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06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包括若干电阻丝束、夹片、导线和电源;若干电阻丝束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形成一电阻单元用于通电放热,电阻单元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夹片至少两片,两片夹片将电阻单元包覆于二者之间,夹片用于夹持固定电阻单元的位置;两根导线分别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其中,相邻的导电丝束交叉或交错绕制并形成阵列设置的网孔结构;设置若干电阻丝束绕制呈∞字形或#字形的网孔结构形成电阻单元,从而形成发热串并联电路,其总电阻较小,能够满足低电压的应用要求;同时该线路结构具有良好的发热效果,能够维持均匀稳定的温度范围。能够维持均匀稳定的温度范围。能够维持均匀稳定的温度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发热片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保暖服装利用纤维之间的静止空气阻隔热量散失被动式御寒保暖,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类服装的保暖性能会因空气层的变化而下降。因而,积极主动的发热服装对御寒保暖作用更大,特别适合某些寒冷地区的作业人员(如高海拔地区的驻守士兵、登山运动员和极地考察站的工作人员等)。其为新型发热服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理念与途径。
[0003]在纺织服装领域,结合碳纤维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抗腐蚀、耐高温、耐疲劳、优异的热及电传导性等功能特点,如何降低碳纤维丝束的模量,使其柔软,同时保证其良好的导电发热性能,是提高碳纤维发热面料应用的关键。碳丝束内纤维根数越多,纤维接触面积越大,发热电阻就越小,有利于发热功率的提升。但碳纤维丝束的柔软性会降低,因此构建合理的碳纤维发热模式是碳纤维发热服开发重点之一。
[0004]当前较为成熟的碳纤维组合一般采用碳纤维密织网作为发热层,但该结构电阻较大,发热效率低;对于面积较大的织网,不仅发热均匀性较差,且需要较高电压才能产生发热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阻小,发热均匀,适用于低电压工作的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包括若干电阻丝束、柔性面料保温夹片、导线和电源;若干电阻丝束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形成一电阻单元用于通电放热,电阻单元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夹片至少两片,两片夹片将电阻单元包覆于二者之间,夹片用于夹持固定电阻单元的位置;两根导线分别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其中,相邻的导电丝束交叉或交错绕制并形成阵列设置的网孔结构。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电阻丝束包括3K

16K导电碳纤维长丝束。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若干电阻丝束分为两组,一组横向设置,另一组竖向设置,两组电阻丝束彼此交叉且同组电阻丝束彼此平行,在一水平面上形成井字形线路结构。
[000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电阻丝束两根一组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两根电阻丝束均弯折呈波浪状且二者交错重叠,在一水平面上形成∞字型线路结构;若干单元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彼此平行,相邻的单元彼此远离。
[0010]更进一步优选的,两根电阻丝束的交叉点用3K导电碳纤维丝束进行捆扎固定。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夹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保温无纺布。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夹片为矩形或圆形。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导线为包芯铜线或线型平纹Cu

Ni导电布。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电源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压为5V。
[0015]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取4

6根电阻丝束,每两根电阻丝束作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两根电阻丝束均弯折呈波浪状且二者交错重叠,在一水平面上形成∞字型线路结构,然后将全部单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且彼此平行,相邻的单元彼此远离,单元并联形成电阻单元,电阻单元两端分别为负极和正极;
[0017]S2取12

20根电阻丝束,将全部电阻丝束分为两组,一组横向设置,另一组竖向设置,两组电阻丝束彼此交叉且同组电阻丝束彼此平行,在一水平面上形成井字形线路结构,电阻丝束串联形成电阻单元,电阻单元两端分别为负极和正极;
[0018]S3在步骤S1或者步骤S2中获得的电阻单元上位于正极或负极的每根电阻丝束一一对应的连接一根导线,并将全部连接正极或全部连接负极的导线拧成一股;
[0019]S4用两片夹片包覆于步骤S1或步骤S2中获得的电阻单元上下表面,并沿夹片边缘将两片夹片缝在一起,即制成复合发热片;
[0020]S5将电阻单元的正负极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源;
[0021]S6采用魔术贴或魔术扣将复合发热片固定贴附于服装内侧,或者将复合发热片嵌入服装内衬。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的制作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设置若干电阻丝束绕制呈∞字形或井字形的网孔结构形成电阻单元,从而形成发热串并联电路,其总电阻较小,能够满足低电压的应用要求;同时该线路结构具有良好的发热效果,能够维持均匀稳定的温度范围。
[0024](2)在电阻单元的正负极的每根电阻丝束两端连接导线,再将导线拧成一股与电源进行连接,避免了传统发热片中发热片两端由于碳纤维聚集而引起的电阻骤降,热量集中,从而造成发热片两端温度过高的现象,保证电阻单元发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丝束串联形成的电阻单元的线路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丝束并联形成的电阻单元的线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
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包括若干电阻丝束1、夹片、导线2和电源。
[0030]其中,若干电阻丝束1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形成一电阻单元用于通电放热,电阻单元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其中,相邻的导电丝束1交叉或交错绕制并形成阵列设置的网孔结构,因此正极和负极实际上是包括若干个电阻丝束1的端头的。
[0031]夹片至少两片,两片夹片将电阻单元包覆于二者之间,夹片用于夹持固定电阻单元的位置。若干电阻丝束1形成的电阻单元形成一个很薄的网孔结构,因此两片夹片夹持电阻单元,能够形成一个扁形的包裹,以便放置于服装内侧。其中,夹片为柔性保温面料,一般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另外,为了防止电阻元件发热异常导致失火,可以在夹片内侧嵌入一层防火材料。
[0032]两根导线2分别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实际制法中,会在在电阻单元的正负极的每根电阻丝束1两端连接导线2,再将导线2拧成一股与电源进行连接,避免了传统发热片中发热片两端由于碳纤维聚集而引起的电阻骤降,热量集中,从而造成发热片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阻丝束(1)、夹片、导线(2)和电源;若干所述电阻丝束(1)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形成一电阻单元用于通电放热,所述电阻单元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所述夹片至少两片,两片所述夹片将电阻单元包覆于二者之间,所述夹片用于夹持固定电阻单元的位置;两根所述导线(2)分别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外部电源通过导线(2)电性连接电阻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其中,相邻的所述导电丝束(1)交叉或交错绕制并形成阵列设置的网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束(1)包括3K

16K导电碳纤维长丝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阻丝束(1)分为两组,一组横向设置,另一组竖向设置,两组所述电阻丝束(1)彼此交叉且同组电阻丝束(1)彼此平行,在一水平面上形成#字形线路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束(1)两根一组分为若干单元,每个所述单元的两根电阻丝束(1)均弯折呈波浪状且二者交错重叠,在一水平面上形成∞字型线路结构;若干所述单元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彼此平行,相邻的所述单元彼此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电阻丝束(1)的交叉点用3K导电碳纤维丝束进行捆扎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保温无纺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服装用的复合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为矩形或圆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学良吴官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鑫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