X”、“Y”、“8”型构造,强化交叉中心位置支撑的同时将碳纤维构造做了延伸,这个延伸部分除了使得碳板中心位置起足弓支撑作用外,可以控制运动时发生的脚部形变,借助碳板的刚性和弹性平衡,不断维持动态稳定。支撑型碳板跑鞋中碳纤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足弓支撑,二是控制最佳弯折点;但是碳板只是设置在足底腰部,起支撑作用。对于现有的推动型碳板跑鞋鞋底,由于其中的碳板不能完全符合运动发力的自然过渡等,推动和提速的作用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及运动鞋,其用作马拉松跑鞋等,可达到良好的推动和提速的效果,将会让跑者更容易体验到驾驭感,以及提高运动员个人的成绩。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包括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之间包裹有3D全掌碳板形成中底;所述3D全掌碳板为前掌段和后跟段纵向连接构成的覆盖足底的刚性板,所述前掌段从对应脚趾处有曲率地延伸至足弓前端,所述后跟段从对应足跟处向前掌段延伸,所述前掌段和/或所述后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角度;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弹性尼龙发泡组件。优选地,所述中底前掌处最大厚度为18-26mm。优选地,所述中底前后最大厚度的差值为5-7mm。优选地,所述上层中底的前掌内腰的厚度大于其外腰的厚度。优选地,所述上层中底的前掌内外腰厚度的差值为3-4mm。优选地,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超临界发泡制成的弹性尼龙发泡组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尼龙发泡组件的回弹率大于50%。优选地,以地面为基准,所述3D全掌碳板的前掌段和/或后跟段横向倾斜部位的倾斜角度独立地不超过10°。优选地,所述鞋底部件还包括复合在下层中底下表面上的止滑PU大底。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运动鞋,包括前文所述的鞋底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鞋底部件主要由弹性尼龙发泡的两层中底及其之间的3D的刚性碳板构成,所述的3D碳板的前掌段和/或后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角度。在本申请中,其优越的性能首先主要体现在中底的优越反弹和耐压缩性能,以及轻量化的密度,由此让运动员穿着更加的舒适和轻松。其次,本申请应用的高强度的全掌3D碳板,可保证运动中脚型变化的自然过渡,并且减少了运动弯折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了能效。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耐磨和止滑的PU大底,也减少了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因为湿滑的路面而造成的伤害。本申请包括上述鞋底部件的鞋子可用作马拉松跑鞋,可达到良好的推动和提速的效果,将会让跑者更容易体验到驾驭感以及提高运动员的PB。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鞋底部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刚性部件的大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一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刚性部件的俯视结构标记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刚性部件的侧视轮廓标记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刚性部件的俯视结构和后侧视轮廓标记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刚性部件的横向倾斜部位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第三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刚性部件的俯视结构和后侧视轮廓标记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第四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刚性部件的俯视结构和后侧视轮廓标记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第五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刚性部件的侧视轮廓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第六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第七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刚性部件的俯视结构标记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第八类实施例提供的刚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鞋底部件侧视图;图20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鞋底部件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包括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之间包裹有3D全掌碳板形成中底;所述3D全掌碳板为前掌段和后跟段纵向连接构成的覆盖足底的刚性板,所述前掌段从对应脚趾处有曲率地延伸至足弓前端,所述后跟段从对应足跟处向前掌段延伸,所述前掌段和/或所述后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角度;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弹性尼龙发泡组件。本申请提供的鞋底部件主要用于马拉松等高强度跑步的鞋子,可达到良好的推动和提速的效果。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鞋底部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此图以右脚为例(左、右脚对称),该鞋底部件的中底由上层中底A1、3D全掌碳板B和下层中底A2采用粘合方式构成;优选的大底C是采用分片式的设计,分为前掌和后跟区域块,后跟区域块分内侧块和外侧块。中底为鞋底的中间主体部分,主要作用是提供对足部的缓震保护。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中底采用的是上下两层的结构设计,即包括上层中底A1和下层中底A2。应用时,上层中底A1的上表面靠近足部,下层中底A2的下表面靠近地面;中底侧部为边墙,对应足部有内、外侧之分。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的轮廓形状基本一致,表面均可覆盖足底投影;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对应地分为前掌、足弓(中腰)和后跟部位。并且,这两层都是整体片状结构,通过边缘粘合在一起;两者均为弹性尼龙发泡组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尼龙发泡组件的回弹率大于50%,优选在60%以上,为高弹性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上层中底A1和下层中底A2组成的中底,其具有优越反弹,耐压缩性能,较低密度等特点,由此应用时运动员穿着会更加的舒适和轻松。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两层的中底优选由高弹性的尼龙改性材料通过超临界物理发泡生产得到,即所述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超临界发泡制成的弹性尼龙发泡组件。具体地,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包括:SEBS16~18PHR;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55PHR;聚烯烃弹性体18~22PHR;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10~42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包括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之间包裹有3D全掌碳板形成中底;/n所述3D全掌碳板为前掌段和后跟段纵向连接构成的覆盖足底的刚性板,所述前掌段从对应脚趾处有曲率地延伸至足弓前端,所述后跟段从对应足跟处向前掌段延伸,所述前掌段和/或所述后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角度;/n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弹性尼龙发泡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强度跑步的鞋底部件,包括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之间包裹有3D全掌碳板形成中底;
所述3D全掌碳板为前掌段和后跟段纵向连接构成的覆盖足底的刚性板,所述前掌段从对应脚趾处有曲率地延伸至足弓前端,所述后跟段从对应足跟处向前掌段延伸,所述前掌段和/或所述后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角度;
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均为弹性尼龙发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前掌处最大厚度为18-2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前后最大厚度的差值为5-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前掌内腰的厚度大于其外腰的厚度。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守东王有承董斌罗伯特·福勒洪俊岭熊祖江雷宇曾全寿马克·安德鲁·克罗嫩伯格郑志艺王渊博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