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及内窥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316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及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锁定装置包括外壳、转向件以及锁定件,转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外壳,且转向件用于操纵内窥镜的成像导管转向,具体地,通过操纵转向件相对外壳转动从而带动成像导管的远端转向。锁定件连接于外壳,锁定件可相对靠近或远离转向件的转动轴线,以与转向件配合或者脱离。当锁定件与转向件配合时,转向件相对外壳固定;当锁定件与转向件脱离时,转向件可相对外壳转动。通过锁止件在转向件径向上的运动实现转向件的锁止,使得转向件的锁止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改善在诊疗过程中锁止失效造成的影响,实现成像导管的精确转动角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及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一种具有直视功能的检测仪器,其通过人体天然孔道或者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从而能够在内窥镜的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内窥镜的使用已逐渐被市场认可,例如胆道子系统使用时可通过其自带的摄像头观察胆道内的病变和结石情况,相较于传统的ERCP手术(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大大的提高了胆道疾病治疗的准确性,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没有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其安全性。临床上使用胆道子镜系统时,需要对成像导管远端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且调节后需将成像导管的远端锁定在当前位置,然而现有的胆道镜的采用同轴移动的方式,通过推抵转动件沿转动轴线移动以使转动件锁定,锁定效果差,不能实现成像导管的精确转动角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锁定效果差、不能实现成像导管的精确转向角度控制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锁定效果差、不能实现成像导管的精确转向角度控制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锁定装置,用于内窥镜,所述转向锁定装置包括外壳、转向件以及锁定件,所述转向件用于操纵所述内窥镜的成像导管转向;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锁定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且所述锁定件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向件的转动轴线,以与所述转向件配合或者脱离;所述锁定件用于与所述转向件配合,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锁止状态,所述转向件相对所述外壳固定,或者用于与所述转向件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向件相对所述外壳可转动。可选地,所述转向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锁止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或者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向件外周的多个齿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锁定件的卡齿,当所述齿槽与所述卡齿啮合时,所述转向件处于所述锁止状态。可选地,所述卡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齿均用于与所述齿槽啮合。可选地,所述卡齿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卡齿的中心线的交点位于所述卡齿的齿根至齿顶的延伸方向上。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的夹角为A,相邻两个所述齿槽之间的夹角为B,A=B。可选地,所述转向件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锁定件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面摩擦接触,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或者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可选地,所述转向锁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用于向所述锁定件施加指向所述转向件的力,以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向件配合。可选地,所述压紧件沿预设轴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所述压紧件具有绕所述预设轴线设置的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触面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抵触面用于与所述锁定件抵触,以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向件配合;所述第二抵触面用于与所述锁紧件抵触,以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向件脱离。可选地,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块和手柄,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抵触面和所述第二抵触面均设置于所述压紧块;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紧块,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以通过对所述手柄施加外力带动所述压紧块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抵触面和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通过弧面圆滑过渡。可选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转向件配合,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弹性臂用于使所述锁定件具有与所述转向件脱离的趋势。可选地,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弹性臂的转动轨迹上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与所述弹性臂抵触,以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向件配合时,使所述弹性臂发生形变。可选地,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转向锁定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锁定件连接,以使所述锁定件具有与所述转向件脱离的趋势。可选地,所述转向件包括第一转向件和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和所述第二转向件同轴设置,所述锁定件用于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件和所述第二转向件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转向件和所述第二转向件均处于锁止状态。可选地,所述转向锁定装置还包括止推件;沿所述转向件的轴向,所述止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向件和所述第二转向件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转向件和所述第二转向件。可选地,所述止推件的外周设置有卡口,所述外壳上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卡设于所述卡口,以限制所述止推件相对所述外壳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转向锁定装置,转向锁定装置包括外壳、转向件以及锁定件,所述转向件用于操纵所述内窥镜的成像导管转向;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锁定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且所述锁定件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向件的转动轴线,以与所述转向件配合或者脱离;所述锁定件用于与所述转向件配合,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锁止状态,所述转向件相对所述外壳固定,或者用于与所述转向件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向件相对所述外壳可转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及内窥镜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其用于内窥镜。转向锁定装置包括外壳、转向件以及锁定件,转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外壳,且转向件用于操纵内窥镜的成像导管转向,具体地,通过操纵转向件相对外壳转动从而带动成像导管的远端转向。锁定件连接于外壳,且锁定件可相对靠近或远离转向件的转动轴线,以与转向件配合或者脱离。当锁定件与转向件配合时,转动件处于锁止状态,此时转向件相对外壳固定;当锁定件与转向件脱离时,转向件处于解锁状态,此时转向件可相对外壳转动。通过锁止件在转向件径向上的运动实现转向件的锁止,使得转向件的锁止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改善在诊疗过程中锁止失效造成的影响,实现成像导管的精确转动角度控制,进而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其包括上述的转向锁定装置。由于该内窥镜包括上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因此也具有转向锁定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锁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锁定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锁定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锁定装置,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锁定装置(100)包括外壳(110)、转向件(120)以及锁定件(140),所述转向件(120)用于操纵所述内窥镜的成像导管转向;所述转向件(12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110);所述锁定件(140)连接于所述外壳(110),且所述锁定件(140)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向件(120)的转动轴线,以与所述转向件(120)配合或者脱离;/n所述锁定件(140)用于与所述转向件(120)配合,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锁止状态,所述转向件(120)相对所述外壳(110)固定,或者用于与所述转向件(120)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向件(120)相对所述外壳(110)可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锁定装置,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锁定装置(100)包括外壳(110)、转向件(120)以及锁定件(140),所述转向件(120)用于操纵所述内窥镜的成像导管转向;所述转向件(12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110);所述锁定件(140)连接于所述外壳(110),且所述锁定件(140)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向件(120)的转动轴线,以与所述转向件(120)配合或者脱离;
所述锁定件(140)用于与所述转向件(120)配合,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锁止状态,所述转向件(120)相对所述外壳(110)固定,或者用于与所述转向件(120)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解锁状态,所述转向件(120)相对所述外壳(110)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12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25),所述锁定件(14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44);所述第二卡接部(144)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5)卡合,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或者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5)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25)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向件(120)外周的多个齿槽,所述第二卡接部(144)为设置于所述锁定件(140)的卡齿,当所述齿槽与所述卡齿啮合时,所述转向件(120)处于所述锁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齿均用于与所述齿槽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卡齿的中心线的交点位于所述卡齿的齿根至齿顶的延伸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的夹角为A,相邻两个所述齿槽之间的夹角为B,A=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120)具有第一接触面(129),所述锁定件(140)具有第二接触面(148),所述第二接触面(148)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29)摩擦接触,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或者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29)脱离,以使所述转向件(12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锁定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10)的压紧件(150),所述压紧件(150)用于向所述锁定件(140)施加指向所述转向件(120)的力,以使所述锁定件(140)与所述转向件(120)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150)沿预设轴线与所述外壳(110)转动连接,且所述压紧件(150)具有绕所述预设轴线设置的第一抵触面(152)和第二抵触面(153),所述第一抵触面(152)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触面(153)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抵触面(152)用于与所述锁定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亮王继伟张锋高端贵顾威
申请(专利权)人: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