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80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模块主体,将挡盖盖在槽体上时,母扣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卡接在子扣上,同时子扣还会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当操作者挤压第一按压块时,母扣会离开子扣,子扣会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弹出槽体,开启和关闭都实现了自动,当导线的线头插入到插线槽中时,通过按压固定柱主体,从而使得第二三角块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三角块进行卡接,同时对第三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对导线的线头起到固定的作用,再通过提拉卡柱主体,从而使得第二三角块与第一三角块分离,通过第三弹簧的作用,从而将按压固定柱主体弹出,不仅达到了对线头的紧固效果,同时简单的操作也节省了操作者的安装时间。者的安装时间。者的安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MCU
,具体为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

技术介绍

[0002]MCU,中文为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是指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
[0003]目前的MCU通讯模块,一般都为一体式,芯片都设置在通讯模块的内部,对芯片的维修和更换都非常的不方便,拆卸的话还可能损坏通讯模块中其他零部件,且在线路的安装上,通讯模块一般都是用螺钉旋拧固定,操作起来麻烦,且在螺钉转动时导线容易脱落。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线装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通讯模块中芯片的维修和更换不方便,线路安装通常是使用螺钉旋拧固定,操作起来麻烦,且在螺钉转动时导线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模块主体,所述通信模块主体包括通信装置、芯片安装槽和导线紧固装置,通信装置的顶面上设置有芯片安装槽,通信装置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导线紧固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安装槽包括槽体、挡盖、挡盖开启组件和第一弹簧,槽体的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挡盖,挡盖开启组件活动安装在槽体内,且挡盖开启组件的一端设置在通信装置的外壁上,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槽体底面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贯穿挡盖开启组件与挡盖的一端底部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挡盖包括挡盖主体和子扣,挡盖主体的一端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子扣。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盖开启组件包括第一按压块、母扣、第一挡块和第二弹簧,第一按压块的一端与母扣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按压块设置在通信装置的外壁上,母扣设置在槽体内,第一弹簧通过母扣表面上的开口穿过母扣与子扣的一端相连接,母扣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挡块,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挡块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槽体的内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紧固装置包括紧固外壳、插线槽、导线固定柱和卡柱,紧固外壳的底面伤设置有插线槽,且插线槽延伸至导线固定柱的一端,导线固定柱的一端设置在紧固外壳的表面上,导线固定柱的另一端通过滑轨活动安装在紧固外壳的内腔中,卡柱的一端设置在紧固外壳的顶面上,卡柱的另一端通过滑轨活动安装在紧固外壳的内腔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固定柱包括固定柱主体、橡胶垫、第二挡块、第三弹簧和第一三角块,橡胶垫、第二挡块、第三弹簧和第一三角块都设置在紧固外壳的内腔中,固定柱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垫,固定柱主体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挡块,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
安装在第二挡块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插线槽的外壁上,第一三角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柱主体的顶面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柱包括卡柱主体、第二三角块、第三挡块和第四弹簧,第二三角块、第三挡块和第四弹簧都设置在紧固外壳的内腔中,卡柱主体的一端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三角块,第三挡块固定安装在卡柱主体的一侧表面上,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三挡块上,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紧固外壳的内腔顶面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当芯片需要维修更换或者安装时,则可通过按动第一按压块则可将挡盖打开,从而对芯片安装槽内的芯片进行安装或维修更换。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将挡盖盖在槽体上时,母扣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卡接在子扣上,同时子扣还会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当操作者挤压第一按压块时,母扣会离开子扣,子扣会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弹出槽体,开启和关闭都实现了自动,方便操作。
[0016]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将导线的线头插入到插线槽中,通过按压固定柱主体,从而将导线固定,且通过橡胶垫的作用,不仅使得线头不容易脱落,还会起到绝缘的效果。
[0017]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当导线的线头插入到插线槽中时,通过按压固定柱主体,从而使得第二三角块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三角块进行卡接,同时对第三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对导线的线头起到固定的作用,再通过提拉卡柱主体,从而使得第二三角块与第一三角块分离,通过第三弹簧的作用,从而将按压固定柱主体弹出,不仅达到了对线头的紧固效果,同时简单的操作也节省了操作者的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芯片安装槽截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挡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导线紧固装置剖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挡盖俯视图。
[0023]图中:1、通信模块主体;11、通信装置;12、芯片安装槽;121、槽体;122、挡盖;1221、挡盖主体;1222、子扣;123、挡盖开启组件;1231、第一按压块;1232、母扣;1233、第一挡块;1234、第二弹簧;124、第一弹簧;13、导线紧固装置;131、紧固外壳;132、插线槽;133、导线固定柱;1331、固定柱主体;1332、橡胶垫;1333、第二挡块;1334、第三弹簧;1335、第一三角块;134、卡柱;1341、卡柱主体;1342、第二三角块;1343、第三挡块;1344、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模块主体1,通信模块主体1包括通信装置11、芯片安装槽12和导线紧固装置13,通信装置11的顶面上设置有芯片安装槽12,通信装置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导线紧固装置13。
[0026]请参阅图2图3和图5,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芯片安装槽12包括槽体121、挡盖122、挡盖开启组件123和第一弹簧124,槽体121的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挡盖122,挡盖开启组件123活动安装在槽体121内,且挡盖开启组件123的一端设置在通信装置11的外壁上,第一弹簧12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槽体121底面上,第一弹簧124的另一端贯穿挡盖开启组件123与挡盖122的一端底部相连接。
[0027]挡盖122包括挡盖主体1221和子扣1222,挡盖主体1221的一端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子扣1222,挡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模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主体(1)包括通信装置(11)、芯片安装槽(12)和导线紧固装置(13),通信装置(11)的顶面上设置有芯片安装槽(12),通信装置(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导线紧固装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安装槽(12)包括槽体(121)、挡盖(122)、挡盖开启组件(123)和第一弹簧(124),槽体(121)的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挡盖(122),挡盖开启组件(123)活动安装在槽体(121)内,且挡盖开启组件(123)的一端设置在通信装置(11)的外壁上,第一弹簧(12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槽体(121)底面上,第一弹簧(124)的另一端贯穿挡盖开启组件(123)与挡盖(122)的一端底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122)包括挡盖主体(1221)和子扣(1222),挡盖主体(1221)的一端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子扣(122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开启组件(123)包括第一按压块(1231)、母扣(1232)、第一挡块(1233)和第二弹簧(1234),第一按压块(1231)的一端与母扣(12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按压块(1231)设置在通信装置(11)的外壁上,母扣(1232)设置在槽体(121)内,第一弹簧(124)通过母扣(1232)表面上的开口穿过母扣(1232)与子扣(1222)的一端相连接,母扣(1232)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挡块(1233),第二弹簧(123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挡块(1233)上,第二弹簧(123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槽体(121)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多口型连接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紧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周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芯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