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21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包括底板、第二垫板、海绵垫、限位带、母扣和枕头,所述底板下侧面设置有空心筒,且空心筒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下侧面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内侧面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杆,同时第一液压杆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上侧面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板右上侧面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缸。该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设置有第二液压杆、连接杆、活动轴和固定轴,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二垫板移动,使得第二垫板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轴在固定轴内部转动,致使第二垫板的支撑角度得到调节。致使第二垫板的支撑角度得到调节。致使第二垫板的支撑角度得到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


[0001]本技术属于婴儿体位垫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

技术介绍

[0002]婴儿体位垫是一种可用来给婴儿躺着睡觉,也可用在给婴儿更换衣服和尿不湿等,并且婴儿体位垫方便移动,在使用时很方便。
[0003]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婴儿体位垫,由于固定时,导致当婴儿无法坐靠在体位垫上,使得家长在给婴儿喂饭时不方便,且现在的婴儿体位垫只能通过人工搬运进行移动,这样使得移动不方便,还有现在的婴儿体位垫无法调节高度时,导致在摆放时需要寻找适合高度的支撑物进行支撑摆放。因此,需要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旨在解决传统的婴儿体位垫,不能调节支撑角度,且移动不方便,并且高度无法调节,摆放麻烦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包括底板、第二垫板、海绵垫、限位带、母扣和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侧面设置有空心筒,且空心筒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下侧面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内侧面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杆,同时第一液压杆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上侧面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板右上侧面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支撑柱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垫板,且第一垫板下侧面通过第一卡箍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第二垫板设置在第一垫板右侧,且第二垫板下侧面通过第二卡箍与第二液压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垫板右侧面与固定轴相连接,且固定轴内部贯穿有活动轴,同时活动轴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与第二垫板左侧面相连接,所述海绵垫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侧面,且海绵垫上侧面设置有挡板,同时挡板均设置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侧,所述限位带设置在前侧挡板上,且限位带上设置有调节件,同时限位带后端设置有子扣,所述母扣设置在后侧挡板上,且母扣与子扣相连接,同时第一垫板左侧面和第二垫板右侧面均设置有把手,所述枕头设置在第二垫板上侧海绵垫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通过连接架与弹簧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结构的伸缩距离小于弹簧的原始长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杆与支撑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杆和第二卡箍与第二垫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垫板通过连接杆和活动轴与固定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结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度

90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设置有两组,且2组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带通过子扣与母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
[0013](1)设置有第二液压杆、连接杆、活动轴和固定轴,在需要调节第二垫板的支撑角度时,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二垫板移动,使得第二垫板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轴在固定轴内部转动,致使第二垫板的支撑角度得到调节;
[0014](2)设置有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在宝宝躺在体位垫上,需要搬动体位垫时,通过把手将体位垫搬动到支撑板上,让体位垫下侧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与支撑柱和第二液压杆相连接,使得体位垫被固定,通过推动体位垫让滚轮滚动,这样使得体位垫移动更方便;
[0015](3)设置有两个第一液压杆,在体位垫被固定在支撑板上后,需要调节体位垫的高度时,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带动两个第一液压杆进行伸缩,致使体位垫的高度得到调节,这样使得在使用体位垫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空心筒,3、弹簧,4、连接架,5、滚轮,6、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杆,8、支撑板,9、支撑柱,10、凹槽,11、第二液压缸, 12、第二液压杆,13、第一垫板,14、第一卡箍,15、第二垫板,16、第二卡箍,17、固定轴,18、活动轴,19、连接杆,20、海绵垫,21、挡板,22、限位带,23、调节件,24、子扣,25、母扣,26、把手,27、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如图1和图3所示,底板1下侧面设置有空心筒2,且空心筒2内部设置有弹簧3,弹簧3下侧面设置有连接架4,且连接架4内侧面设置有滚轮5,滚轮5通过连接架4与弹簧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结构的伸缩距离小于弹簧3的原始长度,通过弹簧3的伸缩作用,对滚轮5滚动
时产生的振动缓冲,使得海绵垫20上的婴儿不容易受到影响。
[0025]如图1所示,底板1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缸6,且第一液压缸6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杆7,第一液压缸6通过第一液压杆7与支撑板8之间构成伸缩结构,第一液压缸6通过第一液压杆7带动支撑板8进行高度调节,致使第一垫板13和第二垫板15的高度得到调节,使得在使用第一垫板13和第二垫板 15时更方便,同时第一液压杆7上端设置有支撑板8,支撑板8左上侧面设置有支撑柱9,且支撑板8右上侧面开设有凹槽10,同时凹槽10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1通过第二液压杆12和第二卡箍16与第二垫板15之间构成伸缩结构,第二液压缸11通过第二液压杆12和第二卡箍16带动第二垫板15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垫板15的支撑角度得到调节,致使婴儿可以坐靠或者躺在第二垫板15上,第二液压缸11上侧面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2,第一垫板 13设置在支撑柱9上侧,且第一垫板13下侧面通过第一卡箍14与支撑柱9相连接,第二垫板15设置在第一垫板13右侧,且第二垫板15下侧面通过第二卡箍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角度可调式婴儿体位垫,包括底板、第二垫板、海绵垫、限位带、母扣和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侧面设置有空心筒,且空心筒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下侧面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内侧面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杆,同时第一液压杆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上侧面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板右上侧面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支撑柱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垫板,且第一垫板下侧面通过第一卡箍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第二垫板设置在第一垫板右侧,且第二垫板下侧面通过第二卡箍与第二液压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垫板右侧面与固定轴相连接,且固定轴内部贯穿有活动轴,同时活动轴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与第二垫板左侧面相连接,所述海绵垫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侧面,且海绵垫上侧面设置有挡板,同时挡板均设置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侧,所述限位带设置在前侧挡板上,且限位带上设置有调节件,同时限位带后端设置有子扣,所述母扣设置在后侧挡板上,且母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赵英耿捷李松仑卢文婧姚凯张冬杨思怡王月月李娇冯秦辉徐辰张娜杜艳玲刘海军何庆军董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