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计算机中实现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转换的方法,属于计算机和汉字输入与转换
技术介绍
汉语古文字种类繁多,如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玺印文等。每一类古文字与现代汉字在字与字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具有复杂的交叉对应关系。因此,古文字与现代汉字之间的对应转换并非简单的字体转换就能实现。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至今还未见报道,字体之间的转换方法常见于计算机中,例如宋体和楷体之间的转换,以及与其他字体之间的转换,由于这种转换在实现机制上只是依靠标准电脑字符集的同码位来完成字体显示格式上的变换,因此无法实现古文字与现代汉字之间错综复杂的交叉对应关系的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古文字与现代汉字的自动转换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古文字学专家、其他各领域需要用到古文字的专家、书法学者及一般用户都能轻松便捷地将现代汉字转换古文字,或者由古文字转换为现代汉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建立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参照刘志基、张再兴主编的《中国异体字大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参照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由刘志基、张再兴主编的《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建立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标准TTF字体,然后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表,将其与同属一字的古文字和现代文字并列于同一记录;步骤二:基于1形成的数据库中的古文字与现代汉字对应表,设计应用程序,实现古文字和对应的现代汉字互相转换,转换步骤如下:(1)计算判断当前选择符号的类型,汉字则进入转换;汉字以外的其他符号则不进入转换; (2)根据当前选择内容的汉字字符串长度,决定需要转换的字数:当长度为1,就直接进入下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参照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由刘志基、张再兴主编的《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建立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标准TTF字体,然后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表,将其与同属一字的古文字和现代文字并列于同一记录;步骤二:基于1形成的数据库中的古文字与现代汉字对应表,设计应用程序,实现古文字和对应的现代汉字互相转换,转换步骤如下:(1)计算判断当前选择符号的类型,汉字则进入转换;汉字以外的其他符号则不进入转换;(2)根据当前选择内容的汉字字符串长度,决定需要转换的字数:当长度为1,就直接进入下一步转换,当长度大于1,则自动切分成单个汉字,依次循环进行下一步转换;(3)根据当前选择内容的字体与系统内的字体进行比对,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兴,刘志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