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净化剂过滤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09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层净化剂过滤塔,过滤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出气口,底部开设有出料口、进气口;过滤塔中部安装有用于将过滤塔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孔板隔离组件;孔板隔离组件包括漏斗状的第一冲孔板、阀门;阀门安装在第一冲孔板底部;第一冲孔板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净化剂的粒径;出料口用于控制下腔体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腔体和下腔体中的净化剂能够有效净化气体,且实现充分利用净化剂,从而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此外,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停机更换净化剂,可合理安排计划,无需临时仓促停机,对生产的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净化剂过滤塔
本技术属于过滤塔
,具体涉及双层净化剂过滤塔。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颗粒剂净化剂去除气体中的大分子杂质,如硫化氢气体,以及颗粒物杂质,如灰尘。在气体净化过程中,颗粒状净化剂通常只能用到80%以内的寿命就会提前更换。因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时候无法做到正好在净化剂寿命到期的时候更换,而如果没有及时更换会对后端工艺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通常都会提前更换颗粒剂净化剂,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净化剂,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双层净化剂过滤塔,解决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前更换净化剂以避免影响后端工艺,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净化剂,从而造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双层净化剂过滤塔,所述过滤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出气口,底部开设有出料口、进气口;所述过滤塔中部安装有用于将过滤塔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孔板隔离组件;所述孔板隔离组件包括漏斗状的第一冲孔板、用于控制所述上腔体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的阀门;所述阀门安装在第一冲孔板底部;所述第一冲孔板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净化剂的粒径;所述出料口用于控制所述下腔体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出料口包括挡料板。进一步,所述过滤塔底部和中部均设置有气体取样检测口。进一步,所述过滤塔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冲孔板为倒圆台状。进一步,所述过滤塔为棱柱状;所述第一冲孔板为倒棱台状。进一步,所述阀门为手动插板阀。进一步,所述下腔体底部安装有第二冲孔板;所述第二冲孔板底部与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冲孔板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冲孔板的相同;所述进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冲孔板的高度。进一步,所述过滤塔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柱。进一步,所述净化剂为活性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腔体和下腔体中的净化剂能够有效净化气体,且实现充分利用净化剂,从而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此外,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停机更换净化剂,可合理安排计划,无需临时仓促停机,对生产的影响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主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孔板隔离组件,11、第一冲孔板,12、第一阀门,2、上腔体,3、下腔体,4、进料口,5、出料口,6、进气口,7、出气口,8、第二冲孔板,9、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双层净化剂过滤塔,所述过滤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出气口7,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进气口6;所述过滤塔中部安装有用于将过滤塔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3的孔板隔离组件1;所述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中容纳有颗粒状的净化剂;所述孔板隔离组件1包括漏斗状的第一冲孔板11、用于控制所述上腔体2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的阀门12;所述阀门12安装在第一冲孔板11底部;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净化剂的粒径;所述出料口5用于控制所述下腔体3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所述阀门12可以是手动插板阀,还可以是与所述第一冲孔板11底部尺寸相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由驱动电机或液压缸或气缸调节其位置;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根据需要控制所述上腔体2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如图1-图3所示,所述出料口5包括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出料口5密封连接,以实现控制所述下腔体3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所述进料口4包括密封盖,以控制所述进料口4的打开或关闭。进一步,所述过滤塔底部和中部均设置有气体取样检测口,以便于监测过滤塔底部和中部的净化数据,从而判断所述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是否被充分利用了。即当中部的气体数据和底部的气体数据几乎一致时,说明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失效了,也意味着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被充分利用了。优选的,所述净化剂为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对气体的净化效果好。如图1-图3所示,所述过滤塔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为倒圆台状,以便于所述阀门12打开时,上腔体2中的净化剂掉落至下腔体3中,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上积料。所述过滤塔还可以是棱柱状,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为倒棱台状,以便于所述阀门12打开时,上腔体2中的净化剂掉落至下腔体3中,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上积料。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下腔体3底部安装有第二冲孔板8;所述第二冲孔板8底部与出料口5连接;所述第二冲孔板8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冲孔板11的相同,以便于所述出料口5打开时,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从出料口5排出,有效避免所述第二冲孔板8上积料;所述进气口6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冲孔板8的高度,即所述进气口6的高度低于所述下腔体3的高度,进而保证待净化的气体的进气位置低于所述下腔体3,从而进一步保证所述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被充分利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如图1-图3所示,所述过滤塔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柱9。所述过滤塔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分层结构,通过孔板隔离组件1将滤塔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3。待净化的气体从过滤塔底部的进气口6进气,依次流经下腔体3、上腔体2后,从顶部的出气口7出气,即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先对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上腔体2中的净化剂后对气体进行净化,所以在净化剂的消耗上,也是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先消耗,上腔体2中的净化剂后消耗。通过监测过滤塔底部和中部的净化数据,当中部的气体数据和底部的气体数据几乎一致时,说明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失效了,也意味着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被充分利用了。同时,由于上腔体2中的净化剂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正常运行,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停机更换净化剂,可合理安排计划,无需临时仓促停机,对生产的影响小。停机更换净化剂时,首先移走挡料板,打开出料口5,以排出下腔体3中完全失效的净化剂;然后关闭出料口5,打开第一阀门12,使上腔体2中尚未完全失效的净化剂掉落至所述下腔体3中;接着关闭第二阀门12,从进料口4投入新的净化剂填充至所述上腔体2中;最后关闭进料口4。所述过滤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中的净化剂能够有效净化气体,且实现充分利用净化剂,从而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此外,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停机更换净化剂,可合理安排计划,无需临时仓促停机,对生产的影响小。本技术中未对具体结构做出描述的机构、组件和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现有结构。可以从市面上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层净化剂过滤塔,所述过滤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出气口(7),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进气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中部安装有用于将过滤塔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3)的孔板隔离组件(1);所述孔板隔离组件(1)包括漏斗状的第一冲孔板(11)、用于控制所述上腔体(2)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的阀门(12);所述阀门(12)安装在第一冲孔板(11)底部;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净化剂的粒径;所述出料口(5)用于控制所述下腔体(3)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净化剂过滤塔,所述过滤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出气口(7),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进气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中部安装有用于将过滤塔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3)的孔板隔离组件(1);所述孔板隔离组件(1)包括漏斗状的第一冲孔板(11)、用于控制所述上腔体(2)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的阀门(12);所述阀门(12)安装在第一冲孔板(11)底部;所述第一冲孔板(11)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净化剂的粒径;所述出料口(5)用于控制所述下腔体(3)储净化剂或排净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包括挡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底部和中部均设置有气体取样检测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炜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鑫生物质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