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91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以及相互连接的加热腔和检测腔,加热腔内设有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的加热装置,检测腔内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车灯材质的热电偶探头,热电偶探头与温度计连接,检测腔的侧壁上设有冷凝板体,通过对备选的车灯材质在检测腔对进行高温使用环境的模拟测试,并对用于模拟车灯内温度较低部件的冷凝板体的表面进行观测,从而得知备选的车灯材质是否会在高温环境下释放出挥发物并在车灯内温度较低部件上产生水雾状或者颗粒状的遮光物体,从而可以筛选出合格的车灯材质,提高车灯的产品质量。品质量。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灯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车灯会出现一层像水雾或局部小颗粒物,但是尝试对车大灯进行外部清洁或点亮大灯一段时间后,水雾/颗粒物依旧存在并可见.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见水雾状区域面颜色会加深或扩大,或可见颗粒物增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车灯的光照性能,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构建组成车灯的某些塑料材质部件、金属部件、复合材质部件或某些功能模组,在超过一定的温度下,会释放出气态的挥发物,气态挥发物成份在接触到相对温度较低物/部件面时(如:前大灯透镜),会聚集在一起,以固态/颗粒状粘在其表面上。
[0003]现有的车灯生产过程中,缺乏对车灯材料进行前期的高温模拟检测,导致车灯的质量存在以上缺陷。
[0004]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以及相互连接的加热腔和检测腔,加热腔内设有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的加热装置,检测腔内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车灯材质的热电偶探头,热电偶探头与温度计连接,检测腔的侧壁上设有冷凝板体。
[0008]所述加热装置与加热腔可拆卸连接,加热装置为卤素灯泡或者氙气灯泡或者LED灯泡。
[0009]所述冷凝板体为玻璃板。
[0010]所述冷凝板体的外侧设有散热装置。
[0011]所述检测腔设置于加热腔的顶部位置上。
[0012]所述电源装置为可调压直流电源。
[0013]所述检测腔内设有电热风枪,电热风枪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对备选的车灯生产材质在检测腔对进行高温使用环境的模拟测试,并对用于模拟车灯内温度较低部件的冷凝板体的表面进行观测,从而得知备选的车灯生产材质是否会在高温环境下释放出挥发物并在车灯内温度较低部件上产生水雾状或者颗粒状的遮光物体,从而可以筛选出合格的车灯生产材质,提高车灯的产品质量。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参见图1,本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以及相互连接的加热腔1和检测腔2,加热腔1内设有与电源装置(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的加热装置3,检测腔2内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车灯材质5的热电偶探头4(本实施例中的热电偶探头4是型号为Testo A042265的铠装式热电偶),热电偶探头4与温度计41连接,便于检测人员了解检测腔2的环境温度,检测腔2的侧壁上设有冷凝板体6,通过对备选的车灯材质5(塑料材质部件、金属部件、复合材质部件或某些功能模组)在检测腔2对进行高温使用环境的模拟测试,并对用于模拟车灯内温度较低部件的冷凝板体6的表面进行观测,从而得知备选的车灯材质5是否会在高温环境下释放出挥发物并在车灯内温度较低部件上产生水雾状或者颗粒状的遮光物体,从而可以筛选出合格的车灯材质5,提高车灯的产品质量。
[0020]进一步地,加热装置3与加热腔1可拆卸连接,加热装置3为卤素灯泡或者氙气灯泡或者LED灯泡,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加热装置3。
[0021]进一步地,冷凝板体6为玻璃板。
[0022]进一步地,冷凝板体6的外侧设有散热装置61,使冷凝板体6具有更好的冷凝效果,有利于检测人员观测。
[0023]进一步地,检测腔2设置于加热腔1的顶部位置上,车灯材质5在高温挥发的气体会向上扩散并在冷凝板体6上积聚。
[0024]进一步地,电源装置为可调压直流电源,便于检测人员调整检测温度。
[0025]进一步地,检测腔2内设有电热风枪7,电热风枪7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电热风枪7以400
°
C以上的温度对检测腔2内吹气,除去检测腔2内可能存在的油脂类物质(如丙酮,乙醇等),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0026]检测过程是这样的:
[0027]1、样品准备
[0028]从待检测样品上取3个重约0.4
‑ꢀ
0.5克的样品块(热塑性塑料,金属等)。
[0029]2、检测前准备
[0030]用电热风枪7小心地对检测腔2进行除脂,并用丙酮清洁热电偶探头4和冷凝板体6;
[0031]在24V的电压下点亮加热装置3六十分钟来进行虚拟试验(不放置样品),如果镜子上仍有可见排气物凝聚现象,可根据需要进行重复清洁,直至镜子上无可见排气物凝聚;
[0032]戴手套,将样品放置于热电偶探头4末端。
[0033]3、首次检测
[0034]将加热装置3从电压12V开始点亮至温度计41显示的温度稳定15分钟后,检查冷凝板体6上冷凝区域,可移开散热块,短时间取出冷凝板体6来检查(在肉眼常温环境下观察,有时有必要需要将玻璃倾斜一定的角度才能观察到凝聚物) 若无凝聚物出现,则将点亮加热装置3的电压每次增加2V,重复上述试验,若有多块相同规格的散热装置61,每次可轮流
替换使用,有利于挥发物的凝聚,在每步试验过程中,记录下温度计41显示的最高温度值与对应点亮加热装置3的电压值,当在冷凝板体6上观察到凝聚物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值与对应点亮加热装置3的电压值。
[0035]4、精细确定温度检测
[0036]在上述(首次试验)出现凝聚物时的温度(如:110℃)再降低20℃开始进行试验(第一步需要达的温度为90℃)。
[0037]‑ꢀ
在试验前,同样需要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0038]‑ꢀ
取新的样品块进行试验。
[0039]‑ꢀ
通过适当调整每步增加的电压值(如:每步递加0.5V),达到实现每步增加温度值约4℃左右,每步实验操作方法同首次检测一样。
[0040]‑ꢀ
当在冷凝板体6上观察到凝聚物时,继续在此温度下,让试样多保持30分钟,使凝聚物更便于观察到,最后,根椐此时凝聚物状态来定义其等级。
[0041]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以及相互连接的加热腔(1)和检测腔(2),所述加热腔(1)内设有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的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2)内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车灯材质(5)的热电偶探头(4),所述热电偶探头(4)与温度计(41)连接,检测腔(2)的侧壁上设有冷凝板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与加热腔(1)可拆卸连接,加热装置(3)为卤素灯泡或者氙气灯泡或者LED灯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灯材质模拟受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国邹平良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