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42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用于对其上经过的面料加工,包括机架;第一加工辊,其贴靠面料的正面;第二加工辊,其贴靠面料的正面,其半径与第一加工辊的半径相等;驱动组件,其装设于机架,并用于驱动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转动以使其分别对面料的正面加工;和调节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调节罗拉,所述第一驱动件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调节罗拉固接,所述调节罗拉受第一驱动件驱动在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之间运动,并相应地改变其与第一加工辊之间的轴距,该轴距被配置为:使面料在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之间的行程始终为第一加工辊周长的整数倍;面料依次经过第一加工辊、调节罗拉和第二加工辊。辊。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料的后处理过程中,定位处理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定位处理可分为单重定位与多重定位。单重定位是指以整门幅面料为参考,在面料门幅中的特定位置进行定位处理。多重定位是在已进行过定位处理的面料上,再进行一次相同工艺或不同工艺的定位处理,但是定位的参考除了面料的整门幅外,还有已进行过定位处理的位置。因此多重定位难度较高。除了少数高精密可通过电脑完全自动化操作的加工工序,可实现多重定位处理外,大部分产业化生产的后处理工序较难实现多重定位。
[0003]目前生产上能实现的多重定位,都是分两步进行,先将面料进行第一次定位处理,处理完之后,再重新进行下一次定位加工。但这种定位加工方式定位容易偏差,第一次定位加工完成后,从机器上松布再重新回到别的机器或原机器上固定,会由于机台差异、张力原因以及操作误差等造成不可避免的移位,其移位量不可控,造成第二次定位不准,且批次效果偏差,且整个加工过程断续进行,费时费力,增加面料损耗,且成本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用于对其上经过的面料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加工辊,其贴靠面料的正面;第二加工辊,其贴靠面料的正面,其半径与第一加工辊的半径相等;驱动组件,其装设于机架,并用于驱动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转动以使其分别对面料的正面加工;和调节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调节罗拉,所述第一驱动件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调节罗拉固接,所述调节罗拉受第一驱动件驱动在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之间运动,并相应地改变其与第一加工辊之间的轴距,该轴距被配置为:使面料在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之间的行程始终为第一加工辊周长的整数倍;面料依次经过第一加工辊、调节罗拉和第二加工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转向罗拉和第二转向罗拉;所述第一转向罗拉和第二转向罗拉均贴靠面料的正面,且低于调节罗拉;所述第一转向罗拉设于第一加工辊和调节罗拉之间,所述第二转向罗拉设于第二加工辊和调节罗拉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器,所述震动器装设于机架上,其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贴靠第一转向罗拉和调节罗拉之间的面料的背面,所述第二输出端贴靠第二转向罗拉和调节罗拉之间的面料的背面,以通过震动去除面料上的杂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罗拉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调节罗拉和第二调节罗拉,所述第一调节罗拉和第二调节罗拉均贴靠面料的背面;所述第一转向罗拉设于第一加工辊和第一调节罗拉之间,所述第二转向罗拉设于第二加工辊和第二调节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梅蒋臻许雪莲王锦添李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