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结构及带有该研磨结构的电动研磨器及手动研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17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结构及带有该研磨结构的电动研磨器及手动研磨器,该研磨机构包括分解结构及精磨结构,所述分解结构包括固定架及带动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于研磨器壳体内,所述带动件固定设置于动力杆,所述带动件随所述动力杆转动。大颗粒的待研磨物料首先经过分解结构分解成较小颗粒,较小颗粒进入研磨结构被进一步研磨,有效避免了当待研磨物料颗粒较大时研磨不出料的问题,同时也使得研磨效率提高、研磨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磨结构及带有该研磨结构的电动研磨器及手动研磨器
本技术涉及研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结构及带有该研磨结构的电动研磨器及手动研磨器。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粉状食材或调料,例如咖啡粉、胡椒粉、黑椒粉等。为保持食材的最佳风味,常常在使用前才对原始的材料进行磨粉,研磨器应运而生。传统研磨器多为手动,上部设置手动研磨器,下部设置空腔容纳待研磨的物料,传统手动研磨器普遍存在研磨速度慢、研磨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技术进步,逐渐产生了电动研磨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5253280U、名称为“电动研磨器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以电动方式驱动的研磨器,该电动研磨器装置,包括手柄筒,设置于手柄筒底部的储存杯,手柄筒与储存杯之间设置有用于研磨复数种物件的研磨筒,该研磨筒包括研磨底壳以及安装在研磨底壳内部的研磨结构。该专利所公开的研磨器结构,磨头组件的内磨头顶部为平面,也不存在预分解结构,因此当研磨的物料等颗粒较大时,会出现因研磨物料无法进入磨头组件的情况,导致研磨不出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待研磨物料较大导致研磨不出料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结构,其包括分解结构及精磨结构,所述分解结构包括固定架及带动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于研磨器壳体内,所述带动件固定设置于动力杆,所述带动件随所述动力杆转动。因此当带动件伴随动力杆一同旋转时,所述带动件相当于固定架旋转。更进一步的,所述带动件设置有若干弯钩。所述弯钩可更好地带动待研磨物料随所述带动件一同转动。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向下倾斜的引导壁及横跨研磨器壳体内部的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中心设置通孔,所述动力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稳定架的垂直壁上设置若干凸筋。倾斜向下设置的引导壁可使得待研磨物料向带动件所在的中心位置汇聚,提高研磨效率;设置有通孔的稳定架使得动力杆的旋转更加稳定,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待研磨物料随所述带动件旋转时,与设置在稳定架垂直壁上的若干凸筋互相挤压,进而被分解成较小的颗粒。进一步的,所述精磨结构包括外磨头及内磨头,所述外磨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下方,所述内磨头与外磨头相对,固定设置于所述动力杆上。因此所述内磨头可随所述动力杆转动,相对于所述外磨头旋转,被分解成小颗粒的物料受到内外磨头的相互挤压,被研磨成更小的颗粒。更进一步的,所述内磨头与所述带动件可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结构还包括粗细调节装置,所述粗细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旋钮及复位弹性件,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所述精磨结构下部,与所述动力杆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分解结构及所述研磨结构之间。所述复位弹性件可为弹簧。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以调整调节旋钮在动力杆上的位置,进而研磨结构的出料口的大小,进而实现对研磨出料颗粒大小的调节。大颗粒的待研磨物料首先经过分解结构分解成较小颗粒,较小颗粒进入精磨结构被进一步研磨,有效避免了当待研磨物料颗粒较大时研磨不出料的问题,同时也使得研磨更加充分。一种电动研磨器,其包括上述研磨结构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控制组件,电机,减速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动力杆卡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键,PCB板,电源,机身壳体对应所述按键位置设置有开口。当按键被按压时,电源接通,所述电机被启动,研磨器开始工作,当松开按键时,电源断开,研磨器停止工作。更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箱为齿轮箱。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研磨器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机身底部,所述指示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当启动控制组件、启动研磨工作时,所述指示灯也会通电,指示灯点亮,当停止研磨时,所述指示灯熄灭。当需要研磨物料时,将待研磨物料放置在电动研磨器内部,启动所述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动力杆带动设置于动力杆下部的分解结构及精磨结构工作。一种手动研磨器,其包括上述研磨结构及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卡接所述动力杆。当需要研磨物料时,将待研磨物料放置在手动研磨器内部,将手持部卡接所述动力杆,旋转手持部带动动力杆旋转,进而带动设置于动力杆下部的分解结构及研磨结构工作。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研磨结构,及带有该研磨结构的电动研磨器及手动研磨器,可以有效克服当待研磨颗粒较大时不出料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研磨物料残留在研磨器内,提高研磨效率,使研磨更加充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带动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电动研磨器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手动研磨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结构,其包括分解结构及精磨结构,所述分解结构包括固定架11及带动件12,所述固定架11固定设置于研磨器壳体内,所述带动件12固定设置于动力杆3,所述带动件12随所述动力杆3转动。因此当带动件12伴随动力杆3一同旋转时,所述带动件12相当于固定架11旋转。所述精磨结构包括外磨头21及内磨头22,所述外磨头21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1下方,所述内磨头22与外磨头21相对,固定设置于所述动力杆3上。因此所述内磨头22可随所述动力杆3转动,相对于所述外磨头21旋转,被分解成小颗粒的物料受到内外磨头的相互挤压,被研磨成更小的颗粒。所述研磨结构还包括粗细调节装置,所述粗细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旋钮41及复位弹性件42,所述调节旋钮41设置于所述精磨结构下部,与所述动力杆3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42设置于所述分解结构及所述研磨结构之间。所述复位弹性件42可为弹簧。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以调整调节旋钮在动力杆上的位置,进而研磨结构的出料口的大小,进而实现对研磨出料颗粒大小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结构及精磨结构,所述分解结构包括固定架及带动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于研磨器壳体内,所述带动件固定设置于动力杆,所述带动件随所述动力杆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结构及精磨结构,所述分解结构包括固定架及带动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于研磨器壳体内,所述带动件固定设置于动力杆,所述带动件随所述动力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件设置有若干弯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向下倾斜的引导壁及横跨研磨器壳体内部的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中心设置通孔,所述动力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稳定架的垂直壁上设置若干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结构包括外磨头及内磨头,所述外磨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下方,所述内磨头与外磨头相对,固定设置于所述动力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头与所述带动件可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结构还包括粗细调节装置,所述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骁先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科力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