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东专利>正文

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38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油除油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其中,所述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包括气浮隔油池和与气浮隔油池的入水口相连接的溶气泵;气浮隔油池包括至少一个除油隔油单元;除油隔油单元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隔板和右隔板,右隔板用于引导水体从气浮隔油池的入水口经由右隔板底部进入除油隔油单元;左隔板用于引导除油隔油单元内的水体经由左隔板的底部通道流至气浮隔油池的出水口;除油隔油单元内设有第一筛网以及用于吸油的多孔吸油弹性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浮隔油吸油系统能够有效将油、废水分离,同时通过池体内的多孔吸油弹性体进一步增强对废水或液体内油类物质的吸收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隔油除油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出的大量含油类物质的废水,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馏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从油类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来说,常见的包括有石油、焦油、机油润滑油、食用油等多个种类;而不同工业部门排出的废水所含油类物质的浓度差异很大。如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油量约为150~1000mg/L,焦化厂废水中焦油含量为500~800mg/L,煤气发生站废水中的焦油含量可达2000~3000mg/L。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①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颗粒较大,粒径大于100μm,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在石油污水中,这种油占水中总含油量的60~80%;②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粒径较小,呈乳化状态,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③小部分油品呈溶解状态,溶解度约为5~15mg/L。含油废水常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申请号为201020546445.0的《一种新型隔油池》,公开了一种新型隔油池,其公开日为2011年4月27日,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小于出水管的直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隔板,该隔油池结构简单紧凑,排水能力强,有效解决了目前隔油池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其内部虽然设有若干隔板,但是却无法有效分离油类物质,同时也未设有吸收油性物质的结构,除油效率低。因此,市面上亟一种除油效果更佳的隔油除油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气浮隔油吸油装置,吸油效果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包括气浮隔油池和与气浮隔油池的入水口相连接的溶气泵;所述气浮隔油池包括至少一个除油隔油单元;所述除油隔油单元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右隔板用于引导水体从气浮隔油池的入水口经由右隔板底部进入除油隔油单元;所述左隔板用于引导除油隔油单元内的水体经由左隔板的底部通道流至气浮隔油池的出水口;所述除油隔油单元内设有第一筛网以及用于吸油的多孔吸油弹性体。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多孔吸油弹性体从除油隔油单元内带出的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设置在第一筛网与左隔板或右隔板之间。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连接的用于挤压多孔吸油弹性体以使多孔吸油弹性体吸取的油被挤出的挤油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挤油装置为带式挤油装置,所述带式挤油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于传送带上方用于挤压多孔吸油弹性体的压辊。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漏油孔。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油仓,所述集油仓用于收集被挤油装置挤出的油液。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挤油装置连接的用于将多孔吸油弹性体送回除油隔油单元的多孔吸油弹性体送回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吸油弹性体送回装置的多孔吸油弹性体出口设置在右隔板与气浮隔油池的内池壁之间。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左隔板的底部通道上设有第二筛网。本技术提供的气浮隔油吸油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溶气泵可以获得气液两相重复混合并使液体中的气体饱和溶解度达到最佳,配合左隔板、右隔板和第一筛网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将多孔吸油弹性体约束在由左隔板、右隔板、第一筛网和气浮隔油池内壁构成的空间内,而被约束的多孔吸油弹性体,则可以充分的吸收废水或液体内的其他油类物质以增强除油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浮隔油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气浮隔油池110除油隔油单元120左隔板130右隔板140第一筛网150多孔吸油弹性体160第二筛网200溶气泵300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400挤油装置410传送带420压辊500集油仓600多孔吸油弹性体送回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包括气浮隔油池100和与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相连接的溶气泵200;所述气浮隔油池100包括至少一个除油隔油单元110;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隔板120和右隔板130,所述右隔板130用于引导水体从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经由右隔板130底部进入除油隔油单元110;所述左隔板120用于引导除油隔油单元110内的水体经由左隔板120的底部通道流至气浮隔油池100的出水口;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内设有第一筛网140以及用于吸油的多孔吸油弹性体150。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所述气浮隔油装置包括气浮隔油池100,所述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与溶气泵200连接,所述溶气泵200可以选用市售的多相流微米溶气泵,是一种输送气液混合介质的特殊离心泵,一般选择六级溶气泵,可以获得气液两相重复混合并使液体中的气体饱和溶解度达到最佳,而不会产生气蚀,可根据实际系统处理能力要求及相应技术规范设计选型;如图2所示,所述气浮隔油池100内设置了至少一个除油隔油单元110;当然,若设置为2或多个除油隔油单元110时,相邻除油隔油单元110之间也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则同样用于引导水体从前一除油隔油单元110经由隔板底部进入后一除油隔油单元110,此处则不再做过多赘述;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隔板120和右隔板130,所述右隔板130与气浮隔油池100的内池壁之间形成一条通道,用于引导水体从气浮隔油池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隔油池(100)和与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相连接的溶气泵(200);/n所述气浮隔油池(100)包括至少一个除油隔油单元(110);/n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隔板(120)和右隔板(130),所述右隔板(130)用于引导水体从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经由右隔板(130)底部进入除油隔油单元(110);所述左隔板(120)用于引导除油隔油单元(110)内的水体经由左隔板(120)的底部通道流至气浮隔油池(100)的出水口;/n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内设有第一筛网(140)以及用于吸油的多孔吸油弹性体(1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隔油池(100)和与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相连接的溶气泵(200);
所述气浮隔油池(100)包括至少一个除油隔油单元(110);
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隔板(120)和右隔板(130),所述右隔板(130)用于引导水体从气浮隔油池(100)的入水口经由右隔板(130)底部进入除油隔油单元(110);所述左隔板(120)用于引导除油隔油单元(110)内的水体经由左隔板(120)的底部通道流至气浮隔油池(100)的出水口;
所述除油隔油单元(110)内设有第一筛网(140)以及用于吸油的多孔吸油弹性体(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多孔吸油弹性体(150)从除油隔油单元(110)内带出的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300)设置在第一筛网(140)与左隔板(120)或右隔板(1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隔油吸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多孔吸油弹性体捞取装置(300)连接的用于挤压多孔吸油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蛟迪张建东黑祥瑞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