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13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反应釜。该技术方案摒弃了物料在搅拌机构作用下直接混合的模式,而是在釜体中构建了分散式的物料输入管路和气体分布机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醇胺或烃化油从进料管一次性加入釜体中,而脂肪酸、助消泡剂等粘性物料则通过带有第二微孔的竖直管持续输入,使其在初始阶段即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带有第一微孔的蛇形盘管持续鼓入空气,使物料在气泡的裹挟下充分运动、交融,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蛇形盘管与釜体之间增设了筒体,使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可形成一定的内外环流。与常规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粘性物料的混合,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消泡剂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消泡剂,是通过降低水、溶液、悬浮液的表面张力,来防止泡沫形成或使原有泡沫消散的添加剂。消泡剂在食品、造纸、水处理、采油、印染、涂料、日化、医药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环保型消泡剂是近年来行业内重点发展的产品。主要包括活性成分、乳化剂、载体和乳化助剂,其中活性成分为最主要的核心部分,起到破泡、减小表面张力作用;乳化剂是使活性成分分散成小颗粒,以便于更好地分散到油或者水中,起到更好的消泡效果;载体在消泡剂中占较大比例,其表面张力并不高,主要起到支持介质的作用,对抑泡、消泡效果有利,能把成本降低;乳化助剂是使乳化效果更好。在环保型消泡剂的生产工艺中,首先要将活性成分和载体充分混合,而后再添加乳化剂进行乳化。这一前置的混合过程普遍在反应釜中完成,虽然在原理层面并不复杂,但由于物料粘度较高,分散性不良,因此常规混合模式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封头(2),排料管(3),进料管(4),第一直管段(5),第一接头(6),蛇形盘管(7),第一微孔(8),第一封板(9),筒体(10),第二直管段(11),第二接头(12),竖直管(13),第二微孔(14),第二封板(15),其中,在釜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头(2),在釜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3),在封头(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第一直管段(5)贯穿釜体(1)并与釜体(1)焊接密封,在第一直管段(5)的外端具有第一接头(6),在第一直管段(5)的内端具有蛇形盘管(7),在蛇形盘管(7)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微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封头(2),排料管(3),进料管(4),第一直管段(5),第一接头(6),蛇形盘管(7),第一微孔(8),第一封板(9),筒体(10),第二直管段(11),第二接头(12),竖直管(13),第二微孔(14),第二封板(15),其中,在釜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头(2),在釜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3),在封头(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第一直管段(5)贯穿釜体(1)并与釜体(1)焊接密封,在第一直管段(5)的外端具有第一接头(6),在第一直管段(5)的内端具有蛇形盘管(7),在蛇形盘管(7)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微孔(8),在蛇形盘管(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9),筒体(10)固定连接在釜体(1)内部,筒体(10)位于蛇形盘管(7)外周,第二直管段(11)贯穿釜体(1)并与釜体(1)焊接密封,在第二直管段(11)的外端具有第二接头(12),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佑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