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91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包括小车底盘,小车底盘的两侧中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送端经减速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小车底盘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脚轮罩,脚轮罩下方设有万向轮,脚轮罩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相邻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底盘盖板;所述小车底盘的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与小车底盘之间设有导向轴和减震轴;所述减震轴上设有弹簧;所述驱动轮和减速器之间设有滑座;所述弹簧套设在减震轴后两端分别与滑座的中间阶梯端面和支撑架的下底面相抵;所述小车底盘的侧面上固定有钣金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为饲料等物品提供负载移动能力,使得人力劳动大大的降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
,特别涉及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在货物的物流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仓库场地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代仓储管理中大量运用了现代化的新技术,其中在货物堆放中采用货架集中放置,货物经专用的货架内的运载工具运载并堆放到仓储货架上,从而既节约场地又提高效率。在现代物流的运行中专用的运载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小型的猪场养殖的过程中,饲料等物品的运输分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本技术可以为饲料等物品提供负载移动能力,使得人力劳动大大的降低。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底盘,小车底盘的两侧中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送端经减速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小车底盘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脚轮罩,脚轮罩下方设有万向轮,脚轮罩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相邻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底盘盖板;所述小车底盘的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与小车底盘之间设有导向轴和减震轴;所述减震轴上设有弹簧;所述驱动轮和减速器之间设有滑座,滑座与导向轴、滑座与减震轴均可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减震轴后两端分别与滑座的中间阶梯端面和支撑架的下底面相抵;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位于驱动轮和滑座之间的防尘板;所述小车底盘的侧面上固定有钣金面板。
[0005]上述的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所述小车底盘的中部设有第一扫码相机,扫码相机的镜头方向竖直向下;所述第一扫码相机的一侧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工控机;所述小车底盘的另外两侧分别设有激光导航装置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小车底盘上的锂电池,锂电池的一侧连接有充电插口,充电插口的顶端设有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第一扫码相机、激光导航装置、锂电池和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分别与工控机相连。
[0006]前述的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所述钣金面板上还设有多根条形灯,所述钣金面板上设有与工控机连接的工控机开关;所述钣金面板还嵌设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急停开关和空气开关;所述机架的下方还设有低功耗模块。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小车底盘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脚轮罩,脚轮罩下方设有万向轮,脚轮罩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相邻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底盘盖板,以此构成一个小车的负载主体,货物等可以放置在底盘盖板上,然后在小车底盘的内设有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轮进行行走,并结合导向轴和减震轴的结构,使得小车行走平稳,并利用防尘板对其进行保护,由此,本技术可以为饲料等物品提供负载移动能力,使得人力劳动大大的降低。此外,本技术将工控
机、电源模块和激光导航装置集成在小车上;利用电源模块为小车提供电能用于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利用工控机可以进行小车的路径规划,使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并设置激光导航装置,测量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使得小车行走方便。本技术集成度高,安装连接方便,便于各个零部件的结合使用。再进一步地,再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条形灯方便识别,设置急停开关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关闭。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小车底盘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小车底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小车底盘的内部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小车底盘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小车底盘的内部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
[0015]1、小车底盘;2、驱动电机;3、减速器;4、驱动轮;5、脚轮罩;6、万向轮;7、第一支撑杆;8、第一连接杆;13、第一扫码相机;14、机架;15、工控机;16、激光导航装置;17、电源模块;18、锂电池;19、充电插口;20、红外线光电传感器;21、钣金面板;29、导向轴;30、减震轴;31、弹簧;32、滑座;33、防尘板;34、条形灯;35、工控机开关;36、急停开关;37、空气开关;38、低功耗模块;40、第一连接端口;41、第二连接端口;46、底盘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7]实施例:移动式环境监控自动饲喂小车,如图1所示,该小车包括小车底盘1,如图2和图3所示,小车底盘1的两侧中部设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送端经减速器3连接有驱动轮4;所述的驱动电机2的型号为SM0602GSS

KCF

NNV,减速器3采用的是减速机;所述小车底盘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脚轮罩5,脚轮罩5下方设有万向轮6;所述脚轮罩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相邻第一支撑杆7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上设有底盘盖板46;所述小车底盘1的两侧设有支撑架28,支撑架28的两端与小车底盘1之间设有导向轴29和减震轴30;所述减震轴30上设有弹簧31;所述驱动轮4和减速器3之间设有滑座32,滑座32与导向轴29、滑座 32与减震轴30均可滑动连接;所述弹簧31套设在减震轴30后两端分别与滑座32的中间阶梯端面和支撑架28的下底面相抵;所述支撑架28上还设有位于驱动轮4和滑座32之间的防尘板33;本技术优化了驱动轮4的连接结构,弹簧31压在滑座32上,给于驱动轮 4压力提高摩擦力并能起到减震作用,使其行走时减震平稳,同时利用防尘板33对其进行保护;在需要转向时,可以利用驱动轮的不同动作进行,例如一侧驱动轮转动,另一侧的驱动轮不转动既可。本技术通过在小车底盘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脚轮罩,脚轮罩下方设有万向轮,脚轮罩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相邻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底盘盖板,以此构成一个小车的负载主体,货物等可以放置在底盘盖板上,然后在小车底盘的内设有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轮进行行走,并结合导向轴和
减震轴的结构,使得小车行走平稳,并利用防尘板对其进行保护,由此,本技术可以为饲料等物品提供负载移动能力,使得人力劳动大大的降低。
[0018]进一步地,如图3

6所示,所述小车底盘1的中部通过1000EXJv 相机罩固定设有第一扫码相机13,第一扫码相机13的镜头有遮光光且方向竖直向下;所述第一扫码相机13的一侧设有机架14,机架14 上设有工控机15,所述工控机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工控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主板、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本实施例中的工控机的型号为研祥工控机M50,可以通过市售获得;所述机架14的下方还设有低功耗模块38,保证小车在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负载功能的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底盘(1),小车底盘(1)的两侧中部设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送端经减速器(3)连接有驱动轮(4);所述小车底盘(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脚轮罩(5),脚轮罩(5)下方设有万向轮(6),脚轮罩(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相邻第一支撑杆(7)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上设有底盘盖板(46);所述小车底盘(1)的两侧设有支撑架(28),支撑架(28)的两端与小车底盘(1)之间设有导向轴(29)和减震轴(30);所述减震轴(30)上设有弹簧(31);所述驱动轮(4)和减速器(3)之间设有滑座(32),滑座(32)与导向轴(29)、滑座(32)与减震轴(30)均可滑动连接;所述弹簧(31)套设在减震轴(30)后两端分别与滑座(32)的中间阶梯端面和支撑架(28)的下底面相抵;所述支撑架(28)上还设有位于驱动轮(4)和滑座(32)之间的防尘板(33);所述小车底盘(1)的侧面上固定有钣金面板(21)。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一航邱祁魏金泽马源傅城宇谬徐胡乾崴胡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