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及电阻模块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47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及电阻模块安装结构,所述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包括取样电阻和散热基板、用于将所述取样电阻串联在待检测回路中的第一引脚组和用于将取样电阻串联在检测回路,以检测所述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第二引脚组;所述散热基板包括电路层、散热层及位于所述电路层和散热层之间的绝缘导热层;所述取样电阻、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均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的电路层上,所述取样电阻经由所述电路层与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基板基板,由散热基板转移取样电阻的热量,对取样电阻进行高效散热降温,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减缓取样电阻的老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及电阻模块安装结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流检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及电阻模块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气设备中,一般都需要对设备的电流进行检测。特别地,变频器、驱动器、UPS(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不间断电源)以及电源等等的电力电子设备,通常都需要检测输出电流以获取实时输出电流信息,由此来实现系统控制。目前,常用的电流检测方案主要通过将取样电阻串联到功率回路中,然后再对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功率回路的电流信息。但是,在具有较大电流的功率回路检测中,取样电阻会产生较大的发热量,容易加速取样电阻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致使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而目前解决取样电阻散热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减小取样电阻的阻值,从而减小损耗,但是这样不仅会降低取样电阻的采样精度,增大了检测误差,还会大大降低信噪比,使得取样电阻的检测性能降低(即通过牺牲检测性能来解决散热问题),实用性较为不足。第二种:增大取样电阻的表面积,即通过使用多个电阻串并联,以增大取样电阻自然冷却的散热面积,由此提高取样电阻的散热能力,但是采用自然冷却的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低,无法对取样电阻进行高效散热降温,散热效果较为不足,并且还会增大取样电阻的整体结构体积,增加了成本,同时占用较大空间,缩小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取样电阻的散热方法会降低取样电阻的采样精度、增大检测误差、降低检测性能以及散热效率低、无法对取样电阻进行高效散热降温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及电阻模块安装结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包括取样电阻和散热基板、用于将所述取样电阻串联在待检测回路中的第一引脚组和用于将取样电阻串联在检测回路,以检测所述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第二引脚组;所述散热基板包括电路层、散热层以及位于所述电路层和散热层之间的绝缘导热层;所述取样电阻、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均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的电路层上,且所述取样电阻经由所述电路层与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导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取样电阻为贴片电阻,且所述贴片电阻贴附并焊接在所述电路层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组包括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所述电路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一金属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二金属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三金属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四金属导体;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导体和所述第四金属导体采用差分走线的方式从所述贴片电阻的下方连接至所述贴片电阻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取样电阻的材质为由锰铜合金、卡玛合金、铁铬铝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组以及第二引脚组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路层上。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将所述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装配到散热器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采用金属绝缘基板或者覆铜陶瓷基板;当所述散热基板采用覆铜陶瓷基板时,所述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还包括导热底板,所述导热底板覆盖所述散热层的整个下表面且焊接固定在所述散热层的下表面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阻模块安装结构,包括散热器、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面,所述电阻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且所述电阻模块背向所述取样电阻的一面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面相贴合。优选地,所述电阻模块安装结构还包括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包括待检测回路和检测回路,且所述第一引脚组通过焊接或压接的方式串联连接到所述待检测回路;所述第二引脚组通过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检测回路。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面设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相适配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且所述散热基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紧固件装配到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面,以将所述电阻模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且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面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由导热材料构成的导热涂层。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及电阻模块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散热基板,由散热基板转移取样电阻上的热量,以对取样电阻进行高效散热降温,不仅无需减小取样电阻的阻值,保证了取样电阻的检测性能,还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减缓取样电阻的老化,由此延长使用寿命,使得上述电阻模块的使用更加稳定可靠,并且结构简单实用,不会增大整体结构体积,有利于在较小的安装空间中使用,扩大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的正面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的垂向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模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可应用于电流检测
,其主要通过对电力电子设备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以获取电力电子设备的实时输出电流信息,由此实现系统控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包括取样电阻1、散热基板2、用于将取样电阻1串联在待检测回路(功率回路)中的第一引脚组3以及用于将取样电阻1串联在检测回路的第二引脚组4,其中第一引脚组3用于串联到待检测回路(具体为功率回路)中,而第二引脚组4用于串联到检测回路中,以检测取样电阻1两端的电压,实现对待检测回路的电流检测。上述取样电阻1安装固定在散热基板2上,因此取样电阻1上的热量可高效传导至散热基板2上,由散热基板2将热量转移至外部(例如散热器),实现对取样电阻1的高效散热降温,使得取样电阻1使用时的温度较低。由于散热基板2呈板状,因此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有利于为取样电阻1提供较大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具体的,主体部包括电路层21、散热层以及绝缘导热层,其中绝缘导热层位于电路层21与散热层之间,起到绝缘作用,保证电路层21与散热层之间的绝缘性,同时能够避免增大热阻,使得电路层21上的热量能够高效传递至散热层,实现散热。上述散热基板2具体可采用金属绝缘基板或者覆铜陶瓷基板,具有较高的绝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电阻和散热基板、用于将所述取样电阻串联在待检测回路中的第一引脚组和用于将取样电阻串联在检测回路,以检测所述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第二引脚组;/n所述散热基板包括电路层、散热层以及位于所述电路层和散热层之间的绝缘导热层;所述取样电阻、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均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的电路层上,且所述取样电阻经由所述电路层与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导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电阻和散热基板、用于将所述取样电阻串联在待检测回路中的第一引脚组和用于将取样电阻串联在检测回路,以检测所述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第二引脚组;
所述散热基板包括电路层、散热层以及位于所述电路层和散热层之间的绝缘导热层;所述取样电阻、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均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的电路层上,且所述取样电阻经由所述电路层与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电阻为贴片电阻,且所述贴片电阻贴附并焊接在所述电路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组包括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所述电路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一金属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二金属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三金属导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之间,使所述贴片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引脚实现导电连接的第四金属导体;
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导体和所述第四金属导体采用差分走线的方式从所述贴片电阻的下方连接至所述贴片电阻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流检测的电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电阻的材质为由锰铜合金、卡玛合金、铁铬铝中的任意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桢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