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板主体以及枕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88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2
本申请提供一种枕骨板主体以及枕骨板,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枕骨板主体用于固定于头颅,其包括安装部、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安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安装部在枕骨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一侧,每个第一支撑部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支撑部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第一预设方向为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二侧,两个第二支撑部在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在第二预设方向相互远离,每个第二支撑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座的第二连接孔。其能够提高枕骨板抓持的牢固性,改善现有的枕骨板和连接棒固定时不太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骨板主体以及枕骨板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枕骨板主体以及枕骨板。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骨科颈椎骨折手术中,常用到枕颈融合手术固定骨折端,一般会用到枕骨板和连接棒来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枕骨板和连接棒固定时容易产生不太稳定的情况,对手术会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枕骨板主体以及枕骨板,其能够提高枕骨板抓持的牢固性,改善现有的枕骨板和连接棒固定时不太稳定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枕骨板主体,用于固定于头颅,枕骨板主体包括安装部、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安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安装部在枕骨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一侧,且两个第一支撑部在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支撑部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第一连接孔的中心与至少一个安装孔中的最靠近第一连接孔的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连接线,连接线靠近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第一预设方向为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二侧,两个第二支撑部在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在第二预设方向相互远离,第二预设方向为第一侧指向第二侧的方向,每个第二支撑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座的第二连接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可以通过其他紧固件与安装孔配合将安装部固定于头颅。第一支撑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可以通过其他紧固件与第一连接孔配合将第一支撑部固定于头颅。由于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一侧,两个第一支撑部在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连接线靠近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则两个第一支撑部与安装部固定在头颅时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两个第二支撑部在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在第二预设方向相互远离,能够与头颅较好地贴附,当连接座安装与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连接孔时,由于两个第一支撑部与安装部固定在头颅时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则本申请实施例的枕骨板主体能够提高抓持的牢固性,改善现有的枕骨板和连接棒固定时不太稳定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第一支撑部的远离的安装部的一侧在第一预设方向相互远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两个第一支撑部的远离的安装部的一侧在第一预设方向相互远离,方便将第一支撑部固定于头颅,且稳定性更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连接孔的中心与至少一个安装孔中的靠近第一连接孔的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分别为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夹角为110~1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枕骨板主体固定于头颅时,由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夹角为110~130°,意味着两个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连接孔与安装孔形成钝角三角形的结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枕骨板主体的抓持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一支撑部与安装部的衔接处设置有折弯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部和安装部的衔接处可利用折弯凹槽进行折弯,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第一支撑部与安装部之间的夹角,对枕骨板主体进行塑形,从而使得折弯后的第一支撑部更好地贴附于头颅,提高枕骨板主体与头颅的连接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折弯凹槽的槽壁为弧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一支撑部进行折弯时,槽壁为弧面的折弯凹槽更容易操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连接孔为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长轴沿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连接孔为长条形孔,且长条形孔的长轴沿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则连接座可以在第二安装孔调节位置,从而调节用于连接在连接座的连接棒的棒间距,更加方便地穿插连接棒。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安装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安装孔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布,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中轴线,两个第一支撑部相对中轴线镜像设置,两个第二支撑部相对中轴线镜像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均相对中轴线镜像设置,则枕骨板主体固定于颅骨时结构更加稳定。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枕骨板,包括连接座、螺塞、卡圈以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枕骨板主体;第二支撑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座的一端具有凸缘,连接座用于安装于第二连接孔内且凸缘能够抵持于第一表面,连接座内部具有安装空间,连接座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槽,开口槽沿连接座的高度方向开设,并用于安装连接棒;卡圈能够套设于连接座外壁并抵持于第二表面;螺塞能够与连接座的内壁螺纹连接,并用于抵持连接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将连接座安装于第二连接孔,且凸缘抵持于第一表面,卡圈套设于连接座的外壁并抵持于第二表面,将连接棒穿设于连接座的开口槽内,然后将螺塞旋进连接座并将连接棒抵持至开口槽的最底部,能够对卡圈形成挤压从而将连接座固定在第二连接孔。本申请实施例的枕骨板主体能够提高抓持的牢固性,因而能够改善现有的枕骨板和连接棒固定时不太稳定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开口槽的底壁为弧面,且卡圈的表面开设有与开口槽的弧面匹配的弧形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连接棒的表面具有弧面时,卡圈的表面开设有与开口槽的弧面匹配的弧形槽,连接棒能够更好地固定在开口槽内,防止连接棒脱出。且连接棒在压持卡圈时,能够使得连接座更好地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卡圈具有缺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卡圈具有缺口,因而更加方便将卡圈套在连接座外壁或将卡圈取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枕骨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枕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螺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枕骨板;100-枕骨板主体;110-第一支撑部;1101-第一连接线;1102-第二连接线;111-第一连接孔;120-第二支撑部;121-第二连接孔;1202-第二表面;130-安装部;131-第一侧;132-第二侧;133-安装孔;141-折弯凹槽;142-中轴线;200-连接座;210-凸缘;220-开口槽;230-凸环;300-螺塞;400-卡圈;410-弧形槽;42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枕骨板主体,用于固定于头颅,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板主体包括安装部、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n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枕骨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在所述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n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所述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在第二预设方向相互远离,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座的第二连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骨板主体,用于固定于头颅,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板主体包括安装部、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枕骨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在所述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
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所述枕骨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在第二预设方向相互远离,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座的第二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骨板主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离的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骨板主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中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分别为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夹角为110~1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枕骨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谦苗志明袁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