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72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8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包括外加剂室本体,储料罐固定连接于加剂室本体地面上,外加剂室本体地面上沿储料罐周向开设有环槽,外加剂室本体上开设有门口,外加剂室本体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阻溢块,阻溢块与门口侧壁固定连接,门口处铰接有门扇。当储料罐泄露后,泵送剂先沿储料罐侧壁流至环槽内,待环槽内积蓄满泵送剂后,泵送剂从环槽内溢出并沿外加剂室本体地面向外加剂室本体外流动,当泵送剂流至门口处时,泵送剂受阻溢块阻挡而无法流向室外,本申请具有减少泵送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
本申请涉及外加剂贮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加剂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除4种基本组分以外的第5种重要组分,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泵送剂和早强剂等多种类型。相关技术中,外加剂室中设置有多个外加剂储料罐。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将外加剂在储料罐内先配制成溶液,需要添加某种外加剂时,通过输送泵将外加剂泵送至搅拌罐内。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泵送剂储料罐发生泄漏时,因泵送剂溶液具有流动性,泵送剂溶液从外加剂室内经门口流至室外,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泵送剂泄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包括外加剂室本体,储料罐固定连接于加剂室本体地面上,所述外加剂室本体地面上沿储料罐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外加剂室本体上开设有门口,所述外加剂室本体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阻溢块,所述阻溢块与门口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门口处铰接有门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料罐泄露后,泵送剂先沿储料罐侧壁流至环槽内,待环槽内积蓄满泵送剂后,泵送剂从环槽内溢出并沿外加剂室本体地面向外加剂室本体外流动,当泵送剂流至门口处时,泵送剂受阻溢块阻挡而无法流向室外,从而有效减少泵送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优选的,所述储料罐下端部分埋设于地面内,所述环槽侧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环槽侧壁上端向远离储料桶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侧壁倾斜设置可以增加环槽容积,有效减少从环槽内溢流出的泵送剂,同时有效减少环槽侧壁的土滑落脱离落入环槽内。优选的,所述阻溢块形状为U型,所述阻溢块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加剂室本体地面上的两块第一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朝向外加剂室本体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溢块通过第一阻挡块向外加剂室本体内延伸,从而方便对外加剂罐车倒车进入外加剂室本体内,缩短储料罐与外加剂罐车之间的距离,方便工人向储料罐内添加外加剂。优选的,所述阻溢块与门口之间的外加剂室本体地面高度小于外加剂室本体内地面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加剂罐车倒车进入外加剂室本体内,因阻溢块与门口之间的外加剂室本体地面高度小于外加剂室本体内地面高度,外加剂罐车高度降低方便工人操作。优选的,所述外加剂室本体地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沿储料罐周向设置,所述外加剂室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从阻溢块处向靠近第一支撑块方向铺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加剂从环槽内溢出时,工人可以通过踩踏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在外加剂室本体内活动,从而方便对储料罐进行抢修,降低工人抢修难度。优选的,所述外加剂室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壁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上铺设有支撑层,所述环槽侧壁开设有导料通路,所述导料通路与吸收层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料罐泄露时,外加剂从导料通路进入凹槽内的吸收层内,从而被吸收层吸收,工人在支撑层上表面行走即可对储料罐进行维修,降低工人抢修难度。优选的,所述吸收层由石子填充组成,所述支撑层为钢板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泵送剂具有粘性从而将石子进行粘结,增加石子之间连接强度,从而使支撑层更稳固,工人在支撑层上表面行走即可对储料罐进行维修,降低工人抢修难度。优选的,所述环槽侧壁固定连接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下端与储料罐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板上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纵横交错分布于吸收层内形成导料管网,所述导料管侧壁开设有出料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加剂经导料管网到达吸收层各个部位,从而有效增加外加剂流动性,增加吸收层的吸收性能。优选的,所述在竖直方向上导料口位于接料板下端与储料罐连接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在竖直方向上导料口位于接料板下端与储料罐连接处上方,所以工人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储料罐内的泵送剂泄露。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储料罐泄露后,泵送剂先沿储料罐侧壁流至环槽内,待环槽内积蓄满泵送剂后,泵送剂从环槽内溢出并沿外加剂室本体地面向外加剂室本体外流动,当泵送剂流至门口处时,泵送剂受阻溢块阻挡而无法流向室外,从而有效减少泵送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当外加剂从环槽内溢出时,工人可以通过踩踏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在外加剂室本体内活动,从而方便对储料罐进行抢修,降低工人抢修难度;3.当储料罐泄露时,外加剂从导料通路进入凹槽内的吸收层内,从而被吸收层吸收,工人在支撑层上表面行走即可对储料罐进行维修,降低工人抢修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隐去外加剂室顶部);图2是实施例1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图4是实施例3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支撑层与吸收层;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3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导料管网。附图标记说明:1、外加剂室本体;11、环槽;12、门口;13、门扇;14、凹槽;15、导料通路;2、储料罐;3、阻溢块;31、第一阻挡块;32、第二阻挡块;41、第一支撑块;42、第二支撑块;51、吸收层;52、支撑层;6、接料板;61、导料口;7、导料管;71、出料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与实施例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参照图1,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包括外加剂室本体1,储料罐2固定连接于加剂室本体地面上,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沿储料罐2周向开设有环槽11,外加剂室本体1上开设有门口12,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阻溢块3,阻溢块3与门口12侧壁固定连接,门口12处铰接有门扇13。当储料罐2泄露后,泵送剂先沿储料罐2侧壁流至环槽11内,待环槽11内积蓄满泵送剂后,泵送剂从环槽11内溢出并沿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向外加剂室本体1外流动,当泵送剂流至门口12处时,泵送剂受阻溢块3阻挡而无法流向室外,从而有效减少泵送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参照图2,储料罐2下端部分埋设于地面内,环槽11侧壁呈倾斜设置,环槽11侧壁上端向远离储料桶方向倾斜。环槽11侧壁倾斜设置可以增加环槽11容积,有效减少从环槽11内溢流出的泵送剂,同时有效减少环槽11侧壁的土滑落脱离落入环槽11内。参照图2,阻溢块3形状为U型,阻溢块3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加剂室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剂室本体(1),储料罐(2)固定连接于加剂室本体地面上,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沿储料罐(2)周向开设有环槽(11),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上开设有门口(12),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阻溢块(3),所述阻溢块(3)与门口(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门口(12)处铰接有门扇(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剂室本体(1),储料罐(2)固定连接于加剂室本体地面上,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沿储料罐(2)周向开设有环槽(11),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上开设有门口(12),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阻溢块(3),所述阻溢块(3)与门口(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门口(12)处铰接有门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下端部分埋设于地面内,所述环槽(11)侧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环槽(11)侧壁上端向远离储料桶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溢块(3)形状为U型,所述阻溢块(3)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的两块第一阻挡块(31),所述第一阻挡块(31)朝向外加剂室本体(1)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挡块(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溢块(3)与门口(12)之间的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高度小于外加剂室本体(1)内地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加剂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室本体(1)地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块(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法周张兆辉唐正男李殿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爵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