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42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包括护套主体、控制盒、拉锁、拉链、耐磨外罩、压力传感器、液晶显示屏、锂电池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护套主体外侧壁设置有耐磨外罩,护套主体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拉锁装配在拉链上,透气内衬内壁侧阵列站贴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护套主体上端面右侧固定有控制盒,控制盒上端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控制盒内部下侧固定有锂电池,控制盒下端面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屏连接,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网球肘部护具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查看肘部的摆动力度,以及检测接球时的碰撞压力值。以及检测接球时的碰撞压力值。以及检测接球时的碰撞压力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


[0001]本技术是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具体网球运动护具


技术介绍

[0002]网球运动是一种球类运动,通常在两个单打球员或两对组合之间进行。球员在网球场上隔着球网用网球拍击打网球。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现代网球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伯明翰,最初被称为是“草地网球”,此后网球运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877年首个大满贯赛温布尔登锦标赛创立,随后是1881年的美网、1891年的法网以及1905年的澳网,即网球四大满贯赛事。
[0003]现如今网球肘部护具缺乏感应效果,不能够查看肘部的摆动力度,即手臂挥动时的加速度;以及不能够检测接球碰撞时的压力值,不便于辅助网球运动员提高学习效果,现在急需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能够查看肘部的摆动力度,以及检测接球时的碰撞压力值。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包括护套主体、控制盒、拉锁、拉链、耐磨外罩、弹性带、透气内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液晶显示屏、锂电池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护套主体外侧壁设置有耐磨外罩,所述护套主体内侧壁设置有透气内衬,所述耐磨外罩和透气内衬之间设置有弹性带,所述护套主体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锁装配在拉链上,所述透气内衬内壁侧阵列站贴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护套主体上端面右侧固定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端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控制盒内部下侧固定有锂电池,所述控制盒下端面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屏连接。
[0006]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耐磨外罩材质为尼龙布料,所述透气内衬材质为聚酯布料,本技术的弹性带材质为乳胶,所述耐磨外罩、透气内衬和弹性带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微透气孔。
[0007]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护套主体左右两侧的边缘处包裹有包边,且包边材质为尼龙布料,包边通过缝合的方式与护套主体连接。
[0008]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控制盒左端面设置有充电插座,且充电插座与锂电池连接。
[0009]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锂电池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屏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具有以下效果:
[0011]1、本技术的耐磨外罩材质为尼龙布料,提高耐磨效果,透气内衬材质为聚酯
布料,提高透水透气效果,弹性带材质为乳胶,有利于紧密包裹肘部,耐磨外罩、透气内衬和弹性带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微透气孔,提高透气效果;
[0012]2、本技术在挥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会受到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护套主体受到的惯性加速度值传输至液晶显示屏,进而显示此时手臂挥动球拍的加速度值;
[0013]3、本技术在受到突然撞击时,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球碰撞时的压力值,压力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压力传输至液晶显示屏,进而方便检测接球时手肘的受力情况。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的正视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中控制盒的正视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9]图中:1

护套主体、2

控制盒、3

包边、4

拉锁、5

拉链、6

耐磨外罩、7

弹性带、8

透气内衬、9

压力传感器、10

液晶显示屏、11

充电插座、12

锂电池、13

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包括护套主体1、控制盒2、拉锁4、拉链5、耐磨外罩6、弹性带7、透气内衬8、单片机、压力传感器9、液晶显示屏10、锂电池12以及加速度传感器13,护套主体1外侧壁设置有耐磨外罩6,护套主体1内侧壁设置有透气内衬8,耐磨外罩6和透气内衬8之间设置有弹性带7,护套主体1开口处设置有拉链5,拉锁4装配在拉链5上,透气内衬8内壁侧阵列站贴有多个压力传感器9,护套主体1上端面右侧固定有控制盒2,控制盒2上端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10,控制盒2内部下侧固定有锂电池12,控制盒2下端面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13,加速度传感器13为ARS

A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9和加速度传感器13与单片机连接,压力传感器为ECO型压力传感器,单片机为STC89C51型单片机,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屏10连接,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网球肘部护具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0022]本技术的耐磨外罩6材质为尼龙布料,提高耐磨效果,透气内衬8材质为聚酯布料,提高透水透气效果;弹性带7材质为乳胶,有利于紧密包裹肘部;耐磨外罩6、透气内衬8和弹性带7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微透气孔,提高透气效果。
[0023]本技术的护套主体1左右两侧的边缘处包裹有包边3,且包边3材质为尼龙布料,包边3通过缝合的方式与护套主体1连接,对护套主体1内部进行保护;控制盒2左端面设置有充电插座11,且充电插座11与锂电池12连接,方便为锂电池12充电;锂电池12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屏10电源输入端连接,便于为液晶显示屏10供电。
[0024]具体工作原理:使用者向左拉动拉锁4,将拉链5打开,将护套主体1包裹在肘部,向
右拉动拉锁4闭合拉链5,使用者手持球拍打球的过程中,手肘挥动球拍的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13会受到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13通过单片机将护套主体1受到的惯性加速度值传输至液晶显示屏10,进而显示此时手臂挥动球拍的加速度值;当接球或者发球的过程中,网球接触到球拍的瞬间,由于球拍撞击网球产生较大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导至手肘位置,此时压力传感器9接收到球碰撞时的压力值,压力传感器9通过单片机将压力传输至液晶显示屏10,进而方便检测接球时手肘的受力情况。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球运动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主体(1)、控制盒(2)、拉锁(4)、拉链(5)、耐磨外罩(6)、弹性带(7)、透气内衬(8)、单片机、压力传感器(9)、液晶显示屏(10)、锂电池(12)以及加速度传感器(13),所述护套主体(1)外侧壁设置有耐磨外罩(6),所述护套主体(1)内侧壁设置有透气内衬(8),所述耐磨外罩(6)和透气内衬(8)之间设置有弹性带(7),所述护套主体(1)开口处设置有拉链(5),所述拉锁(4)装配在拉链(5)上,所述透气内衬(8)内壁侧阵列站贴有多个压力传感器(9),所述护套主体(1)上端面右侧固定有控制盒(2),所述控制盒(2)上端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10),所述控制盒(2)内部下侧固定有锂电池(12),所述控制盒(2)下端面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9)和加速度传感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