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07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包括包括座体,座体内部设置有油道和调节阀芯,油道包括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进油油道包括座体进油油道、传感器进油油道和滤芯进油油道,出油油道包括座体出油油道与滤芯出油油道,座体出油油道与传感器进油油道连通;座体进油油道与滤芯进油油道为垂直贯通,座体出油油道出口和座体进油油道入口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出油管和进油管,滤芯出油通往滤芯出油油道设置有底部环形槽,用于滤芯进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润滑系统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


[0001]本技术涉及机油滤清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

技术介绍

[0002]大功率增压发动机及发电机组,为保证增压器工作时的良好润滑和散热,需要单独连接一个机油精滤器,用于增压器润滑油的精细过滤。机油精滤器连接在润滑管路上,并且需要压力调节装置,油压测量装置,使整个系统部件过多,无法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减少零部件梳理,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座体内部设置有油道和调节阀芯,油道包括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进油油道包括座体进油油道、传感器进油油道和滤芯进油油道,出油油道包括座体出油油道与滤芯出油油道,座体出油油道与传感器进油油道连通;
[0006]座体进油油道与滤芯进油油道为垂直贯通,座体出油油道出口和座体进油油道入口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出油管和进油管,滤芯出油通往滤芯出油油道设置有底部环形槽,用于滤芯进油;
[0007]座体出油油道与滤芯出油油道为垂直贯通,滤芯出油油道贯通在座体竖直中心,上部连接调节阀芯;调节阀芯末端附近的滤芯出油油道加工成锥面用于密封;
[0008]调节阀芯上部连接有固定螺母和螺帽;调节阀芯下部末端为球头,用于调节出油通道通过面积;
[0009]调节阀芯中间设有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防止机油从调节阀芯连接螺纹处泄漏;顶部加工成方形结构,用于工具转动调节阀芯;调节阀芯中部设有连接螺纹,连接后,通过旋转调节阀芯上下高度,从而调节出油油道通过面积,实现压力调节功能;
[0010]调节阀芯通过中部螺纹连接固定螺母后锁止,防止阀芯转动;调节阀芯通过中部螺纹连接螺帽用于防护调节阀芯,并防止误碰。
[0011]上述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中,传感器进油油道出口侧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连接内螺纹,并设有与座体出油油道相通的油道,用于压力和/或温度测量。
[0012]上述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中,座体为圆柱体,直径与配套旋装滤芯外径相同。
[0013]上述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中,座体出油油道设置1至3个,适用不同增压器数量的发动机及发电机组。
[0014]本技术通过集成滤芯连接、润滑油通道、压力调节、压力测量功能,使大功率增压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的增压器润滑系统不需单独设置压力调节装置,压力测量装置,使
润滑系统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油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座体;2—O型密封圈;3—调节阀芯;4—螺盖;5—固定螺母;6—螺帽;7—铜垫圈; A—座体出油油道;B—座体进油油道;C—滤芯进油油道;D—滤芯出油油道;E—滤芯环形油槽;F—座体连接螺纹孔;G—传感器进油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的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1,座体1内部设置有油道和调节阀芯3,油道包括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进油油道包括座体进油油道B、传感器进油油道G和滤芯进油油道C,出油油道包括座体出油油道A与滤芯出油油道D,座体出油油道A与传感器进油油道G连通;
[0021]座体进油油道B与滤芯进油油道C为垂直贯通,座体出油油道A出口和座体进油油道B入口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出油管和进油管,滤芯出油通往滤芯出油油道D设置有底部环形槽,用于滤芯进油;
[0022]座体出油油道A与滤芯出油油道D为垂直贯通,滤芯出油油道D贯通在座体1竖直中心,上部连接调节阀芯3;调节阀芯3末端附近的滤芯出油油道D加工成锥面用于密封;
[0023]调节阀芯3上部连接有固定螺母5和螺帽6;调节阀芯3下部末端为球头,用于调节出油通道通过面积;
[0024]调节阀芯3中间设有O型密封圈2,用于密封,防止机油从调节阀芯3连接螺纹处泄漏;顶部加工成方形结构,用于工具转动调节阀芯3;调节阀芯3中部设有连接螺纹,连接后,通过旋转调节阀芯3上下高度,从而调节出油油道通过面积,实现压力调节功能;
[0025]调节阀芯3通过中部螺纹连接固定螺母5后锁止,防止阀芯转动;调节阀芯3通过中部螺纹连接螺帽 6用于防护调节阀芯3,并防止误碰。
[0026]传感器进油油道G出口侧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连接内螺纹,并设有与座体出油油道A 相通的油道,用于压力和/或温度测量。
[0027]座体1为圆柱体,直径与配套旋装滤芯外径相同。
[0028]座体出油油道A设置1至3个,适用不同增压器数量的发动机及发电机组,并能保证各出油油道压力一致。
[0029]本技术所述的机油精滤器座通过集成滤芯连接、润滑油通道、压力调节、压力测量功能,使大功率增压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的增压器润滑系统不需单独设置压力调节装置,压力测量装置,使润滑系统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
[0030]实施例:
[0031]参考图1至图3所示,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座体1为圆柱体,其直径设计与配套旋装滤芯外径相同。座体1上部四周设置4个螺纹孔F,用于座体固定连接;上部中心设计调节阀芯33连接内螺纹和螺盖44 连接外螺纹,用于调节阀芯3连接和固定;下部设置旋装滤芯连接外螺纹,用于连接旋装滤芯;内部设计座体进油油道B,座体出油油道A。
[0032]座体进油油道B与滤芯进油油道C为垂直贯通,油道入口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进油管,出油通往滤芯环形油槽E,用于滤芯进油。座体出油油道A与滤芯出油油道D为垂直贯通,滤芯出油油道D在竖直中心,上部末端加工锥面用于密封;座体出油油道A出口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出油管;座体出油油道A出口侧面设有压力传感器连接内螺纹,并设有传感器进油油道G与座体出油油道A相通,用于压力测量。
[0033]调节阀芯32下部末端为球头,用于调节出油通道通过面积;中间设有O型密封圈2,用于密封,防止机油从调节阀芯3连接螺纹处泄漏;顶部加工成方形结构,用于工具转动调节阀芯3;中部设有连接螺纹,连接后,通过旋转可调节阀芯3上下高度,从而调节出油油道通过面积,实现压力调节功能。调节阀芯3 通过中部螺纹连接螺母5后锁止,防止调节阀芯3转动。调节阀芯3通过中部螺纹连接螺帽6用于防护调节阀芯3,并防止误碰。
[0034]机油从油管进入座体进油油道B,通过滤芯进油油道C进入滤芯环形油槽E,进入旋装滤芯,经过滤芯过滤后的机油从滤芯出油油道D进入座体出油油道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机油滤清器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座体(1)内部设置有油道和调节阀芯(3),油道包括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进油油道包括座体进油油道(B)、传感器进油油道(G)和滤芯进油油道(C),出油油道包括座体出油油道(A)与滤芯出油油道(D),座体出油油道(A)与传感器进油油道(G)连通;座体进油油道(B)与滤芯进油油道(C)为垂直贯通,座体出油油道(A)出口和座体进油油道(B)入口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出油管和进油管,滤芯出油通往滤芯出油油道(D)设置有底部环形槽,用于滤芯进油;座体出油油道(A)与滤芯出油油道(D)为垂直贯通,滤芯出油油道(D)贯通在座体(1)竖直中心,上部连接调节阀芯(3);调节阀芯(3)末端附近的滤芯出油油道(D)加工成锥面用于密封;调节阀芯(3)上部连接有固定螺母(5)和螺帽(6);调节阀芯(3)下部末端为球头,用于调节出油通道通过面积;调节阀芯(3)中间设有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