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煤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71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煤仓,属于料仓技术领域。其包括下端带有出料口的料仓,料仓设置有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挡料板与第二挡料板,第一挡料板与料仓固定连接且覆盖于出料口,第一挡料板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料口,第二挡料板转动连接于料仓,第二挡料板开设有与第一料口周期性对齐的至少一个第二料口,料仓设置有驱动第二挡料板转动的驱动件。原煤仓工作时,驱动件驱动第二挡料板转动,第一料口间歇式地出料,当其中一个第一料口出料时,料仓内的其他煤向已出料的第一料口移动,使料仓内的煤块堆积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包括堵在其他第一料口的煤发生移动,从而降低第一料口堵煤的概率,使各个第一料口能够持续出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煤仓
本技术涉及料仓
,特别涉及一种原煤仓。
技术介绍
原煤仓是为锅炉提供燃料的辅助设备,生产过程中,原煤仓经常发生堵煤、断煤现象,特别是在雨季、冬季以及煤质变化等情况下。原煤仓一旦发生堵塞,将会影响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行。授权公告号为CN208683558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喷煤系统配煤仓防堵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为漏斗状的结构,料仓的下部与上部分分别为下料口与上料口,所述料仓的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5°;所述料仓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支脚,支架通过压缩弹簧与支脚连接,支脚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料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震动电机。在工作的时候,震动电机使得料仓的侧壁发生震动,避免原煤与料仓的侧壁黏连。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尽量多存放原煤,现有的煤仓一般都十分巨大,若是要将巨大的煤仓都产生震动的话,需要较大功率的震动电机才能提供足够的振动力,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原煤仓还需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煤仓,降低料仓堵煤的概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原煤仓,包括下端带有出料口的料仓,所述料仓设置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挡料板与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所述料仓固定连接且覆盖于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挡料板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料口,所述第二挡料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料仓,所述第二挡料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料口周期性对齐的至少一个第二料口,所述料仓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挡料板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煤仓工作时,驱动件驱动第二挡料板转动,第二挡料板转动后,第二料口周期性的与第一料口对齐,使第一料口间歇式地出料,当其中一个第一料口出料时,料仓内的其他煤向已出料的第一料口移动,使料仓内的煤块堆积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包括堵在其他第一料口的煤发生移动,从而降低第一料口堵煤的概率,使各个第一料口能够持续出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料口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料口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料口与第二料口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料板转动后,第一料口与第二料口均一一对齐,使所有的第二料口均能同时出料,提高料仓的出料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仓内侧壁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第二挡料板与所述支撑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环的作用,使第二挡料板可在料仓上相对于第一挡料板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第二挡料板设有与所述环槽滑移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下方设置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料板的滑块嵌入支撑环的环槽中,通过滑块与环槽的限制,避免第二挡料板在支撑环上径向移动;同时,第二挡料板转动时,滑块的滚轮在支撑环的环槽上滚动,从而减小第二挡料板与支撑环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二挡料板于支撑环上转动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与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料板远离第一挡料板的侧面中心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料板需要转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将扭矩传递给第二挡料板,从而带动第二挡料板沿以第二挡料板中心轴为转轴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件包括主动轴、第一伞齿、第二伞齿与从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伞齿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伞齿与所述第二伞齿相啮合,所述第二伞齿与所述从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相互垂直,所述从动轴远离第二伞齿的一端与第二挡料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扭矩传递给主动轴,主动轴传递给第一伞齿,第一伞齿传递给第二伞齿,第二伞齿传递给从动轴,从动轴再传递给第二挡料板,驱动电机能带动第二挡料板转动;通过第一伞齿与第二伞齿的作用,改变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的方向,使驱动电机不必放置于第二挡料板的下方,避免掉出的煤块落在驱动电机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外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与所述料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可保护连接件,避免掉落的煤块落在连接件,提高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连接件在使用时是高速旋转的,防护套可避免工作人员触碰到连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仓顶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位于料仓内的搅拌杆,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杆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使搅拌杆可在料仓内转动,转动的搅拌杆带动料仓内的煤块移动,使料仓内的煤块堆积的结构改变,从而降低第一料口堵煤的概率;同时搅拌杆在料仓内转动的时候,也会与煤块发生碰撞,从而将煤块打碎成更小的颗粒,降低第一料口堵煤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包括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互垂直的至少一根横杆以及与伸缩杆相互平行的至少两根竖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横杆的中间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的竖杆和横杆可在料仓内沿伸缩杆轴向为中心轴转动,提高搅拌杆与料仓内煤块的接触面积,提高搅拌效率;竖杆伸缩杆的长度可调节,使竖杆于料仓内的高度可调节,方便竖杆搅拌不同料仓内不同高度的煤块。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原煤仓工作时,驱动件驱动第二挡料板转动,第二挡料板转动后,第二料口周期性的与第一料口对齐,使第一料口间歇式地出料,当其中一个第一料口出料时,料仓内的其他煤向已出料的第一料口移动,使料仓内的煤块堆积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包括堵在其他第一料口的煤发生移动,从而降低第一料口堵煤的概率,使各个第一料口能够持续出料;2.第一料口与第二料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可提高料仓的出料量;3.转动的搅拌杆带动料仓内的煤块移动,使料仓内的煤块堆积的结构改变,从而降低第一料口堵煤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料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料仓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挡料板与第二挡料板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支架;14、支撑环;141、环槽;2、挡料组件;21、第一挡料板;211、第一料口;22、第二挡料板;221、第二料口;222、滑块;223、滚轮;3、驱动件;31、驱动电机;32、主动轴;33、第一伞齿;34、第二伞齿;35、从动轴;36、托板;4、搅拌组件;41、转动电机;42、搅拌杆;421、伸缩杆;422、横杆;423、竖杆;5、防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原煤仓,包括料仓1,料仓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煤仓,包括下端带有出料口(12)的料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设置有挡料组件(2),所述挡料组件(2)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挡料板(21)与第二挡料板(22),所述第一挡料板(21)与所述料仓(1)固定连接且覆盖于所述出料口(12),所述第一挡料板(21)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料口(211),所述第二挡料板(22)转动连接于所述料仓(1),所述第二挡料板(2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料口(211)周期性对齐的至少一个第二料口(221),所述料仓(1)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挡料板(22)转动的驱动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煤仓,包括下端带有出料口(12)的料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设置有挡料组件(2),所述挡料组件(2)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挡料板(21)与第二挡料板(22),所述第一挡料板(21)与所述料仓(1)固定连接且覆盖于所述出料口(12),所述第一挡料板(21)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料口(211),所述第二挡料板(22)转动连接于所述料仓(1),所述第二挡料板(2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料口(211)周期性对齐的至少一个第二料口(221),所述料仓(1)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挡料板(22)转动的驱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口(22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料口(21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料口(211)与第二料口(221)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内侧壁设置有支撑环(14),所述第二挡料板(22)与所述支撑环(1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4)的上表面开设有环槽(141),所述第二挡料板(22)设有与所述环槽(141)滑移连接的滑块(222),所述滑块(222)下方设置有滚轮(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驱动电机(31)与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远离驱动电机(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料板(22)远离第一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阳晨郑渊严智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