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85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体,所述气浮池体侧面底部连通有四个排渣管,所述气浮池体侧面中间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气浮池体内设置有PAM反应区,所述PAM反应区一侧设置有PAC反应区,所述PAC反应区侧面连通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中反应搅拌装置将横向搅拌与纵向搅拌相结合,让气浮池体内的固液能够得到充分搅拌,将整个气浮池体沉底的杂质分散,将杂质分开在液面上方和液体底部,上方的杂质被刮渣机刮去,而下方的杂质则从排渣管排出,提高整个气浮装置使用的效率,并为气浮装置提供检修操作平台,在气浮装置停止工作时,能够很好的检视气浮装置,为气浮装置的检修提供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浮装置
本技术属于过滤
,具体为一种新型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装置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但是现有的气浮装置结构单一,使用不方便,普通的反应搅拌机搅拌的过程中,仅仅采用水平转动搅拌的方式,如此不断循环,就会造成大量较重的杂质沉底,而较轻的杂质则会残留在溶液的中间层,既无法从下方的排渣管排出,也无法被上方的刮渣机清理,造成杂质依然存在于气浮装置内。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气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气浮装置,具有便于使用、杂质清理质量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气浮装置使用不方便、杂质除渣效率低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体,所述气浮池体侧面底部连通有四个排渣管,所述气浮池体侧面中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体(1)侧面底部连通有四个排渣管(8),所述气浮池体(1)侧面中间连通有放空管(9),所述放空管(9)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气浮池体(1)内设置有PAM反应区(11),所述PAM反应区(11)一侧设置有PAC反应区(12),所述PAC反应区(12)侧面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PAM反应区(11)与所述PAC反应区(12)上方均固定有反应搅拌机(2),所述反应搅拌机(2)包括电机(201)、搅拌杆(202)、搅拌板(205),所述搅拌杆(202)与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搅拌杆(202)内部固定有马达(20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体(1)侧面底部连通有四个排渣管(8),所述气浮池体(1)侧面中间连通有放空管(9),所述放空管(9)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气浮池体(1)内设置有PAM反应区(11),所述PAM反应区(11)一侧设置有PAC反应区(12),所述PAC反应区(12)侧面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PAM反应区(11)与所述PAC反应区(12)上方均固定有反应搅拌机(2),所述反应搅拌机(2)包括电机(201)、搅拌杆(202)、搅拌板(205),所述搅拌杆(202)与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搅拌杆(202)内部固定有马达(203),所述马达(2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杆(204),所述转杆(20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搅拌板(205),每个所述搅拌板(205)与搅拌杆(20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板(205)上卡合有斜齿轮B(207),所述转杆(204)上卡合有多个斜齿轮A(20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刚周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青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