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秋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开放式超净接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熟料袋栽食用菌的超净接种器装置,其特征是:把经改进后的传统式接种棒安装在全封闭漏斗型的菌种盒内、使与外界污染源完全隔绝,在外力的作用下,它能自行装进菌种,从底下有无菌空气保护的漏斗嘴管管腔中伸出打穴、接种、取消外力后,它又依靠弹簧力返回原位,与此同时,漏斗嘴管内的环状液浆喷嘴立即注出液浆把接种穴覆盖防污。故接种棒每重复往返一次,即可完成一次接种、封穴工序,操作简便快捷、可手工操作、亦可配套应用于机械化接种。(*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熟料栽培的无菌接种设备,特别是一种能够简化接种操作,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栽培接种用的食用菌固体菌种超净接种器。目前,国内外食用菌防污接种这方面的专用设备或装置主要有:1、超净工作台或超净接种车;2、接种箱或接种室;3、利用蒸汽或电炉、酒精灯火焰的无菌区间接种等。这些设备或装置都不同呈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超净工作台(车)的价格昂贵,接种箱或接种室的操作不便,对人体健康不利、效率低、蒸汽或电炉等无菌区间的防污性能不理想等。除此之外,上述设备或装置的使用,都存在着必须把打穴或取棉塞、取种、接种、封闭穴口或塞上棉塞等几道工序分解操作实施的缺点,因而影响工效。同时,上述设备亦难以实现机械化接种。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不但克服上述缺点,而且又集盛种,自动取种、打穴、接种、封穴功能于一身的开放式食用菌超净接种器;此接种器可手工操作,也可以配上相应的凸轮,输送带及动力装置,实现机械化接种。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如下方式完成的:把传统式接种棒改进后,安装在配套有防污无菌空气供给系统和防污无菌液浆供给系统的接种主体内,使接种棒在与外界污染源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依靠外力与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接种主体(1)及与之相配套的无菌空气供给系统(2),无菌封穴液浆供给系统(3),菌种盒四脚支架及其弹性工作桌板(4),共同组成的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是接种主体(1)的菌种盒(18)内部,在其上底的中心,固定悬吊着一支经改进后的传统式接种棒总成,此接种棒总成的金属管(10)的下端,削成30°的锋利斜面、离盒底40-60MM。此外,菌种盒底下有一个与菌种盒中轴线相同并与菌种盒相连通的“漏斗咀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由接种主体(1)及与之相配套的无菌空气供给系统(2),无菌封穴液浆供给系统(3),菌种盒四脚支架及其弹性工作桌板(4),共同组成的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是接种主体(1)的菌种盒(18)内部,在其上底的中心,固定悬吊着一支经改进后的传统式接种棒总成,此接种棒总成的金属管(10)的下端,削成30°的锋利斜面、离盒底40-60MM。此外,菌种盒底下有一个与菌种盒中轴线相同并与菌种盒相连通的“漏斗咀管”。2、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接种棒总成是由弹簧外套(14)及其盖(11)、弹簧(13)、金属管(10)及其螺帽盖(6)、弹簧压稍(12)、弹簧垫(19)、活塞(20)、推杆(8)、推杆弹簧(9)及其压稍(7)、按把(5)构成。其特征是:金属管(18)与弹簧垫(19)成D13D/jb静配合,与活塞(20)威D13D/db动配合,与外套(14)套底的导向孔及其盖(11)的导向孔成D14Db/d动配合,推杆(8)与弹簧垫(19)的导向孔及金属管螺母盖(6)的导向孔成D5Db/d动配合。故接种棒的金属管(10)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克服弹簧(13)的反弹力,穿过装在菌种盒(18)内的菌种,使金属管(10)下端的空管自行装满菌种,然后从菌种盒(18)底下的漏斗咀管管腔中伸出,施行打穴、接种工序,取消外力后,又在弹簧(13)的反弹力的作用下返回原位。3、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接种主体菌种盒(18)下面的“漏斗咀管”,其特征是漏斗咀管内腔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秋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