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84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属于煮茶饮茶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的水槽、能够盖在水槽开口处的盖板、进水泵、排水泵和出茶水泵,进水泵的入水端连接水源,进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水槽底部,排水泵的入水端连接水槽的底部,出茶水泵的入水端连接水槽的底部,出茶水泵的出水端设置在机箱的侧壁之外;水槽内设置有一盛茶滤盒,盛茶滤盒连接一个能够控制盛茶滤盒在水槽内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应煮茶工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
本技术属于煮茶饮茶器具
,涉及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
技术介绍
青砖茶在泡茶时,每一泡对茶叶的浸泡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茶叶的浸泡时间在十秒至三十秒之间,每次投茶可冲泡次数约20次,基于此,现有的泡茶饮茶器具都需要在茶壶内设置滤斗,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滤斗和位于滤斗内的茶叶,待茶水饮完后再次添水,并重新浸泡茶叶。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较好的实现青砖茶自动煮茶饮茶的器具以满足青砖茶的泡茶工艺,尤其是没有适于多人的大尺寸自动煮茶饮茶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煮茶饮茶机的自动控水,且盛茶滤盒可自动入水和出水。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的水槽、能够盖在水槽开口处的盖板、进水泵、排水泵和出茶水泵,所述进水泵的入水端连接水源,所述进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水槽底部,所述排水泵的入水端连接水槽的底部,所述出茶水泵的入水端连接水槽的底部,所述出茶水泵的出水端设置在机箱的侧壁之外;所述水槽内设置有一盛茶滤盒,所述盛茶滤盒连接一个能够控制盛茶滤盒在水槽内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可控制驱动机构实现盛茶滤盒在水槽内的纵向移动,从而使装有茶叶的盛茶滤盒可根据需要进入水中或脱离液面,进水泵可以将泡茶用的清水输入水槽内,水槽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组件,用于对清水进行加温,排水泵可将一泡茶水或剩余茶水或清洗水槽时的污水排出至指定容器,出茶水泵能够使水槽内的茶水排出,出茶水泵的出水端位于机箱侧壁之外,启动时即可在该处进行饮用茶水的接水和续杯。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盛茶滤盒的底部,所述直线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水槽之下的机箱上。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护套,所述水槽的底部开设有允许护套穿过的安装孔,所述护套与水槽的底部壁面之间固定相连,所述护套的下端与减速电机的机体固定相连,所述减速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水槽之下的机箱上,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螺纹连接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与护套内壁之间转动限位,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护套内,所述盛茶滤盒的中部具有伸出盛茶滤盒底部之上的延伸套,所述延伸套滑动连接在护套之外,所述延伸套与滑块之间设置有一磁力吸附组件。本方案的驱动机构相比前一驱动机构和现有的其它驱动方式,由于护套固定在水槽底部,且护套与盛茶滤盒之间没有较高的连接精度,使水槽底部与护套之间不存在密封问题,盛茶滤盒可手动上拉至脱离滑套,以便于清洗,减速电机的输出轴旋转,使滑块在旋转被限位的前提下纵向移动,进而通过与盛茶滤盒之间的磁力吸附组件实现盛茶滤盒与滑块的同步移动,在煮茶时间结束后,可控制盛茶滤盒上移至茶水液面之上,再次加水煮茶时,盛茶滤盒可下移重新进入水中。盛茶滤盒用于盛装青砖茶等茶叶,盛茶滤盒为具有边部翻边、且具有滤孔的无盖盒体结构,延伸套为高出盛茶滤盒底部之上、没有滤孔的水密封结构,延伸套与盛茶滤盒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磁力吸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延伸套内的永磁条,所述滑块为铁质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护套的横截面呈矩形。进一步的,与进水泵、排水泵和出茶水泵分别相连的水管上均设置有一止回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自动煮茶饮茶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除机箱侧板和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去除水槽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盛茶滤盒与减速电机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中,1、机箱;2、水槽;3、盖板;41、进水泵;42、排水泵;43、出茶水泵;44、止回阀;51、盛茶滤盒;52、护套;53、滑块;54、延伸套;55、永磁条;56、减速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内的水槽2、能够盖在水槽2开口处的盖板3、进水泵41、排水泵42和出茶水泵43,进水泵41的入水端连接水源,进水泵41的出水端连接水槽2底部,排水泵42的入水端连接水槽2的底部,出茶水泵43的入水端连接水槽2的底部,出茶水泵43的出水端设置在机箱1的侧壁之外;水槽2内设置有一盛茶滤盒51,盛茶滤盒51连接一个能够控制盛茶滤盒51在水槽2内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可控制驱动机构实现盛茶滤盒51在水槽2内的纵向移动,从而使装有茶叶的盛茶滤盒51可根据需要进入水中或脱离液面,进水泵41可以将泡茶用的清水输入水槽2内,水槽2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组件,用于对清水进行加温,排水泵42可将一泡茶水或剩余茶水或清洗水槽2时的污水排出至指定容器,出茶水泵43能够使水槽2内的茶水排出,出茶水泵43的出水端位于机箱1侧壁之外,启动时即可在该处进行饮用茶水的接水和续杯。作为一种选择,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盛茶滤盒51的底部,直线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水槽2之下的机箱1上。作为优选方案,驱动机构包括一减速电机56,减速电机56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护套52,水槽2的底部开设有允许护套52穿过的安装孔,护套52与水槽2的底部壁面之间固定相连,护套52的下端与减速电机56的机体固定相连,减速电机56的机体固定在水槽2之下的机箱1上,减速电机56的输出轴上螺纹连接有一滑块53,滑块53与护套52内壁之间转动限位,滑块53滑动连接在护套52内,盛茶滤盒51的中部具有伸出盛茶滤盒51底部之上的延伸套54,延伸套54滑动连接在护套52之外,延伸套54与滑块53之间设置有一磁力吸附组件。本方案的驱动机构相比前一驱动机构和现有的其它驱动方式,由于护套52固定在水槽2底部,且护套52与盛茶滤盒51之间没有较高的连接精度,使水槽2底部与护套52之间不存在密封问题,盛茶滤盒51可手动上拉至脱离滑套,以便于清洗,减速电机56的输出轴旋转,使滑块53在旋转被限位的前提下纵向移动,进而通过与盛茶滤盒51之间的磁力吸附组件实现盛茶滤盒51与滑块53的同步移动,在煮茶时间结束后,可控制盛茶滤盒51上移至茶水液面之上,再次加水煮茶时,盛茶滤盒51可下移重新进入水中。盛茶滤盒51用于盛装青砖茶等茶叶,盛茶滤盒51为具有边部翻边、且具有滤孔的无盖盒体结构,延伸套54为高出盛茶滤盒51底部之上、没有滤孔的水密封结构,延伸套54与盛茶滤盒51为一体结构。磁力吸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延伸套54内的永磁条55,滑块53为铁质材料。护套52的横截面呈矩形,与进水泵41、排水泵42和出茶水泵43分别相连的水管上均设置有一止回阀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内的水槽(2)、能够盖在水槽(2)开口处的盖板(3)、进水泵(41)、排水泵(42)和出茶水泵(43),所述进水泵(41)的入水端连接水源,所述进水泵(41)的出水端连接水槽(2)底部,所述排水泵(42)的入水端连接水槽(2)的底部,所述出茶水泵(43)的入水端连接水槽(2)的底部,所述出茶水泵(43)的出水端设置在机箱(1)的侧壁之外;所述水槽(2)内设置有一盛茶滤盒(51),所述盛茶滤盒(51)连接一个能够控制盛茶滤盒(51)在水槽(2)内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内的水槽(2)、能够盖在水槽(2)开口处的盖板(3)、进水泵(41)、排水泵(42)和出茶水泵(43),所述进水泵(41)的入水端连接水源,所述进水泵(41)的出水端连接水槽(2)底部,所述排水泵(42)的入水端连接水槽(2)的底部,所述出茶水泵(43)的入水端连接水槽(2)的底部,所述出茶水泵(43)的出水端设置在机箱(1)的侧壁之外;所述水槽(2)内设置有一盛茶滤盒(51),所述盛茶滤盒(51)连接一个能够控制盛茶滤盒(51)在水槽(2)内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盛茶滤盒(51)的底部,所述直线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水槽(2)之下的机箱(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煮茶饮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减速电机(56),所述减速电机(56)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护套(52),所述水槽(2)的底部开设有允许护套(52)穿过的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碧玉辜长春周国鹏刘鹤鸣范水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香城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