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若干呈框型的闭环管,所述闭环管包括四个两两相互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所述副连接件供所述主连接件连接,所述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配重环,所述支管的外周面沿管长方向设置有若干凸头,所述凸头远离所述支管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支管内相连通的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具有能够压实矿山开采位置土壤,以及对矿山播种位置进行喷淋灌溉均匀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山修复的
,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矿山修复即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其中矿山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或采石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由于矿山经过过分开采后,对矿山开采位置的上坡土体结构造成损坏,并且造成土质疏松、承载力下降,同时使矿山坡面的土壤营养成分缺失,而难以再次长出植被,或者长出的植被难以长期生存,为了对矿山开采位置进行修复,现有的方式通常是:方式一:先利用无人机或在山体上通过人工的方式向矿山开采位置进行撒种,然后通过高压喷淋管道将营养液和水的混合液体从山体下泵送并喷淋至矿山的开采位置,另一种方式:利用搅拌筒将埋设有种子的营养土和水搅拌均匀,从而形成悬浮液体,然后通过送料管道泵送至矿山的开采位置,从而达到播种的作用,在下一次的灌溉过程中,则需要通过管道将营养液和水的混合液体从山体下泵送并喷淋在矿山开采位置。虽然上述方式在初步过程中虽然能够对矿山开采位置进行预先播种和喷淋灌溉操作,但是由于矿山开采位置的土质较为疏松,因此播种的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容易与矿山的土地分离,从而降低种子的存活率,与此同时,通过管道将营养液和水的混合液体进行高压喷淋的方式存在喷淋不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压实矿山开采位置土壤、对矿山播种位置喷淋灌溉均匀的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若干呈框型的闭环管,所述闭环管包括四个两两相互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所述副连接件供所述主连接件连接,所述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配重环,所述支管的外周面沿管长方向设置有若干凸头,所述凸头远离所述支管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支管内相连通的螺纹孔。进一步得,所述闭环管的相邻所述支管相连通的一端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支管末端转动连接的转盖,所述转盖内与所述支管相连通,所述转盖的转轴轴线与所述支管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副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支管末端连接的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与所述转盖的内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头远离所述支管的末端开设有与所述支管内相连通的通孔。进一步得,所述转盖远离其开口的端面凸起有主滑动环,所述螺纹头远离其螺纹连接端的端面凸起有副滑动环,所述支管沿管长方向的两个端面均开设有供所述主滑动环和副滑动环滑动连接的环形滑槽。进一步得,所述转盖靠近其开口的端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凸出于所述环形槽槽口设置。进一步得,所述凸头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端盖。进一步得,所述配重环沿垂直于所述支管管长方向的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配重环远离所述支管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进一步得,所述配重环的连接孔螺纹连接有插入块,所述插入块一体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的连接头,所述插入块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呈锥型设置。进一步得,所述配重环的连接孔螺纹连接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的外周面沿杆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插入杆的外周面靠近其外螺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盘,所述压盘的盘面垂直于所述插入杆设置。进一步得,还包括与灌输泵出料口相连通的灌输管,所述灌输管的外周面沿管长方向凸起有若干安装头,所述安装头远离所述灌输管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螺纹头螺纹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灌输管内相连通。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通过设置由四个支管两两相互连通的闭环管,通过闭环管的主连接件与相邻闭环管的副连接件连接,从而形成覆盖范围较大的整体结构,以便于铺设覆盖在矿山开采位置的植被或埋设种子的土壤上,以便于初步地对土壤进出压实,减少土壤松动的情况,另外的,通过设置配重环,从而增加若干相互连接的闭环管整体的重量,进一步提高对矿山开采位置的土壤的压力,有利于提高闭环管与土壤之间相互抵接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凸头,以及凸头的螺纹孔,以便于通过灌输泵将营养液和水的混合液泵送至若干相互连接的闭环管内,进而从螺纹孔的位置排至矿山开采位置的土壤上,从而达到均匀喷淋灌溉的有益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若干相互连接闭环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闭环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闭环管的爆炸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灌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闭环管;2、支管;21、凸头;22、螺纹孔;23、环形滑槽;24、端盖;3、主连接件;31、转盖;311、主滑动环;312、环形槽;32、密封圈;4、副连接件;41、螺纹头;411、副滑动环;42、通孔;5、配重环;51、连接孔;52、插入块;521、连接头;53、插入杆;531、压盘;6、灌输管;61、安装头;61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若干呈框型的闭环管1,闭环管1包括四个两两相互连通的支管2,闭环管1的相邻的两根支管2相连通的一端相互连通且相互交错设置,闭环管1的相邻两根支管2相互垂直设置,支管2的两端分连通与主连接件3和副连接件4,副连接件4供主连接件3连接,从而使相邻闭环管1通过主连接件3和副连接件4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较大的管组,以扩大覆盖范围,支管2的外周面插接配合有三个配重环5,三个配重环5沿支管2管长方向等间距分布,支管2的外周面沿管长方向凸起有两排相互正对的凸头21,每排凸头21中包括两个凸头21,每个凸块位于同一支管2中两个配重环5之间的位置,凸头21远离支管2的端面开设有与支管2内相连通的螺纹孔22。具体的,通过设置由四个支管2两两相互连通的闭环管1,通过闭环管1的主连接件3与相邻闭环管1的副连接件4连接,从而形成覆盖范围较大的整体结构,以便于铺设覆盖在矿山开采位置的植被或埋设种子的土壤上,以便于初步地对土壤进出压实,减少土壤松动的情况,另外的,通过设置配重环5,从而增加若干相互连接的闭环管1整体的重量,进一步提高对矿山开采位置的土壤的压力,有利于提高闭环管1与土壤之间相互抵接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凸头21,以及凸头21的螺纹孔22,以便于通过灌输泵将营养液和水的混合液泵送至若干相互连接的闭环管1内,进而从螺纹孔22的位置排至矿山开采位置的土壤上,从而达到均匀喷淋灌溉的有益作用。参照图2至图6所示,为了实现主连接件3与副连接件4相互连接的功能,支管2的两端均开设有环形滑槽23,环形滑槽23的横截面呈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若干呈框型的闭环管,所述闭环管包括四个两两相互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所述副连接件供所述主连接件连接,所述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配重环,所述支管的外周面沿管长方向设置有若干凸头,所述凸头远离所述支管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支管内相连通的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若干呈框型的闭环管,所述闭环管包括四个两两相互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所述副连接件供所述主连接件连接,所述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配重环,所述支管的外周面沿管长方向设置有若干凸头,所述凸头远离所述支管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支管内相连通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闭环管的相邻所述支管相连通的一端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支管末端转动连接的转盖,所述转盖内与所述支管相连通,所述转盖的转轴轴线与所述支管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副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支管末端连接的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与所述转盖的内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头远离所述支管的末端开设有与所述支管内相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盖远离其开口的端面凸起有主滑动环,所述螺纹头远离其螺纹连接端的端面凸起有副滑动环,所述支管沿管长方向的两个端面均开设有供所述主滑动环和副滑动环滑动连接的环形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盖靠近其开口的端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鹏罗丹梁云龙李伟哲朱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地林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