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75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包括矩形外壳、固定脚、固定孔、总线输入孔、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液晶显示屏、防护罩、合页、总线输出孔、底板、控制模块、执行模块、被控模块和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矩形外壳通过螺丝穿过固定脚上的固定孔,并与外接固定平面呈可拆卸式固定,能够将该装置整体与外接平面固定,且后期可拆卸,防护罩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构成长方体结构,通过透明的防护罩,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液晶显示屏的数值进行直观的观察,并同时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保护,防护罩通过合页与矩形外壳呈转动式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开合防护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具体为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属于闭环控制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作为被控的输出量以一定方式返回到作为控制的输入端,并对输入端施加控制影响的一种控制关系,带有反馈信息的系统控制方式,当操作者启动系统后,通过系统运行将控制信息输向受控对象,并将受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反馈到输入中,以修正操作过程,使系统的输出符合预期要求,闭环控制是根据控制对象输出反馈来进行校正的控制方式,它是在测量出实际与计划发生偏差时,按定额或标准来进行纠正的,闭环控制,从输出量变化取出控制信号作为比较量反馈给输入端控制输入量,一般这个取出量和输入量相位相反,所以叫负反馈控制,自动控制通常是闭环控制,比如家用空调温度的控制。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闭环控制驱动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上大多没有设置防护罩,导致其无法对装置进行良好的防护,其二、现有的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大多采用一体化结构,导致其无法通过拆卸对内部线路进行快速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包括矩形外壳、固定脚、固定孔、总线输入孔、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液晶显示屏、防护罩、合页、总线输出孔、底板、控制模块、执行模块、被控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矩形外壳构成该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脚水平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底部四角处,所述固定孔贯穿固定脚设置,所述总线输入孔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前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上表面中心线的前端,所述第二紧固螺丝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上表面中心线的尾端,所述液晶显示屏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上表面中心处,所述防护罩通过合页连接在矩形外壳顶部,所述总线输出孔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背部中心处,所述底板连接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底部,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入孔连接固定,所述执行模块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被控模块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出孔连接固定,所述检测模块矩形外壳的内部空腔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控制模块、执行模块、被控模块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被控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检测模块并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检测模块串联。优选的,为了能够将该装置整体与外接平面固定,且后期可拆卸,所述矩形外壳通过螺丝穿过固定脚上的固定孔,并与外接固定平面呈可拆卸式固定。优选的,为了通过透明的防护罩,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液晶显示屏的数值进行直观的观察,并同时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保护,所述防护罩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构成长方体结构。优选的,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开合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合页与矩形外壳呈转动式连接。优选的,为了通过可快拆式的底板,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装置内部的线路进行快速检修,所述底板的四角处设置有四个螺丝,底板通过螺丝与矩形外壳呈可快拆式连接。优选的,为了通过螺丝的挤压,便于工作人员对总线的安装与拆分,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均为绝缘螺丝,总线输入孔和总线输出孔内均嵌入有铜管,总线通过旋拧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进而与总线输入孔和总线输出孔内的铜管挤压锁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闭环控制驱动装置设计合理,矩形外壳通过螺丝穿过固定脚上的固定孔,并与外接固定平面呈可拆卸式固定,能够将该装置整体与外接平面固定,且后期可拆卸,防护罩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构成长方体结构,通过透明的防护罩,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液晶显示屏的数值进行直观的观察,并同时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保护,防护罩通过合页与矩形外壳呈转动式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开合防护罩,底板的四角处设置有四个螺丝,底板通过螺丝与矩形外壳呈可快拆式连接,通过可快拆式的底板,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装置内部的线路进行快速检修,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均为绝缘螺丝,总线输入孔和总线输出孔内均嵌入有铜管,总线通过旋拧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进而与总线输入孔和总线输出孔内的铜管挤压锁定,通过螺丝的挤压,便于工作人员对总线的安装与拆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矩形外壳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矩形外壳,2、固定脚,3、固定孔,4、总线输入孔,5、第一紧固螺丝,6、第二紧固螺丝,7、液晶显示屏,8、防护罩,9、合页,10、总线输出孔,11、底板,12、控制模块,13、执行模块,14、被控模块和15、检测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包括矩形外壳1、固定脚2、固定孔3、总线输入孔4、第一紧固螺丝5、第二紧固螺丝6、液晶显示屏7、防护罩8、合页9、总线输出孔10、底板11、控制模块12、执行模块13、被控模块14和检测模块15;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脚2水平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固定孔3贯穿固定脚2设置,所述总线输入孔4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前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5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线的前端,所述第二紧固螺丝6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线的尾端,所述液晶显示屏7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处,所述防护罩8通过合页9连接在矩形外壳1顶部,所述总线输出孔10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背部中心处,所述底板11连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所述控制模块12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入孔4连接固定,所述执行模块13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被控模块14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出孔10连接固定,所述检测模块15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控制模块12、执行模块13、被控模块14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被控模块14和控制模块12通过导线与检测模块15并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7与检测模块15串联,所述液晶显示屏7的型号为AN-238W03D。所述矩形外壳1通过螺丝穿过固定脚2上的固定孔3,并与外接固定平面呈可拆卸式固定,能够将该装置整体与外接平面固定,且后期可拆卸,所述防护罩8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构成长方体结构,通过透明的防护罩8,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液晶显示屏7的数值进行直观的观察,并同时对液晶显示屏7进行保护,所述防护罩8通过合页9与矩形外壳1呈转动式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开合防护罩8,底板11的四角处设置有四个螺丝,所述底板11通过螺丝与矩形外壳1呈可快拆式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固定脚(2)、固定孔(3)、总线输入孔(4)、第一紧固螺丝(5)、第二紧固螺丝(6)、液晶显示屏(7)、防护罩(8)、合页(9)、总线输出孔(10)、底板(11)、控制模块(12)、执行模块(13)、被控模块(14)和检测模块(15);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脚(2)水平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固定孔(3)贯穿固定脚(2)设置,所述总线输入孔(4)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前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5)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线的前端,所述第二紧固螺丝(6)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线的尾端,所述液晶显示屏(7)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处,所述防护罩(8)通过合页(9)连接在矩形外壳(1)顶部,所述总线输出孔(10)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背部中心处,所述底板(11)连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所述控制模块(12)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入孔(4)连接固定,所述执行模块(13)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被控模块(14)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出孔(10)连接固定,所述检测模块(15)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控制模块(12)、执行模块(13)、被控模块(14)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被控模块(14)和控制模块(12)通过导线与检测模块(15)并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7)与检测模块(15)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固定脚(2)、固定孔(3)、总线输入孔(4)、第一紧固螺丝(5)、第二紧固螺丝(6)、液晶显示屏(7)、防护罩(8)、合页(9)、总线输出孔(10)、底板(11)、控制模块(12)、执行模块(13)、被控模块(14)和检测模块(15);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总线闭环控制驱动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脚(2)水平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固定孔(3)贯穿固定脚(2)设置,所述总线输入孔(4)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前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5)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线的前端,所述第二紧固螺丝(6)旋拧锁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线的尾端,所述液晶显示屏(7)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1)上表面中心处,所述防护罩(8)通过合页(9)连接在矩形外壳(1)顶部,所述总线输出孔(10)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背部中心处,所述底板(11)连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所述控制模块(12)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入孔(4)连接固定,所述执行模块(13)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被控模块(14)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且与总线输出孔(10)连接固定,所述检测模块(15)矩形外壳(1)的内部空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士达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