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57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包括按压模板、底座安装模板和小筒安装模板;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小筒安装模板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对应的小筒安装孔,小筒安装模板上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销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孔;所述按压模板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对应的按压盲孔,按压模板上设有第三定位销,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与第三定位销对应的第三定位销孔,所述按压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销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孔。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可以将背胶准确定位于筒状灸具的底座处,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产效率显著提高。产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属于灸具制造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中国传统灸疗法的一种,利用点燃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并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对寻常人来说,艾灸还能达到强身健体治未病的效果,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0003]而为了便于人们更方便地使用艾灸,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筒状灸具,灸具由带有艾绒的小筒筒身和底座组成,底座底部粘有背胶,使用时,只需将背胶撕下,直接粘贴于需要进行艾灸治疗的部位,并点燃艾绒即可,非常方便,且不易移位,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欢迎。
[0004]但此种筒状灸具底部的背胶目前多为人工手工粘贴,粘贴时靠人工肉眼定位,一个一个分别粘贴,不仅耗时费力,且粘贴定位效果不好,经常出现粘偏、粘歪及粘贴不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在使用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且生产效率低下,废品率过高,生产成本过高,使产品难以满足客户的高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使用该模具可以将背胶准确定位于筒状灸具的底座处,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至少包括底座安装模板,所述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由三部分组成,由上至下分别是按压模板、底座安装模板和小筒安装模板;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两排以上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孔呈矩阵状排列,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凸出于底座安装模板上表面;所述小筒安装模板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对应的小筒安装孔,小筒安装模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凸出于小筒安装模板上表面,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销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孔;所述按压模板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对应的按压盲孔,按压模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三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凸出于按压模板下表面,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与第三定位销对应的第三定位销孔,所述按压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销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孔。
[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
[0009]所述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的头部均为半球状或锥台状。
[0010]所述小筒安装模板的小筒安装孔为阶梯孔,下部孔径小于上部孔径。
[0011]所述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的个数均为四个,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个数为六个。
[0012]所述按压模板、底座安装模板和小筒安装模板的侧面上均安装有提手。
[0013]所述按压模板、底座安装模板和小筒安装模板均为塑料板。
[0014]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其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可使三个模板组装成模具时定位准确,防止模板间错位。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两排以上底座安装孔,这些安装孔均用于安放欲粘贴背胶的底座,使底座位置固定,有利于背胶的安装,且底座安装模板上的底座安装孔位较多,可一次性安放多个底座,仅通过一次安装即可将这些底座的背胶全部粘贴完毕,大大提高了背胶的安装效率。且底座安装模板上的第一定位销不仅仅用于模板间的定位,还用于背胶的定位,使背胶准确定位、准确安装,有效降低废品率。按压模板用于对安装的背胶进行二次加固,防止背胶与底座由于粘贴不牢而发生脱离,使背胶的安装效果更好。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的头部均为半球状,半球状或锥台状的头部更有利于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中。小筒安装模板的小筒安装孔为阶梯孔,下部孔径小于上部孔径,在将小筒与底座进行安装后,此种阶梯孔结构更有利于灸具与模具间脱离。所有模板的侧面上均安装有提手,使操作人员使用模具时更加方便,易取。采用塑料制成的模板既保证了模具的耐用性,又使模具重量较轻,易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安装模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小筒安装模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按压模板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欲粘贴背胶的灸具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安装模板,2.小筒安装模板,3.按压模板,4.小筒,5.底座,101.底座安装模板提手,102.第二定位销孔,103.第三定位销孔,104.第一定位销,105.底座安装孔,201.小筒安装模板提手,202.小筒安装孔,203.第二定位销,301.按压模板提手,302.按压盲孔,303.第一定位销孔,304.第三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由三个模板组成,由上至下分别是按压模板3、底座安装模板1和小筒安装模板2。本实施例欲粘贴背胶的筒状灸具如图4所示,背胶粘贴于底座5的底部。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安装模板1上设有多个矩阵排列的底座安装孔105,所述底座安装模板1上设有六个第一定位销104,分别位于底座安装模板1的四角和中部靠近边缘的位置,所有第一定位销104均凸出于底座安装模板1上表面。
[0023]如图2所示,所述小筒安装模板2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105对应的小筒安装孔202,所述小筒安装孔202为阶梯孔,下部孔径小于上部孔径。小筒安装模板2上设有四个第二定位销203,分别靠近小筒安装模板2的四角边缘处,所有第二定位销203均凸出于小筒安装模板2上表面,所述底座安装模板1上设有与第二定位销203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孔102。
[0024]如图3所示,所述按压模板3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105对应的按压盲孔302,盲孔孔径大于底座安装孔105的孔径,与欲粘贴背胶的底座5外径大小匹配,按压模板3上设有四个第三定位销304,靠近按压模板3中部边缘处,所有第三定位销304均凸出于按压模板3下表
面,所述底座安装模板1上设有与第三定位销304对应的第三定位销孔103,所述按压模板3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销104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孔303。
[0025]所述第一定位销104、第二定位销203和第三定位销304的头部均为半球状或锥台状。
[0026]所述按压模板3、底座安装模板1和小筒安装模板2的两个侧面上均安装有提手301、101和201。
[0027]所述按压模板3、底座安装模板1和小筒安装模板2均为塑料板。
[0028]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底座安装模板1正面朝上放置,将筒状灸具的底座5插入底座安装孔105中,欲安装背胶面朝上放置;将与底座安装模板1大小对应的整张背胶纸的离型纸全部撕下,露出背胶,将背胶纸上的六个定位孔对准第一定位销104,将整张背胶纸与整个底座安装模板1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至少包括底座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筒状灸具粘贴背胶的模具由三部分组成,由上至下分别是按压模板、底座安装模板和小筒安装模板;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两排以上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孔呈矩阵状排列,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凸出于底座安装模板上表面;所述小筒安装模板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对应的小筒安装孔,小筒安装模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凸出于小筒安装模板上表面,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销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孔;所述按压模板上设有与底座安装孔对应的按压盲孔,按压模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三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凸出于按压模板下表面,所述底座安装模板上设有与第三定位销对应的第三定位销孔,所述按压模板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