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装夹方法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9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装夹方法及加工装置包括芯轴以及依次套装在在芯轴上的衬套和螺母;衬套为双向凹形衬套,衬套为环形圆柱体结构,衬套两端面设置有凹槽,衬套纵断面呈工字形;衬套上设置排气孔;还包括套装在芯轴上且分别置于衬套两端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第一垫片结构和第二垫片尺寸、结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别设计的双向凹形衬套与零件内环槽的内壁、槽底及零件的右端面进行定位夹紧,用芯轴进行辅助定位,解决装夹受力不均、磨削变形,提高零件合格率、保证质量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装夹方法及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装夹方法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的外圆磨削,在加工时由于材料极易变形,设计尺寸公差小,加工变形严重,零件加工合格率低,质量难保证,影响生产进度。目前的装夹方式是以零件内孔及端面定位夹紧,加工装置由芯轴、钢制垫片、螺母组成。该装夹方式与加工装置存在问题如下:1)忽略了零件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点,由于材料极易变形,以孔定位,由于孔的钢性相对较差,零件又有内环槽,磨削力的挤压导致零件加工效率低、加工变形大、去除余量不均匀;2)垫片的选材和大小不合理,夹紧力不受限制,钢制垫片比零件硬度高出几十倍,在加上垫片直径大小对零件的夹紧变形影响较大,零件设计尺寸难保证,加工合格率很低,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装夹方法及加工装置,可解决装夹受力不均、磨削变形,提高零件合格率、保证质量稳定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包括芯轴(1)、衬套(3)以及螺母(5);所述芯轴(1)整体呈T字形;所述衬套(3)为环形圆柱体结构,所述衬套(3)两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衬套(3)纵断面呈工字形;所述衬套(3)和螺母(5)依次套装在芯轴(1)上;呈弓字形的待加工薄壁非金属零件(7)成对设置在衬套(3)上并处在芯轴(1)和螺母(5)之间;所述螺母(5)与芯轴(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包括芯轴(1)、衬套(3)以及螺母(5);所述芯轴(1)整体呈T字形;所述衬套(3)为环形圆柱体结构,所述衬套(3)两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衬套(3)纵断面呈工字形;所述衬套(3)和螺母(5)依次套装在芯轴(1)上;呈弓字形的待加工薄壁非金属零件(7)成对设置在衬套(3)上并处在芯轴(1)和螺母(5)之间;所述螺母(5)与芯轴(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上设置排气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6)至少为2~6个;多个排气孔(6)均布在衬套(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还包括套装在芯轴(1)上且分别置于衬套(3)两端的第一垫片(2)和第二垫片(4);所述第一垫片(2)的形状、尺寸及结构和第二垫片(4)形状、尺寸及结构完全相同。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内环槽的薄壁非金属零件外圆磨削加工装置的装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陶保平俞广胜范海波王发光程永朝翟婷婷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