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式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0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式浮体,包括防撞支架、浮动装置、传感装置、气震装置、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所述浮动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内侧,所述传感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下方,所述气震装置位于所述传感装置下方,所述电缆装置以及所述气管装置均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控制,可全天候工作,工作可靠,全自动运行,通过浮动装置与气管装置配合,可在水下特定深度进行工作,避免与浮冰相撞,通过传感装置与浮动装置配合,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远程控制浮体工作,并可根据环境与设定自动调节工作深度,通过电缆装置以及气震装置与防撞支架配合,适用于任何水域勘测,不受水面浮冰、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式浮体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潜式浮体。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浮体在海洋勘探工作中,只能在水面拖行,而在南北极等极端气候条件下,浮冰会将浮体撞坏,导致无法工作。
[0003]申请号为:201720358897.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箱式下浮体半潜式平台,包括箱式下浮体及上平台,所述上平台通过多组立柱组件固定于箱式下浮体的上方,所述上平台上安装有上层建筑并设有直升机起降区;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立柱、内层立柱及外围立柱,所述中心立柱为上下贯通的空心柱体,内层立柱、外围立柱及中心立柱的外径逐渐增大。然而,该种平台中的下浮体无法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工作,并且无法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式浮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潜式浮体,包括防撞支架、浮动装置、传感装置、气震装置、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所述浮动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内侧,所述传感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下方,所述气震装置位于所述传感装置下方,所述电缆装置以及所述气管装置均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上方。
[0007]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浮体以及浮球,所述浮体有两个,两个所述浮体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内部两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浮球设置在两个所述浮体之间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
[0008]所述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器吊链、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吊链有两条,两条所述传感器吊链并排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下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护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吊链下方且与所述传感器吊链固定连接,所述深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护管内部且与所述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
[0009]所述气震装置包括气枪吊链以及高压气震枪,所述气枪吊链有两条,两条所述气枪吊链并排设置在传感器护管下端且与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气震枪设置在所述气枪吊链下端且与所述气枪吊链固定连接。
[0010]所述电缆装置包括电缆汇集管、电缆束、传感器电缆以及气枪电缆,所述电缆汇集管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上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束设置在所述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凸出于所述电缆汇集管,所述传感器电缆设置在深度传感器一侧且其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束固定连接,所述气枪电缆对应所述传感器电缆设置在高压气震枪一端且与高压气震枪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
[0011]所述气管装置包括气管,所述气管设置在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与浮球连通,
所述气管另一端对应电缆束凸出于电缆汇集管。
[0012]还包括气球室,所述气球室对应所述浮体设置在所述浮球外侧且与所述浮体固定连接。
[0013]还包括电缆防护管,所述电缆防护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电缆与所述电缆束连接处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
[0014]还包括真空泵以及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设置在船体上,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与气管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通。
[0015]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设置在船体上,上位机与电缆束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接,且上位机通过电缆束与深度传感器、高压气震枪、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电性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自动化控制,可全天候工作,工作可靠,全自动运行,通过浮动装置与气管装置配合,可在水下特定深度进行工作,避免与浮冰相撞,通过传感装置与浮动装置配合,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远程控制浮体工作,并可根据环境与设定自动调节工作深度,通过电缆装置以及气震装置与防撞支架配合,适用于任何水域勘测,不受水面浮冰、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气球室与浮体配合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电性连接图。
[0022]图中:1、防撞支架;2、浮动装置;3、传感装置;4、气震装置;5、电缆装置;6、气管装置;7、浮体;8、浮球;9、传感器吊链;10、传感器护管;11、深度传感器;12、气枪吊链;13、高压气震枪;14、电缆汇集管;15、电缆束;16、传感器电缆;17、气枪电缆;18、气管;19、气球室;20、电缆防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一种潜式浮体,包括防撞支架、浮动装置、传感装置、气震装置、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浮动装置位于防撞支架内侧,传感装置位于防撞支架下方,气震装置位于传感装置下方,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均位于防撞支架上方,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5]浮动装置包括浮体以及浮球,浮体有两个,两个浮体分别设置在防撞支架内部两侧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浮球设置在两个浮体之间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浮动装置通过并排设置在防撞支架内部两侧的浮体配合浮球以实现潜式浮体整体在水中升降到不同高度的目的,其中,可通过上位机控制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对浮球进行抽空操作以及充气操作以实现潜式浮体整体浮力的改变,从而达到控制其在水中的深度的目的,本技术正视图如图2所示。
[0026]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器吊链、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传感器吊链有两条,两条传感器吊链并排设置在防撞支架下端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传感器护管设置在传感器吊
链下方且与传感器吊链固定连接,深度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护管内部且与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传感装置通过传感器吊链、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配合,实时监测潜式浮体在水中的深度,并将其回传至上位机,其中,传感器吊链用于吊接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传感器护管用于对深度传感器进行防护,深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潜式浮体的深度数据。
[0027]气震装置包括气枪吊链以及高压气震枪,气枪吊链有两条,两条气枪吊链并排设置在传感器护管下端且与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高压气震枪设置在气枪吊链下端且与气枪吊链固定连接,气震装置通过气枪吊链以及高压气震枪配合,用以检测海洋地震数据,其中,气枪吊链用以吊接高压气震枪,高压气震枪用于检测海洋地震数据并回传给上位机。
[0028]电缆装置包括电缆汇集管、电缆束、传感器电缆以及气枪电缆,电缆汇集管设置在防撞支架上端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电缆束设置在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凸出于电缆汇集管,传感器电缆设置在深度传感器一侧且其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电缆束固定连接,气枪电缆对应传感器电缆设置在高压气震枪一端且与高压气震枪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电缆装置通过电缆汇集管、电缆束、传感器电缆以及气枪电缆配合,将传感器以及高压气震枪采集到的数据回传给上位机,即进行信号的传输,其中,电缆汇集管用于将电缆束进行汇集整合,电缆束用于连接上位机与传感器电缆,传感器电缆用于连接电缆束与传感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支架(1)、浮动装置(2)、传感装置(3)、气震装置(4)、电缆装置(5)以及气管装置(6),所述浮动装置(2)位于所述防撞支架(1)内侧,所述传感装置(3)位于所述防撞支架(1)下方,所述气震装置(4)位于所述传感装置(3)下方,所述电缆装置(5)以及所述气管装置(6)均位于所述防撞支架(1)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装置(2)包括浮体(7)以及浮球(8),所述浮体(7)有两个,两个所述浮体(7)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1)内部两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浮球(8)设置在两个所述浮体(7)之间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3)包括传感器吊链(9)、传感器护管(10)以及深度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吊链(9)有两条,两条所述传感器吊链(9)并排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1)下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护管(10)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吊链(9)下方且与所述传感器吊链(9)固定连接,所述深度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护管(10)内部且与所述传感器护管(10)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震装置(4)包括气枪吊链(12)以及高压气震枪(13),所述气枪吊链(12)有两条,两条所述气枪吊链(12)并排设置在传感器护管(10)下端且与传感器护管(10)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气震枪(13)设置在所述气枪吊链(12)下端且与所述气枪吊链(12)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装置(5)包括电缆汇集管(14)、电缆束(15)、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春光李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格兰特利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