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70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所述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包括底护板本体、维修口盖和旋钮组件;所述底护板本体设有维修窗口和锁孔;所述维修口盖设有通孔,所述维修口盖配置为在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孔相对应时能够遮挡所述维修窗口;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止挡结构和锁头,所述止挡结构与所述锁头连接并止挡于所述维修口盖的通孔;所述锁头配置为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以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头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锁孔,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头能够止挡于所述锁孔以将所述底护板本体和所述维修口盖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底护板总成能够方便地实现维修口盖的安装和拆卸。装和拆卸。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发动机在进行维修、保养时,会将发动机的底护板上设置的维修口盖拆除,露出维修孔口,以便于保养或者维修。因此,在设计维修口盖时,既要考虑其安装牢固性,也要考虑后期的拆卸便利性。
[0003]目前,现有的维修口盖是通过螺栓螺接的方式与发动机的底护板进行装配的,这就需要在发动机的底护板上增加簧片螺母或者在车身上增加凸焊螺母,以实现维修口盖的装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维修口盖与底护板的装配采用了螺接方式,因而在进行发动机维修时,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实现维修口盖的安装和拆卸,维修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该发动机底护板总成能够方便地实现维修口盖的安装和拆卸。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总成,所述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包括底护板本体、维修口盖和旋钮组件;所述底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包括底护板本体(300)、维修口盖(200)和旋钮组件(100);所述底护板本体(300)设有维修窗口(340)和锁孔(310);所述维修口盖(200)设有通孔(210),所述维修口盖(200)配置为在所述通孔(210)与所述锁孔(310)相对应时能够遮挡所述维修窗口(340);所述旋钮组件(100)包括止挡结构和锁头(110),所述止挡结构与所述锁头(110)连接并止挡于所述维修口盖(200)的通孔(210);所述锁头(110)配置为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以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头(110)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10)和所述锁孔(310),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头(110)能够止挡于所述锁孔(310)以将所述底护板本体(300)和所述维修口盖(200)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包括旋钮本体(120)以及能够分别止挡于所述锁孔(310)和所述通孔(210)的挡板(130),所述旋钮本体(120)止挡于所述通孔(210)并与所述锁头(110)连接,所述挡板(130)与所述旋钮本体(120)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维修口盖(200)限制在所述挡板(130)与所述旋钮本体(120)之间;所述止挡结构配置为: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挡板(130)向所述旋钮本体(120)提供背离所述锁头(110)的方向的力以驱使所述旋钮本体(120)带动所述锁头(110)抵靠于所述底护板本体(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底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包括穿过所述通孔(210)设置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李海峰陶国华张守业张庆广黄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