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19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及可穿戴设备。所述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包括至少一柔性发热体、至少一热敏电阻元件、触控开关和电连接接头,所述电连接接头经连接线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热敏电阻元件电连接,所述柔性发热体与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导热连接;所述触控开关串联设置在所述连接线束与电连接接头之间,并至少用于使所述电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线束电性连接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通过固定翅片将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或连接线束固定或悬挂在基体上,从而使得该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更易于缝制或固定于基体上,且不影响穿戴设备的整体外观。且不影响穿戴设备的整体外观。且不影响穿戴设备的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及可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及可穿戴设备,属于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穿戴加热产品,如加热服装、加热护膝、加热鞋垫以及各种可穿戴柔性加热理疗器械和设备等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在寒冷的冬天,仍可感受轻薄服装带来的温暖体验,可自由感受远红外加热所带来的理疗效果。可穿戴加热产品一般是在常规穿戴产品中植入加热体单元来实现加热功能。
[0003]加热体单元往往由多部分结构组成,各部分结构之间通过线束连接。为了使提高可穿戴加热产品的舒适度,往往会在可穿戴加热产品上设置有可以调控温度的开关,以方便使用者能够自主选择加热温度。现有的可穿戴加热单元通常采用按钮式开关作为控制开关。例如,如图1所示的一种三挡线控开关,其包括按钮式开关1、USB接头2和连接线束,USB接头2设置在连接线束的一端,所述按钮式开关1设置在连接线束的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为位于两端之间的区域)并与连接线束电性连接,其中的按钮式开关通常设计成圆形、方形、梯形等形状,并置于衣服外侧。然而现有设计影响了衣服的整体外观且提高了制衣加工工序及难度;另外,固定于衣服外侧的连接线束容易被拉扯,在影响外观效果的同时,还会造成加热体单元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及可穿戴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包括至少一柔性发热体、至少一热敏电阻元件、触控开关和电连接接头;所述电连接接头经连接线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热敏电阻元件电连接,所述柔性发热体与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导热连接;所述触控开关串联设置在所述连接线束与电连接接头之间,并至少用于使所述电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线束电性连接或断开。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翅片,所述固定翅片能够与基体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连接线束的至少局部固定或悬挂在基体上。
[000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所述的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
[0010]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采用触控开关作为控制开关,将触控开关设置于连接线束的一端部,恒温触控开关置于诸如衣服的口袋,较之传统纽扣式按键开关固定于基体表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更加灵
敏易操作且不容易损坏,使该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的结构更简洁方便、更智能化。
[001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通过固定翅片将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或连接线束固定在衣服内衬上,解决了传统纽扣式按键开关需在基体表面开孔缝制的问题,缝制固定更加整洁且不影响衣服的整体外观,另外,该固定翅片的体积小不会影响人体的体感舒适度。
[001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将NTC热敏元件与柔性发热体结合使用,从而实现柔性发热体的温度可控,进而可以防止柔性发热体过热导致的皮肤灼伤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三挡线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固定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a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固定翅片沿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b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固定翅片沿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c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固定翅片沿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d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固定翅片沿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包括至少一柔性发热体、至少一热敏电阻元件、触控开关和电连接接头,所述电连接接头经连接线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热敏电阻元件电连接,所述柔性发热体与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导热连接;所述触控开关串联设置在所述连接线束与电连接接头之间,并至少用于使所述电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线束电性连接或断开。
[002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翅片,所述固定翅片能够与基体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连接线束的至少局部固定或悬挂在基体上。
[002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翅片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分别与第一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固定结合,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具有
可供连接线束嵌入或通过的收容槽或孔道,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能够与基体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的局部嵌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收容槽内,或者,所述连接线束的局部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孔道内。
[002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与所述固定翅片的第二固定机构固定结合。
[002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与所述固定翅片一体设置。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还设置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孔。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为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薄片。
[003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翅片为镜像对称结构。
[003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翅片为塑料构件或橡胶树脂构件。
[003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束包括导体以及包覆在所述导体外部的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固定翅片一体设置。
[0033]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为布基衬套或硅胶衬套,所述导体包铜丝。
[003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发热体与热敏电阻元件导热连接并被一起被封装于同一柔性封装结构内。
[003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发热体包括电热膜,例如,所述柔性发热体包括依次叠设的防护层、发热层、防火隔绝层、绝缘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聚氯乙烯膜、PE淋膜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绝缘层包括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膜、聚乙烯膜、聚偏二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防火隔绝层包括玻璃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柔性发热体、至少一热敏电阻元件、触控开关和电连接接头,所述电连接接头经连接线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热敏电阻元件电连接,所述柔性发热体与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导热连接;所述触控开关串联设置在所述连接线束与电连接接头之间,并至少用于使所述电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线束电性连接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束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翅片,所述固定翅片能够与基体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连接线束的至少局部固定或悬挂在基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翅片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分别与第一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固定结合;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具有可供连接线束嵌入或通过的收容槽或孔道,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能够与基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束的局部嵌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收容槽内,或者,所述连接线束的局部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孔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恒温触控柔性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束与所述固定翅片的第二固定机构固定结合;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江张国俊周红波李峰沈珍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