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长城专利>正文

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88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的一板体,该板体的靠近尺骨冠状突的近端上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一锁定孔,每一第一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一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与肘关节大致平行;该板体远离尺骨冠状突的远端上还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二锁定孔,每一第二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二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往肘关节方向倾斜成15~45度的夹角,以解决现有的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尺骨冠状突骨折是较常见的肘部损伤,占肘关节损伤的10%-15%,常合并有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骨折等。其损伤机制主要为摔倒时手部着地,当肘关节屈曲<20°时,轴向负荷经前臂传至肘关节,尺骨冠状突与肱骨滑车撞击,冠状突承受较大的剪切应力导致骨折。目前无论从手术入路还是固定方法来讲都不是很统一,常用手术入路有内侧、外侧和后正中入路等。传统内侧入路因有旋前-屈肌群的阻挡,暴露冠状突比较困难,需要通过“过顶”入路暴露冠状突,造成组织创伤较大,增加尺神经麻痹的风险。肘外侧入路适于尺骨冠突骨折合并桡骨头或桡骨颈骨折,需行内固定或桡骨头切除及冠突骨片摘除者。肘外侧入路不适于单纯冠突骨折复位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可以同时固定尺骨近端,治疗Regan-MorreyⅢ型冠状突骨折比较方便;Ⅰ型及Ⅱ型的骨折固定比较困难,需要暴露尺神经,软组织创伤较大,不易对外侧骨块复位固定。冠状突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由于关节内有滑液浸泡,骨折愈合困难。另外由于骨折块较小、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克氏针、空心加压螺钉、微型钢板等。用克氏针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不牢固,没有加压作用,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单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由于螺钉直径较粗,加压时易导致骨折片碎裂,并且骨折块形状不规则,经常难以实现确切的加压固定,螺钉尾部较大,不能埋入骨质从而容易影响关节活动。微型钢板因为产品不是针对尺骨冠状突部位骨折专用设计,和冠状突贴合效果差,折弯塑型困难;且固定螺钉的锁定方向不够理想,容易穿入关节面,影响肘关节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的一板体,该板体的靠近尺骨冠状突的近端上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一锁定孔,每一第一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一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与肘关节大致平行;该板体远离尺骨冠状突的远端上还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二锁定孔,每一第二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二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往肘关节方向倾斜成15~45度的夹角。优选的,所述板体上的两第一锁定孔和两第二锁定孔呈大致矩形布设。优选的,所述板体在两第一锁定孔和两第二锁定孔围成的区域内具有第一镂空部。优选的,所述板体服帖于尺骨冠状突骨面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尖齿。优选的,所述板体的近端还具有往尺骨冠状突方向延伸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优选的,所述支承部上具有第二镂空部。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内均具有与锁定钉相匹配设置的内螺纹。本技术提供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能够对骨折块形成稳定的支撑固定效果,且能够最大限度保留骨块的软组织附着,既增加了固定强度,又保留了骨块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在术中固定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其包括一板体10,该板体10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的主体外形,在服帖尺骨冠状突骨面的同时,也使术中不需要额外进行折弯塑形,方便于术中操作。板体10靠近尺骨冠状突的近端上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一锁定孔101,每一第一锁定孔101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一锁定孔101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与肘关节大致平行,锁定时锁定钉不会穿入关节面。板体10远离尺骨冠状突的远端上还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二锁定孔102,每一第二锁定孔102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二锁定孔102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往肘关节方向倾斜成15-45度的夹角,以对骨折块形成稳定的支撑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一锁定孔101和两第二锁定孔102呈大致矩形布设,从而在板体10上形成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具有两排锁定孔,以使其既能固定较大骨块,又能固定较小骨块,且当骨块较小时,可尽量保留骨块的软组织附着,对骨块进行包裹式固定,无需对骨块直接加压,不易导致骨折片碎裂,其最大限度保留骨块的软组织附着,既增加了固定强度,又保留了骨块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本实施例提供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对于Regan-MorreyⅠ、Ⅱ型简单或粉碎性骨折类型都可以适用,尤其适用于粉碎性和靠近关节面的骨块的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针对粉碎性或非粉碎性的Ⅱ、Ⅲ型骨折进行固定时,术中采用肘前侧“s”形手术入路,采用肘前侧“s”形手术入路可更清楚显露骨折,直视下进行复位以及固定骨折,并且对血管神经的干扰不大。治疗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时,则手术切口从肌间隙进入,出血量少。由于正中神经向尺侧发出分支较多,肱动、静脉则主要向桡侧发出分支,正中神经与肱动、静脉之间进入,将正中神经拉向内侧,肱动、静脉拉向外侧可尽量减少组织损伤,纵行劈开肱肌,对肌肉组织损伤小,视野清晰,可充分暴露骨折块及肘关节前部,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本入路对于患者的深层组织无需缝合,只对皮肤切口进行缝合,可以促进患者骨折处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关节强直骨化性肌炎的发生率。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0服帖于尺骨冠状突骨面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尖齿103,这些尖齿103可以将板体10和复位后的骨折块固定在一起,避免骨块移位而造成复位丢失;也可以将板体10固定在骨膜上,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0的近端还具有往尺骨冠状突方向延伸的支承部104,该支承部104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该支承部104在术中更好的服帖于尺骨冠状突骨面上,以使该板体10对尺骨冠状突起到很好的支承作用,确保该板体10对骨折处的复位以及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0在两第一锁定孔101和两第二锁定孔102围成的区域内具有第一镂空部105,支承部104上具有第二镂空部106,板体10上的镂空区域在术中可以植入锚钉对肱肌止点进行修复重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孔101和第二锁定孔102内均具有与锁定钉相匹配设置的内螺纹,其可配合相应尺寸的锁定螺钉直接固定。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的一板体,该板体的靠近尺骨冠状突的近端上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一锁定孔,每一第一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一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与肘关节大致平行;该板体远离尺骨冠状突的远端上还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二锁定孔,每一第二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二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往肘关节方向倾斜成15~45度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符合尺骨冠状突骨面解剖弧度的一板体,该板体的靠近尺骨冠状突的近端上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一锁定孔,每一第一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一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与肘关节大致平行;该板体远离尺骨冠状突的远端上还具有两并排设置的第二锁定孔,每一第二锁定孔用于接纳一枚锁定钉,且该第二锁定孔内锁定钉的固定方向角度往肘关节方向倾斜成15~45度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的两第一锁定孔和两第二锁定孔呈大致矩形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城倪华伟蔡俊戚盈杰郑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