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919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其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U型锅体、传送带和调整部件,调整部件包括滑杆、滑块、第一滚动辊、电动机、上位置开关、下位置开关和感应辊;两个滑杆竖直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感应辊两端与滑块连接,感应辊两端的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下位置开关和下位置开关均与电动机电连接,电动机用于带动第一滚动辊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感应辊的上下移动来检测面皮的厚度,当面皮的厚度与标准差距大时,感应辊带动滑块触发上位置开关或下位置开关,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向感应辊或拉离感应辊,从而控制面皮的整体高度一致,使面皮不易断裂。使面皮不易断裂。使面皮不易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


[0001]本技术涉及熟化机
,具体涉及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

技术介绍

[0002]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圆而细的,也有宽而扁的,主要品种有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挂面等;按辅料的品种分有鸡蛋挂面、西红柿挂面、菠菜挂面、胡萝卜挂面、海带挂面、赖氨酸挂面等。目前,挂面已形成主食型、风味型、营养型、保健型等共同发展的格局。挂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价格低、易于贮存,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在中国,挂面可谓历史悠久。唐代,宋代是面皮真正成“条”的时期。元代,明代已经有挂面的问世。挂面生产在元代开始了,当时主要采用太阳晒干。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均为大量的手工制作挂面,仅少数采用机械制作。建国后制面业才迅速得到发展,挂面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挂面的制作工艺步骤为原辅料预处理、和面、熟化、压片、切条、湿切面、干燥、切断、计量、包装、检验和成品挂面,其中熟化所谓“熟化”就是放置成熟,俗称“醒面”或“存粉”。熟化与和面是上下衔接的同一工序,但其作用不同,不可忽视。熟化的主要目的是把经过和面后的湿粉存放一段时间,促使水分子最大限度地渗透到蛋白质内部,进一步形成面筋质,并对粒状面团起调质作用,进一步改善面团的工艺性能。生产实践证明,凡经过熟化处理的面团,面筋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而且面团吸水均匀,柔软舒展,工艺性能好。目前,将和面机输出的面团进行熟化主要是采用熟化机进行熟化,但是目前的熟化机在输出面皮以及传送面皮时,经常发生断裂,需要人工重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浪费人力的同时也造成熟化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旨在解决现有熟化机的面皮高度不一致,使面皮易断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U型锅体、传送带和调整部件,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U型锅体的出面端,所述调整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调整部件包括滑杆、滑块、第一滚动辊、电动机、上位置开关、下位置开关和感应辊;所述第一滚动辊和感应辊平行排列在所述传送带上方,两个所述滑杆竖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感应辊两端均通过设置的轴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感应辊两端的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上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下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下位置开关和所述下位置开关均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滚动辊旋转,所述第一滚动辊设置在面皮上,当所述下位置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向所述感应辊,当所述上位置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离所述感应辊。
[0005]优选地,所述调整部件还包括第二滚动辊,所述第二滚动辊与所述第一滚动辊关于所述感应辊对称设置,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滚动辊旋转,所述第二滚动辊的旋转方
向与所述第一滚动辊的旋转反向相反。
[0006]优选地,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滚动辊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滚动辊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0007]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压力部件,所述压力部件包括第一斜辊和第二斜辊,所述第一斜辊一端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斜辊的另一端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的所述传送带上方延伸,所述第二斜辊一端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斜辊的另一端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的所述传送带上方延伸。
[0008]优选地,机体上设置有导向片和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导向片一端与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导向片另一端向所述传送带上方延伸。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滚动辊和所述第二滚动辊上均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第一滚动辊的轴线平行。
[0010]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重力块,所述感应辊的两端均设置有重量相同的重力块。
[0011]优选地,所述上位置开关和所述下位置开关均通过连接器与所述滑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滑块和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滑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杆轴线垂直的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所述固定螺孔内,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滑杆抵接时,所述滑杆与所述连接滑块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感应辊的上下移动来检测面皮的厚度,当面皮的厚度与标准差距大时,感应辊带动滑块触发上位置开关或者下位置开关,感应辊触动下位置开关触发时,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向所述感应辊,使靠近感应辊的面皮的厚度增加,感应辊触动上位置开关触发时,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离所述感应辊,使靠近感应辊的面皮的厚度减少,从而控制面皮的整体高度一致,使面皮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

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说明:
[001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U型锅体2传送带3调整部件4滑杆5滑块6第一滚动辊7机体8上位置开关9下位置开关10感应辊11第二滚动辊12第一斜辊13第二斜辊14导向片15旋转轴16重力块17连接器
ꢀꢀ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照图1

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包括机体7和设置在机体7上的U型锅体1、传送带2和调整部件3,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所述U型锅体1的出面端,所述调整部件3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所述调整部件3包括滑杆4、滑块5、第一滚动辊6、电动机、上位置开关8、下位置开关9和感应辊10;所述第一滚动辊6和感应辊10平行排列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两个所述滑杆4竖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的两侧,所述感应辊10 两端均通过设置的轴承与所述滑块5连接,所述感应辊10两端的所述滑块5 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上位置开关8设置在所述滑块5的上方,所述下位置开关9设置在所述滑块5的下方,所述下位置开关9和所述下位置开关9均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滚动辊6 旋转,所述第一滚动辊6设置在面皮上,当所述下位置开关9触发时,所述第一滚动辊6将面皮拉向所述感应辊10,当所述上位置开关8触发时,所述第一滚动辊6将面皮拉离所述感应辊10。
[002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感应辊10的上下移动来检测面皮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U型锅体、传送带和调整部件,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U型锅体的出面端,所述调整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调整部件包括滑杆、滑块、第一滚动辊、电动机、上位置开关、下位置开关和感应辊;所述第一滚动辊和感应辊平行排列在所述传送带上方,两个所述滑杆竖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感应辊两端均通过设置的轴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感应辊两端的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上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下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下位置开关和所述下位置开关均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滚动辊旋转,所述第一滚动辊设置在面皮上,当所述下位置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向所述感应辊,当所述上位置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一滚动辊将面皮拉离所述感应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还包括第二滚动辊,所述第二滚动辊与所述第一滚动辊关于所述感应辊对称设置,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滚动辊旋转,所述第二滚动辊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滚动辊的旋转反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自动熟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滚动辊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滚动辊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焕坤罗琼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牛车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