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85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自底壁至顶壁依次有控制层、加热层、储液层和回收层,杯体的顶壁为可开合的硅胶盖;控制层包括控制室和设置在控制室内的蓄电池及控制器,杯体上具有充电口;加热层包括加热室和设在加热室内的加热板,加热板与控制器连接,杯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按钮;储液层包括储液室,储液室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回收层包括回收室,储液室和回收室通过管道相连通,回收室内设置有与管道连接的抽水泵,抽水泵与控制器连接,硅胶盖上具有与回收室相连通的开口;杯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储液室相通,出水口与回收室相通,杯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报警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公司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
技术介绍
麻醉手术室,由于室内外温差大,且人体本身腹腔是有温度的,腹腔镜镜头在进入人体内时如果镜头是凉的,容易起雾,因此,每次手术时需要用保温杯中热水预先加热腹腔镜的镜头。但是,现有的保温杯都是敞口,没有盖子,每次使用时候很不方便,加热的时候腹腔镜镜头温度容易流失,同时,在烫镜子的时候,镜子在杯体内容易晃来晃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的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自底壁至顶壁依次有控制层、加热层、储液层和回收层,所述杯体的顶壁为可开合的硅胶盖;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室和设置在控制室内的蓄电池及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杯体上具有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的充电口;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室和设置在加热室内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储液层包括储液室,所述储液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回收层包括回收室,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回收室通过管道相连通,回收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硅胶盖上具有与回收室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杯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液室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回收室相连通,所述杯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报警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室和所述控制室之间设置有隔温垫。进一步地,所述底壁下方设置有空心的圆台形吸盘。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成“十”字形或者“米”字形。进一步地,所述抽水泵一端与所述管道上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喷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朝上弯折,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朝下弯折。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盖帽和第二盖帽,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外周均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盖帽和第二盖帽均具有内螺纹,所述所述第一盖帽用于螺纹盖设进水管口,所述第二盖帽用于螺纹盖设出水管口。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红外报警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加热板的预设温度为50~100℃。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腹腔镜镜头保温杯,需要使用时打开按钮,控制器给加热板信号,加热板加热,储液室有预先存的水,储液室底壁上有温度传感器,杯体表面还设置报警器,加热板加热到预设温度报警器会灭掉,此时抽水泵业可以将储液室的水抽出经喷头喷进回收室,将腹腔镜镜头经硅胶盖的开口伸进回收室,通过喷头上的水喷淋腹腔镜镜头从而对腹腔镜镜头起到保温作用,保温后拿出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的俯视图(硅胶盖成十字形时);图3为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的俯视图(硅胶盖成米字形时);图示说明:其中,1-杯体;11-硅胶盖;12-报警器;13-吸盘;14-进水管;15-出水管;111-开口;16-控制室;161-蓄电池;162-控制器;163-充电口;17-加热室;171-加热板;172-隔温垫;18-储液室;181-温度传感器;19-回收室;191-管道;192-抽水泵;193-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参见图1,为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的剖视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内自底壁至顶壁依次有控制层、加热层、储液层和回收层,所述杯体1的顶壁为可开合的硅胶盖11;具体来说:控制层包括控制室16和设置在控制室16内的蓄电池161及与蓄电池161相连接的控制器162,杯体1上具有与所述蓄电池161相连接的充电口163,通过充电口163给蓄电池161充电;加热层包括加热室17和设置在加热室17内的加热板,加热板171与所述控制器162相连接,杯体1上设置有按钮,按钮与控制器162连接;储液层包括储液室18,储液室18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1,温度传感器181与控制器162相连接;回收层包括回收室19,储液室18和所述回收室19通过管道191相连通,回收室19内设置有与管道191连接的抽水泵192,抽水泵192与所述控制器162连接,硅胶盖11上具有与回收室19相连通的开口111;杯体1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储液室18相连通,出水口与回收室19相连通,杯体1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162相连接的报警器12,报警器12为红外报警器12。加热室17和控制室16之间设置有隔温垫172,设置隔热垫避免加热室17内加热板171加热时温度过高,导致控制室16内的控制器162和蓄电池161损坏甚至爆炸。底壁下方设置有空心的圆台形吸盘13,保证本实施例的镜头保温杯放置时,能吸到放置台面上,在往回收室19内插或者取镜头时,避免保温杯晃动甚至倒掉,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用手触碰保温杯外壁而导致手部破坏消毒。如图2和图3所示,开口111成“十”字形或者“米”字形,其中图2为硅胶盖11呈“十”字形时,图3为硅胶盖11呈“米”字形时,开口111与回收室19相连通,本实施例的回收室19顶部没有顶壁,当然也可设置顶壁,顶壁上具有适应腹腔镜镜头伸入的孔,在此不多做赘述。硅胶盖11可开合设计便于消毒和更换维修抽水泵192,硅胶盖11为硅胶材质,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开口111为“十”字形或者“米”字形,在腹腔镜镜头没有进入时保持闭合,进入后开口111和腹腔镜镜头紧密贴合,保证更加保温,避免散热,而且避免了腹腔镜镜头进入后可以不触碰杯体,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抽水泵192一端与管道191上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喷头193,管道191较长,其上端伸至回收室19的上部,抽水泵192连接在管道191顶端,喷头193设置在抽水泵192的输出端,如此设置,以便于在腹腔镜镜头伸入回收室19时就可以用热水喷淋,加快腹腔镜镜头的加热,节省工作时间。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朝上弯折,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朝下弯折。还包括第一盖帽和第二盖帽,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外周均具有外螺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n杯体,所述杯体内自底壁至顶壁依次有控制层、加热层、储液层和回收层,所述杯体的顶壁为可开合的硅胶盖;/n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室和设置在控制室内的蓄电池及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杯体上具有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的充电口;/n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室和设置在加热室内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n所述储液层包括储液室,所述储液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n回收层包括回收室,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回收室通过管道相连通,回收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硅胶盖上具有与回收室相连通的开口;/n所述杯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液室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回收室相连通,所述杯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报警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内自底壁至顶壁依次有控制层、加热层、储液层和回收层,所述杯体的顶壁为可开合的硅胶盖;
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室和设置在控制室内的蓄电池及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杯体上具有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的充电口;
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室和设置在加热室内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储液层包括储液室,所述储液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回收层包括回收室,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回收室通过管道相连通,回收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硅胶盖上具有与回收室相连通的开口;
所述杯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液室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回收室相连通,所述杯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和所述控制室之间设置有隔温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镜头用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下方设置有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烨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