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和阻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05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和阻波器,所述装置包括:弹性长度调节件、传动件、滑动触头和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一端连接在阻波器的均压环上,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述滑动触头相连接,弹性长度调节件用以带动所述滑动触头沿阻波器的绝缘套筒的轴向滑动,以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参数;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相连接,驱动电机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传动件用以施加作用力至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上,以使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和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进行长度的调节;滑动触头的材质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和阻波器
本技术涉及高压试验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和阻波器。
技术介绍
试验线段因其长度较短,造价低,选址方便,是开展电磁环境研究时较为常见的辅助试验设施。试验线段在工作时,末端一般处于开路状态,首端则需要连接高压试验电源为导线进行供电。由于试验线段长度有限,高压试验电源因整流或开关通断产生的谐波电流不可避免地会传播到试验导线上,对试验线段的无线电干扰和电晕电流测量产生影响。为了隔断来自高压试验电源侧的谐波干扰,需要在试验线段和高压试验电源之间串联一个阻波器。此外,阻波器对高频电流信号表现出的高阻抗特性,还可阻断试验线段上的电晕电流流入电源侧,使试验线段首端也与末端一样在电气特性上表现为开路状态,这对于简化试验线段上的电晕电流波过程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试验线段试验时,试验线段首端必须要安装阻波器,阻波器性能对于试验结果指标的优劣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高压变电站电力载波波阻波器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测量用的阻波器研究则相对较少。且试验线段需要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导线型式和线路结构参数。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灵活改变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和阻波器,以解决如何自动调节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弹性长度调节件、传动件、滑动触头和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一端连接在阻波器的均压环上,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动触头相连接,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用以带动所述滑动触头沿阻波器的绝缘套筒的轴向滑动,以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参数;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所述传动件用以施加作用力至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上,以使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和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进行长度的调节;所述滑动触头的材质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优选地,其中所述传动件为绝缘绳,所述绝缘绳的一端卷绕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其中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为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的第二端通过金属连杆与所述滑动触头相连接。优选地,其中所述滑动触头与在阻波器的绝缘套筒上沿轴向开设的矩形槽内的电感线圈直接电气连接,所述滑动触头用于当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长度发生改变时,沿所述矩形槽上下滑动,调节与所述电感线圈的接触位置,从而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参数。优选地,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机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供电设备,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系统和供电设备安装于阻波器的绝缘套筒内的一个金属屏蔽罩中,所述金属屏蔽罩用于保证所述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系统和供电设备在高电场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优选地,其中所述金属屏蔽罩为金属材质的法拉第笼。优选地,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远端控制系统,与所述电机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基于包括阻波器、试验线段和高压试验电源的电路仿真模型,计算出所述试验线段中的各电气元件的电气参数值,根据各电气元件的电气参数值进行仿真,根据在预设的阻波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流信号的衰减量确定满足预设的衰减量阈值的阻波器的电感最小值,根据所述电感最小值确定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和转动量,并根据所述转方向和转动量确定所述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机控制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电机控制系统在所述滑动触头完成位置调节后发送的应答信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所述阻波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电感参数调节装置、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电感线圈和绝缘套筒;其中,所述电感线圈的导线沿所述绝缘套筒的轴向螺旋缠绕于所述绝缘套筒上,所述电感线圈的导线沿所述绝缘套筒的轴向和径向均对称分布,相邻的两匝导线之间彼此电气绝缘;所述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分别安装于所述电感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线圈的导线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均与所述电感线圈同轴,且均压环的直接大于所述绝缘套筒。优选地,其中所述绝缘套筒为双层同轴圆筒结构,包括:内绝缘筒和外绝缘筒;所述外绝缘筒紧密地覆盖在所述内绝缘筒上。优选地,其中所述内绝缘筒的外表面刻有螺旋形细槽,所述电感线圈的导线沿同一方向缠绕在所述螺旋形细槽内;在所述内绝缘筒上沿轴向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贯穿所述内绝缘筒的筒壁,经过所述矩形槽位置的电感线圈与所述滑动触头直接电气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和阻波器,与目前使用的阻波器相比,可针对试验线路的结构和线路参数自动地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值,使阻波效果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在不更换阻波器的前提下可以满足不同试验线段结构和参数下的试验要求;阻波器的电感值根据实际线路参数计算得出,更符合实际情况,对于对直流高压试验电源因硅堆整流产生的谐波电流和线路导线上因电晕产生的电晕电流的抑制效果更好;阻波器工作频率范围更宽,可在0.15-30MHz的宽频带范围内实现不少于30-35dB的衰减量。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在阻波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包括阻波器、试验线段和高压试验电源的等值电路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行电感参数调节的流程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阻波器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试验线段首端安装阻波器前后无线电干扰频谱曲线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弹性长度调节件、传动件、滑动触头和驱动电机;其中,/n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一端连接在阻波器的均压环上,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动触头相连接,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用以带动所述滑动触头沿阻波器的绝缘套筒的轴向滑动,以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参数;/n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所述传动件用以施加作用力至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上,以使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和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进行长度的调节;/n所述滑动触头的材质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线段阻波器的电感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弹性长度调节件、传动件、滑动触头和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一端连接在阻波器的均压环上,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动触头相连接,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用以带动所述滑动触头沿阻波器的绝缘套筒的轴向滑动,以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参数;
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所述传动件用以施加作用力至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上,以使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和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进行长度的调节;
所述滑动触头的材质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绝缘绳,所述绝缘绳的一端卷绕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为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的第二端通过金属连杆与所述滑动触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触头与在阻波器的绝缘套筒上沿轴向开设的矩形槽内的电感线圈直接电气连接,所述滑动触头用于当所述弹性长度调节件的长度发生改变时,沿所述矩形槽上下滑动,调节与所述电感线圈的接触位置,从而调节阻波器的电感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机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
供电设备,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
所述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系统和供电设备安装于阻波器的绝缘套筒内的一个金属屏蔽罩中,所述金属屏蔽罩用于保证所述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系统和供电设备在高电场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录兴小布穷郎族吉谢莉高磊马建功白锋吴桂芳曹方圆金铭刘元庆王建何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