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46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3
提供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包括CO2浓度探测器,CO2浓度探测器连接三通管一个出气口,三通管另一个出气口连接气泵入口,气泵出口连接第一柔性伸缩管一端;第一柔性伸缩管另一端插入待检测容器内;三通管的入气口连接延长管道Ⅰ一端;延长管道Ⅰ另一端伸入待检测容器内;伸入待检测容器内的延长管道管口连接铰接的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一端;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通过第二柔性伸缩管转接连通,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另一端正对气流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CO2浓度的实时高效高敏监测技术问题,探头监测口始终正对气流方向设置,从而实现更加灵敏、快速、精确的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
技术介绍
目前,能实现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探头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伸入待检测容器管道内的插入式针管直探头实现CO2浓度的实时监测。弊端在于:首先,只有当直管探头内完全充盈待测气体时,才能更加有效地监测气体浓度状态;这种被动式的气体浓度监测方式,效率低,灵敏度有限;其次,监测探头检测端无法针对管道内气体流向实现适应性的调节,因此无法最快最有效地捕捉到气体的实时浓度变化;对此,现提出如下改进技术方案,实现更加灵敏、精确、快速的CO2浓度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首先,采用气泵与待检测容器建立主动气流循环,使探头监测口主动抽吸待测气体,实现待测气体的主动吸入式检测,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其次,通过在探头监测口的管道设计为铰接结构,以随时根据气流方向调节探头监测测口的气流方向,使得监测口始终正对气流方向设置,从而实现更加灵敏、快速、精确的CO2浓度监测。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包括CO2浓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浓度探测器的检测口连接三通管一个出气口,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出气口连接气泵入口,所述气泵出口连接第一柔性伸缩管一端;所述第一柔性伸缩管另一端插入待检测容器内;所述三通管的入气口连接延长管道Ⅰ一端;所述延长管道Ⅰ另一端伸入待检测容器内;伸入待检测容器内的另一端的延长管道管口连接第一刚性入气管单元一端;所述第一刚性入气管单元另一端管口封闭且管口封闭端Ⅰ通过铰接件可调夹角地铰接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的一端管口封闭端Ⅱ;所述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另一端管口端的中心轴线与待检测容器容器内气体流向相互平行;靠近封闭端Ⅰ和封闭端Ⅱ的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管体侧壁分别制有连接各自管道内腔的转接管接头;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的转接管接头之间通过第二柔性伸缩管转接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为实现浓度超标后的自动报警功能:所述CO2浓度探测器包括CO2浓度传感器,所述CO2浓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报警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为方便延长管道Ⅰ便捷拆卸更换第一二刚性入气管单元:所述延长管道Ⅰ管口通过制有的螺纹旋合适配连接第一刚性入气管单元。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为方便根据异形的待检测容器的外形布置相应管道,以便连接气泵的三通管朝待检测容器回气: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延长管道Ⅱ连接气泵入口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为有效固定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所述延长管道Ⅰ、所述延长管道Ⅱ管体分别固定安装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用于固定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方便管道布置回气:所述延长管道Ⅰ、延长管道Ⅱ至少具有一个L型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为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的铰接:所述封闭端Ⅰ和所述封闭端Ⅱ分别制有Y型铰接结构,所述Y型铰接结构分别制有一对销轴安装孔,所述销轴安装孔安装销轴,所述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相对第一刚性入气管单元绕销轴旋转。所述延长管道Ⅰ伸入待检测容器内的管口制有内螺纹,并通过所述内螺纹旋合适配连接直通管管体端制有的外螺纹;所述直通管另一端的管体侧壁开制若干腰形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本技术采用气泵负压抽吸,实现探头对待检测气流的主动抽吸,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灵敏性;2、本技术采用铰接的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通过旋转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实现探头末端始终能够正对气流方向泵吸抽吸待检测气体,从而提高检测灵敏性;可适应任何异型待检测容器CO2气流浓度的高敏检测;3、本技术CO2浓度探测器1、气泵3属于外购件,材料易得,现买现用,结合报警器报警,能实现浓度超标后的自动警示功能;节省人力,经济实用;4、本技术安装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7、9)当探头时,可适用于异型待检测容器5始终正对其内气流方向的高敏检测;当探头换上直通管13时,还可以适用于直通式待检测容器5内CO2浓度的监测;5、本技术CO2浓度探测器1通过气泵以及管道与待检测容器之间建立气流循环,整个监测过程中无气体损耗,经济实用;6、本技术铰接件的铰接结构结构较为简单,稳定可靠,解决了双管道之间成角度连接的稳定可靠连接技术问题;易于实现。7、本技术有效解决了CO2浓度的实时高效高敏监测技术问题,监测口始终正对气流方向设置,从而实现更加灵敏、快速、精确的CO2浓度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异型待检测容器适配安装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探头的铰接实施例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与非异型待检测容器适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直通管监测探头实施例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限定本技术。下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部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竖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亦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不应视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构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应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如图1所示)包括CO2浓度探测器1,所述CO2浓度探测器1为外购件。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CO2浓度探测器1包括CO2浓度传感器,所述CO2浓度传感器为外购件,所述CO2浓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报警器。控制器可选择51单片机来实现自动报警控制功能,报警器为外购件,按说明书接线成功后,即可实现浓度超标后的自动报警功能。(参见图1)所述CO2浓度探测器1的检测口直接近端连接三通管2一个出气口,以快速检测。所述三通管2的另一个出气口连接气泵3入口,通过气泵3的主动泵吸功能,实现主动抽吸式的高敏气体浓度检测。在气泵3抽吸条件下,为与待检测容器5内的气体建立泵吸气体循环,以消除气体因泵吸造成的气量损耗问题。所述气泵3出口连接第一柔性伸缩管4一端,所述第一柔性伸缩管4另一端插入待检测容器5内。采用柔性伸缩管4,目的在于,可与任意异型形状的待检测容器5建立气流回气循环,实现通用的气流循环回气管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包括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包括CO2浓度探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浓度探测器(1)的检测口连接三通管(2)一个出气口,所述三通管(2)的另一个出气口连接气泵(3)入口,所述气泵(3)出口连接第一柔性伸缩管(4)一端;所述第一柔性伸缩管(4)另一端插入待检测容器(5)内;所述三通管(2)的入气口连接延长管道Ⅰ(6)一端;所述延长管道Ⅰ(6)另一端伸入待检测容器(5)内;伸入待检测容器(5)内的另一端的延长管道Ⅰ(6)管口连接第一刚性入气管单元(7)一端;所述第一刚性入气管单元(7)另一端管口封闭且管口封闭端Ⅰ(701)通过铰接件(8)可调夹角地铰接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9)的一端管口封闭端Ⅱ(901);所述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9)另一端管口端的中心轴线与待检测容器(5)容器内气体流向相互平行;靠近封闭端Ⅰ(701)和封闭端Ⅱ(901)的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7、9)管体侧壁分别制有连接各自管道内腔的转接管接头(10);第一、第二刚性入气管单元(7、9)的转接管接头(10)之间通过第二柔性伸缩管(11)转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敏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浓度探测器(1)包括CO2浓度传感器,所述CO2浓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敏二氧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旺林薛瑞婷李栋尹鸿飞李军苏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