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其由前壳和后壳相互拼合以形成容置腔体,前壳具有视窗;第一护罩,第一护罩位于容置腔体内,并且与前壳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装设显示屏,显示屏自视窗透射;第二护罩,第二护罩位于容置腔体内,并且与后壳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与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具有散热性质相反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第一散热面贴合第一护罩,以调节第一腔体内的温度,第二散热面位于第二腔体内,以通过后壳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户外可视化产品越来越多,液晶显示屏户外应用场景也不断增多。其最大的问题是户外气温高且太阳直射时,会使液晶显示屏的温度快速上升,超过使用温度规格,造成黑屏或显示色偏。而当气温较低时,低于液晶显示屏工作温度需要,液晶显示屏会出现卡顿和显示问题。所以解决户外产品的液晶显示屏的散热和加热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将液晶显示屏、电路板放置于一个密闭腔体内,通过密闭腔体表面与液晶显示屏和电路板接触,再将半导体制冷片与密闭腔体接触,主要通过密闭腔体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传热,同时再在该密闭腔体内设置风扇进行对流换热。这种温控装置结构复杂,且密闭内胆不能遮挡液晶屏显示,所以只能通过侧壁接触,这样导致接触面积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正表面的温度会比内部和后方背光板的温度高很多,通过腔体薄壁结构进行传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且制冷时,模块冷端可能会产生凝露的情况,这种接触式结构无法将水很快的排出腔体。同时在低温加热过程中,加热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户外使用的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相互拼合以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前壳具有视窗;第一护罩,所述第一护罩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且与所述前壳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装设显示屏,显示屏自所述视窗透射;第二护罩,所述第二护罩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且与所述后壳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散热性质相反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贴合所述第一护罩,以调节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散热面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以通过所述后壳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视窗平行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三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视窗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分别装设在所述显示屏的顶部和底部;每个第一风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一对第一风扇的进风方向相反,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形成环形气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进一步包括:遮光泡棉,所述遮光泡棉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左、右两侧,以形成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三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之间,所述换热器包括:吸热面,所述吸热面贴合所述第一散热面;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形成于所述吸热面朝向所述第一护罩的一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进一步包括:热管,所述热管贴附于所述吸热面朝向所述第一散热面的一侧,并且沿着所述吸热面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热管与所述第一散热面贴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隔热泡棉,所述隔热泡棉的两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二护罩和换热器,所述隔热泡棉具有环绕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过孔。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散热器贴合所述第二散热面。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进风口邻近所述散热器;所述后壳进一步包括散热孔,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对准所述散热孔,以将来自所述第二散热面的热量排出至所述壳体以外。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将壳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划分为容纳显示屏的第一腔体和用于散热的第二腔体,并使用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个散热性质相反的散热面分别向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散热,不仅能够通过调节第一腔体的温度而更高效率地对显示屏的工作温度进行调节,而且第一腔体相对于壳体外部密封,而用于向壳体外部散热的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互隔离,因此设备外空气与设备内部腔体空气隔离,有效起到了防尘的作用,适合户外使用要求。第二护罩与后壳合围成第二腔体,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同时对内部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a和图1b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护罩的爆炸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护罩内的循环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a和图8b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护罩内的循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全地描述各示例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户外使用的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和后壳12相互拼合以形成容置腔体,前壳11具有视窗111,视窗111通常由玻璃或者有机塑料制造,视窗111密封固定于前壳11;第一护罩20,第一护罩20位于容置腔体内,并且与前壳11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装设显示屏1和电路板2,显示屏1自视窗111透射,电路板2设置于显示屏1的背面(即背离视窗111的一侧表面);第二护罩30,第二护罩30位于容置腔体内,并且与后壳12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与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半导体制冷片40,半导体制冷片40具有散热性质相反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第一散热面贴合第一护罩20,以调节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相互拼合以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前壳(11)具有视窗(111);/n第一护罩(20),所述第一护罩(20)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且与所述前壳(11)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装设显示屏(1),显示屏(1)自所述视窗(111)透射;/n第二护罩(30),所述第二护罩(30)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且与所述后壳(12)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n半导体制冷片(4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0)具有散热性质相反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贴合所述第一护罩(20),以调节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散热面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以通过所述后壳(12)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相互拼合以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前壳(11)具有视窗(111);
第一护罩(20),所述第一护罩(20)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且与所述前壳(11)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装设显示屏(1),显示屏(1)自所述视窗(111)透射;
第二护罩(30),所述第二护罩(30)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且与所述后壳(12)的内表面拼合以形成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
半导体制冷片(4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0)具有散热性质相反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贴合所述第一护罩(20),以调节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散热面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以通过所述后壳(12)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与所述视窗(111)平行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三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与所述视窗(11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罩(20)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一风扇(21),所述第一风扇(21)分别装设在所述显示屏(1)的顶部和底部;
每个第一风扇(2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中的一个朝向所述第三腔体,另一个朝向所述第一腔体或者所述容置腔体,一对第一风扇(21)的进风方向相反,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形成环形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