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39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杆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前后驱动所述支架滑动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盘,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左端边沿处设有向左延伸的抓手,所述抓手的抓取方向向下,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抓手下方的阀杆暂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代替工人进行阀杆上料的动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使工人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上料动作时可以进行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阀杆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减振器的结构中,阀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结构,同时阀杆也是一个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构件,为了保障阀杆的精密程度,阀杆需要进行严格的外圆磨削抛光,这个过程通过具有卡盘的磨削机床来进行,在实际加工中,对磨削机床的上料需要人工操作,即需要人工从暂存待加工的阀杆的箱子内取出阀杆,然后再安装在卡盘上,但是通常情况下工人的操作量都比较大,特别是加工量较大的情况下,工人需要频繁的去取阀杆,再转移阀杆并装夹,这个过程耗费较大的体力,浪费较多的时间,使加工效率不能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开发能够减轻工人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阀杆上料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加工过程工人工作量大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前后驱动所述支架滑动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盘,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左端边沿处设有向左延伸的抓手,所述抓手的抓取方向向下,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抓手下方的阀杆暂存盘。所述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丝杆以及穿设在所述支架上的螺母,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装配。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盘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抓手包括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向左延伸的悬伸杆以及固定在所述悬伸杆的左端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左端设有向左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装配有第二夹板,所述悬伸杆上还设有伸缩端向左延伸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上端左右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具有弹性的夹块。所述夹块相对的一侧均为弧面结构,两个弧面结构之间的空间构成用于夹持阀杆的夹持空间。所述阀杆暂存盘包括向右下方倾斜的盘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盘体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抓手抓取阀杆,然后转盘转动将阀杆旋转至机床的卡盘处,再通过直线往复机构驱动支架使抓手上的阀杆插入卡盘上,从而代替工人进行阀杆上料的动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使工人在本技术进行上料动作时可以进行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抓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撑杆,3、盘体,4、滑道,5、第一伺服电机,51、螺母,52、丝杆,6、支架,7、转盘,8、第二伺服电机,9、抓手,91、固定座,92、气缸,93、悬伸杆,94、第一夹板,95、第二夹板,96、夹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有向上延伸的支架6,即支架6通过滑道4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前后驱动所述支架6滑动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所述支架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盘7,所述支架6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7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盘7的左端边沿处设有向左延伸的抓手9,所述抓手9的抓取方向向下,在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抓手9下方的阀杆暂存盘。具体的,所述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伺服电机5、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丝杆52以及穿设在所述支架6上的螺母51,所述丝杆52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母51螺纹装配。具体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盘7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6上的第二伺服电机8、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驱动连接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具体的,所述抓手9包括与所述转盘7固定连接的固定座91、与所述固定座91连接且向左延伸的悬伸杆93以及固定在所述悬伸杆93的左端的第一夹板94,所述第一夹板94的左端设有向左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装配有第二夹板95,所述悬伸杆93上还设有伸缩端向左延伸的气缸92,所述气缸92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夹板95的上端左右驱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94和第二夹板95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具有弹性的夹块96。进一步的,所述夹块96相对的一侧均为弧面结构,两个弧面结构之间的空间构成用于夹持阀杆的夹持空间。具体的,所述阀杆暂存盘包括向右下方倾斜的盘体3和用于支撑所述盘体3并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的撑杆2。具体使用时,在阀杆暂存盘中放入阀杆,阀杆在自重的作用下滚向右侧,抓手9在转盘7的微动下抓取阀杆,然后转盘7带着抓手9向右转动,直至抓手9与卡盘对应后,第一伺服电机5工作,支架6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将抓手9上的阀杆插入卡盘,最后各个工件回归原位。第一伺服电机5和第二伺服电机8均通过现有技术手段控制启闭和转动圈数。本技术通过抓手9抓取阀杆,然后转盘7转动将阀杆旋转至机床的卡盘处,再通过直线往复机构对支架6驱动从而使抓手9上的阀杆插入卡盘上,从而代替工人进行阀杆上料的动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使工人在本技术进行上料动作时可以进行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前后驱动所述支架滑动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盘,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左端边沿处设有向左延伸的抓手,所述抓手的抓取方向向下,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抓手下方的阀杆暂存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前后驱动所述支架滑动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盘,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左端边沿处设有向左延伸的抓手,所述抓手的抓取方向向下,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抓手下方的阀杆暂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丝杆以及穿设在所述支架上的螺母,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阀杆磨外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盘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凌涛
申请(专利权)人:淅川县豫隆减振器零部件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