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板输送上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23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板输送上油机构,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架、薄板、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出口连接有上油机构,上油机构连接有上滚筒、下滚筒、油盘,上滚筒上方连接有设置可调节的漏液孔的漏油槽,漏油槽下方设有油杯,油杯与漏液孔相适应,下滚筒落入油盘中,油盘连接有液面控制泵,薄板与上滚筒、下滚筒压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板输送上油不均匀影响产品精度,机油飞溅,污染环境的使用寿命、影响手机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薄板双面上油均匀,保证冲压件产品质量,提高正品率。控制用油精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调节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板输送上油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相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薄板输送中对薄板上油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加工中有用到薄壁冲压。一些小型的冲压件从薄板到压制完成后,冲压件成品脱模比较困难。为了保证脱模顺利,用薄板双面加机油的方法来解决。现有的薄板输送装置没有对薄板加油的装置,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薄板进入模具前用滚轴给薄板上机油。这种的方法,薄板上的机油涂抹不均匀,影响冲压件产品精度,增加了废品率。同时,带着机油输送移动,造成机油飞溅,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薄板输送上油不均匀影响产品精度,机油飞溅,污染环境的不足,提供一种薄板上油均匀,增加产品正品率,的薄板输送上油机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板输送上油机构,它包括支架、薄板、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出口连接有上油机构,上油机构连接有上滚筒、下滚筒、油盘,上滚筒上方连接有设置可调节的漏液孔的漏油槽,漏油槽下方设有油杯,油杯与漏液孔相适应,下滚筒落入油盘中,油盘连接有液面控制泵,薄板与上滚筒、下滚筒压接。薄板上油均匀,保证冲压件产品质量,提高正品率。用油精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0005]作为优选,漏油槽截面成梯形,漏液孔位于下底面,下底面设有可拆装的盖板;可以逐个调节漏液孔大小,方便控制滴油流量。
[0006]作为优选,油杯成T形,油杯下端连接有滴油嘴;方便按需要连接不同大小口径的滴油嘴。
[0007]作为优选,上滚筒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道油槽;多余的机油及时疏散,不会飞溅污染环境。
[0008]作为优选,支架连接有控制台,控制台与液面控制泵电连接;保证油盘液面高度,使得下滚筒表面覆盖的机油满足给薄板上油足够但不会多余。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薄板双面上油均匀,保证冲压件产品质量,提高正品率。控制用油精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调节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技术连接示意图;
[0011]附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0012]附图3为图2中B的放大图;
[0013]附图4为图2中C

C剖视图。
[0014]图中:1

支架;2

薄板支架;3

控制台;4

薄板;5

输送机构;6

模具支架;7

上油机构;71

漏油槽;72

油杯架;73

油杯;74

上滚筒;75

液面控制泵;76

下滚筒;77

油盘;711

漏液孔;712

盖板;731

滴油嘴;741

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

4所示,一种薄板输送上油机构,它包括支架1、薄板4输送机构5。支架1连接有薄板支架2、控制台3。薄板4卷曲圆筒状安装在薄板支架2上。薄板支架2负责薄板4输送时退卷。控制台3监控薄板4输送整个过程。输送机构5设有薄板输送驱动,将薄板4从薄板支架2拉出送入模具。输送机构5安装在模具支架6上。输送机构5出口连接有上油机构7。上油机构7设有矩形筒状的上油机构框架。上油机构框架的一个开口端与输送机构5出口的端固定,该开口端为上油机构7进口端,对应的开口端为上油机构7出口端。上油机构7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漏油槽71、油杯架72、上滚筒74、下滚筒76、油盘77。这些机构的左、右两端与上油机构框架的左、右侧壁固定。
[0018]漏油槽71为条状截面成梯形。漏油槽71上端宽度大于底面宽度。漏油槽71底面设有漏液孔711。漏液孔711位于漏油槽71下底面中轴线,一字排布。漏油槽71下底面的上表面设有可拆装的盖板712。盖板712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固接有抓手。盖板712可以覆盖遮住整个漏液孔711,或者遮住部分漏液孔711,也可以取走,漏液孔711无遮挡,用来调节漏液孔711孔的大小,从而调节机油流过漏液孔711的流量。
[0019]油杯架72为条状,设有一字排布的油杯安装孔。油杯安装孔数量和位置与漏液孔711一一对应。油杯安装孔套接有油杯73。油杯73成T形。油杯73由上部大圆柱、下部小圆柱连接为阶梯圆筒形。油杯73大圆柱圆筒直径略大于漏液孔711的孔径。油杯73下端连接有滴油嘴731。滴油嘴731上部为圆柱体管状,与油杯73小圆柱圆筒螺纹连接。滴油嘴731下部为圆台体管状,小圆台朝向上滚筒74。滴油嘴731小圆台管径大小可以不同,以适应不同滴油的流量。滴油嘴731的中轴线与上滚筒74的中轴线垂直。
[0020]上滚筒74、下滚筒76为外表面软性结构的棍子。本实施例的上滚筒74、下滚筒76表面采用橡胶。上滚筒74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道油槽741。油槽741绕上滚筒74表面一周设置,本实施例图中示出了左、右各一道油槽741。两道油槽741之间的距离大于薄板4的宽度。下滚筒76的长度与上滚筒74的两道油槽741之间的距离一样。薄板4与上滚筒74、下滚筒76压接。上滚筒74与下滚筒76之间空开一段距离,薄板4从这里穿过,从上油机构7出口端穿出,进入模具支架6内。
[0021]油盘77为矩形条状。油盘77内设有液面探测器(图中未示)。液面探测器与控制台3电连接。下滚筒76落入油盘77中,但不与油盘77底面接触,留有一段空隙。油盘77一端设有液面控制泵75。控制台3与液面控制泵75电连接。控制台3的开关通过导线与液面控制泵75连接。
[0022]根据薄板4的宽度,用盖板712覆盖漏液孔711调整漏液孔711开通的数量和开口的大小。中间的漏液孔711全开,靠近薄板4边缘的漏液孔711开口小,无薄板4上方的漏液孔711全关闭。滴油嘴731与油杯73连接。中间的滴油嘴731孔径大,靠近薄板4边缘的滴油嘴
731孔径小。设定油盘77内机油的液面,下滚筒76浸入液面,转动带给薄板4的机油刚好覆盖薄板4下表面。开启输送机构5,输送薄板4。漏油槽71的机油通过漏液孔711流入油杯73,油杯73在的机油通过滴油嘴731滴入薄板4上表面。中间的漏液孔711全开,进入油杯73的机油多,从滴油嘴731滴入上滚筒74表面的机油也多。上滚筒74转动覆盖薄板4上表面的机油多。上滚筒74贴紧薄板4上表面,机油受压向薄板4边缘流。越靠近薄板4边缘的滴油嘴731滴下机油越少,再有多余的机油通过油槽741流入油盘77。液面探测器监测到油盘77内机油的液面高度超过设定位置,控制台3控制开启液面控制泵75,降低油盘7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板输送上油机构,它包括支架(1)、薄板(4)、输送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5)出口连接有上油机构(7),上油机构(7)连接有上滚筒(74)、下滚筒(76)、油盘(77),所述上滚筒(74)上方连接有设置可调节的漏液孔(711)的漏油槽(71),漏油槽(71)下方设有油杯(73),油杯(73)与漏液孔(711)相适应,所述下滚筒(76)落入油盘(77)中,油盘(77)连接有液面控制泵(75),所述薄板(4)与上滚筒(74)、下滚筒(76)压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