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消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97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交互消杀装置,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消杀腔体;所述消杀腔体内设有传送组件,在所述传送组件上安装有若干个放置产品的治具;所述消杀腔体的进料端处依次设有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所述支架的底部放置有对化学杀菌的液体进行控制温度的控温装置;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控温装置的第一出料口管道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化学杀菌装置的第三进料口管道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第四进料口承接产品经所述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处理后下落的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交互消杀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毒领域,尤其涉及到智能交互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表面喷涂,喷涂的材料中主要是芳香烃类、酯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大都具有毒性,产品的表面材料且具有挥发性,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使产品在进行指标检测时不符合规格。目前,产品表面的处理方法是依靠手工打磨进行处理或机械打磨,在进行打磨处理的过程中,散发的异味气体,严重污染工作环境,花费劳动量大,因此,需要在进行打磨的前期,给产品的表面进行消杀、消毒,从而降低后期打磨的过程中,气体危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智能交互消杀装置,解决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交互消杀装置,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消杀腔体;所述消杀腔体内设有传送组件,在所述传送组件上安装有若干个放置产品的治具;所述消杀腔体的进料端处依次设有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3;所述支架的底部放置有对化学杀菌的液体进行控制温度的控温装置13;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控温装置13的第一出料口管道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化学杀菌装置的第三进料口管道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第四进料口承接产品经所述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3处理后下落的液体。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设有第一杀菌装置1,所述第一杀菌装置1设有对产品上部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的上喷淋装置11和对产品下部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的下喷淋装置12;所述上喷淋装置11与所述下喷淋装置12两者上下对角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还设有第二杀菌装置2;所述第二杀菌装置2设有左喷淋装置和右喷淋装置;所述左喷淋装置对产品上部另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所述右喷淋装置对产品下部另一侧进行杀毒清洗,且两者上下对角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治具设有放置产品的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传送组件中的两侧的链条4上,所述放置板5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放置孔,用于放置产品。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孔内设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段固定在放置孔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片有弹性的一端与放置孔的孔壁竖直平行,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理消杀装置3设有喷头和热气炉;所述热气炉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喷头管道连接,所述喷头与热气炉之间安装有电磁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杀腔体的进料端处设有识别产品形状、类型的拾取装置;所述拾取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物理消杀装置3、化学消杀装置和传送组件电性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化学消杀、物理消杀对产品的表面进行二次消毒,从而保证产品在后续打磨的工序上,降低气味的危害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方案的放置板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例所示:第一杀菌装置1;第二杀菌装置2;物理杀菌装置3;链条4;放置板5;上喷淋装置11;下喷淋装置12;控温装置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通过人工或机械人将产品放置到治具的放置孔内,链条4带动放置有产品的放置板5在消杀腔体内运动;首先,产品经过化学杀菌装置对产品进行喷淋;然后通过物理消杀装置3中喷头对产品进行高温消杀;最后经过链条4将产品从消杀腔体内传出。实施例2,第一杀菌装置1包括左喷淋装置和右喷淋装置,左喷淋装置对产品上部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右喷淋装置对产品下部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从而保证化学液体能够最大限度的喷淋在产品上;当化学液体从产品上部喷淋时,液体会从产品的上部一侧缓慢流入到产品的下部。实施例3:因为化学消杀,是通过对产品表面喷淋化学液,使化学液与产品表面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产品表面消毒处理;因为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化学消杀装置包括第一消杀装置和第二消杀装置,两者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化学反应时间。实施例4:为了防止在喷淋化学液体时,没有遗漏,第一杀菌装置1与第二杀菌装置2两者上下对角设置。实施例5: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在放置板5上的放置孔内安装弹簧片,从而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实施例6:为了适应不同产品的化学消杀处理,需要控制化学液体的温度;故在支架的底部设有控温装置13;控温装置13包括储液罐和加热管,控温器控制加热的温度,控温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为了去除化学液体中杂质,在储液罐的出液口安装过滤阀。实施例7:为了智能针对不同材质进行不同消杀处理,在消杀腔体的进料端处安装拾取装置(CCD相机、摄像头等图像拾取装置),拾取装置对产品的形状进行提取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在产品数据库内找到与拾取图像一致的信息,控制器按照设定的程序控制化学液体的排出量、物理消杀中的喷头出气量,进而实现智能交互的消杀。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化学消杀、物理消杀对产品的表面进行二次消毒,从而保证产品在后续打磨的工序上,降低气味的危害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智能交互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消杀腔体;所述消杀腔体内设有传送组件,在所述传送组件上安装有若干个放置产品的治具;所述消杀腔体的进料端处依次设有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所述支架的底部放置有对化学杀菌的液体进行控制温度的控温装置;/n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控温装置的第一出料口管道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化学杀菌装置的第三进料口管道连接;/n所述支架内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第四进料口承接产品经所述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处理后下落的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交互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消杀腔体;所述消杀腔体内设有传送组件,在所述传送组件上安装有若干个放置产品的治具;所述消杀腔体的进料端处依次设有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所述支架的底部放置有对化学杀菌的液体进行控制温度的控温装置;
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控温装置的第一出料口管道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化学杀菌装置的第三进料口管道连接;
所述支架内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第四进料口承接产品经所述化学杀菌装置和物理杀菌装置处理后下落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交互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设有第一杀菌装置,所述第一杀菌装置设有对产品上部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的上喷淋装置和对产品下部一侧面进行杀毒清洗的下喷淋装置;所述上喷淋装置与所述下喷淋装置两者上下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交互消杀装置,所述化学杀菌装置还设有第二杀菌装置;所述第二杀菌装置设有左喷淋装置和右喷淋装置;所述左喷淋装置对产品上部另一侧面进行杀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尚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康易世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