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86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标测信号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导管,导管的远端设有2~8根远端部分呈直线状平行设置、近端部分呈圆弧状的分支管,分支管的近端逐步收拢连接在端管的远端内,分支管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环电极,各分支管的环电极数量相同,导管外表面套置有护送管,其与导管形成间歇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快速、安全地进行心脏全心腔内的高密度标测,护送管方便将分支管推送至远端,传感器可实现对导管的定位,通过计算机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可直接快速的对病人进行心腔的三维成像,完成三维建模,在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有效性和操作性,节省手术时间。节省手术时间。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心脏电生理标测的电极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电生理标测方法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心律失常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自从射频消融方法及其他治疗方法推广以来,已经成为与药物治疗并驾齐驱的主要治疗手段,近10年更呈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目前已可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常见疾病包括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在诸如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这样常见而复杂的射频消融过程中,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如何能精准的标测出异常电活动所在位置显得愈发重要,各种用于高精密度标测的方法和设备也被迅速开发成熟。
[0003]现有技术的心脏电生理方法是通过X光成像或造影成像获取人体内的结构信息,这种方法增加了病人对于X光的曝光时间,还增加了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所成图像为二维图像,医生辨识较难,操作不方便,增大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标测信号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远端设有2~8根远端部分呈直线状平行设置、近端部分呈圆弧状的分支管,分支管的近端逐步收拢连接在端管的远端内,分支管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环电极,各分支管的环电极数量相同,所述导管外表面套置有护送管,其与导管形成间歇配合。
[0006]本技术的分支管内设有具有记忆功能的定型丝。
[0007]本技术的分支管为4根,分支管表面设有4个环电极,4根分支管表面的环电极呈4
×
4等间距正交排列。
[0008]本技术的分支管顺序排列,为第一至第四分支管,第一分支管与第四分支管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第二分支管与第三分支管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
[0009]本技术的第一分支管的近端外表面设置有标识环。
[0010]本技术的端管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管身电极。
[0011]本技术的端管的远端内设置有定型模,定型模形状为圆柱状,沿其轴线开有4个定型丝通孔和盐水管通孔,定型丝通孔在同一直径上呈一字均匀分布。
[0012]本技术的盐水管通孔内固定设置有盐水管,盐水管远端端面至定型模远端端面。
[0013]本技术的端管内腔靠近定型模(34)近端的位置设置有感应位置的传感器 A。
[0014]本技术的传感器A采用电磁传感器。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导管的远端设有远端部分呈直线状平行设置、近端部分呈圆弧状的分支管,分支管的近端逐步收拢连接在端管的远端内,分支管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环电极,各分支管的环电极数量相同,可以快速、安全地进行心脏全心腔内的高密度标测,导管外表面套置有护送管,方便将分支管推送至远端,在导管远端设有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导管的定位,通过计算机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可以直接快速的对病人进行心腔的三维成像,完成三维建模,在临床上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有效性和操作性,节省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头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分支管截面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定型模截面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端管轴向剖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的三孔管截面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的导管管身轴向剖视图。
[0023]图8是本技术的手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相邻两个环电极形成的双极电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从远端至近端设有顺序连接的导管2、手柄装置1,手柄装置1的近端连接有连接器7和盐水管接头9。
[0027]导管2从远端至近端设有顺序连接的头端3、三孔管4和导管管身5。导管2 外套置有护送管6,非工作状态,护送管6套置在导管管身5外。
[00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头端3由远端的分支管31和近端的端管35连接构成,远端呈四臂耙状。分支管31为4根远端部分呈直线状平行设置、近端部分呈圆弧状,近端逐步收拢连接在端管35的远端内,形成耙状。端管35的远端内设置有定型模34。按图示,将分支管31从上至下进行顺序排列,分别设为第一至第四分支管,用于区分。其中,第一分支管与第四分支管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第二分支管与第三分支管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分支管的近端外表面设置有一个环形标识环36,用于表示第一分支管。根据临床使用的需要,分支管31可以是2~8 根。
[0029]如图3所示,分支管31为管状,管腔内设有定型丝32,定型丝32采用镍钛合金丝,通过现有技术的热成型方法定型成远端部分直线状,近端部分圆弧状的形状。定型丝32具有很好的记忆功能,能很好地定型分支管31的形状。分支管31 远端端部为光滑半球形,与分支管31构成密封结构。分支管31内径0.4~1.0mm,外径0.6~1.2mm,长度15~25mm。定型丝32的直径为0.07~0.15mm,长度与分支管31一致,其远端与分支管采用胶水固定在半球形内,近端置于定型模34的通孔341内。
[0030]如图4所示,定型模34形状为圆柱状,沿其轴线开有4个定型丝通孔341、1 个导线通孔342、1个盐水管通孔343,6个通孔轴线与定型模轴线平行,其中4 个定型丝通孔341在
同一直径上呈一字均匀分布,用于固定4个分支管31近端,使4个分支管31分布在一个平面内。定型丝通孔341中心连线的两边对称设置导线通孔342和盐水管通孔343。
[0031]分支管31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环形的环电极33,各分支管31的环电极33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分支管31表面设有4个环电极33,第一至第四分支管表面的16个环电极33呈4
×
4等间距正交排列,如图9所示,沿分支管轴向和径向每相邻两个环电极形成一对双极电图,共24对。因此,心脏内同一点的心电图可以从正交的两个方向同步记录心内电信号。环电极33的内径0.8~1.2mm,外径为0.9~ 1.3mm,宽度为0.5~1mm。
[0032]环电极33内侧连接导线331的远端,导线331经分支管31管腔、定型模的导线通孔342、端管35内腔、三孔管4的第三管腔43、导管管身5的内腔、手柄装置1内,导线331的近端与连接器7连接。
[0033]环电极33和标识环36采用铂铱合金或黄金。导线331采用直径为0.1~0.2mm 的铜线。
[0034]盐水管通孔343内设置有盐水管91,采用胶水将盐水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设有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远端设有2~8根远端部分呈直线状平行设置、近端部分呈圆弧状的分支管(31),分支管(31)的近端逐步收拢连接在端管(35)的远端内,分支管(31)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环电极(33),各分支管(31)的环电极(33)数量相同,所述导管(2)外表面套置有护送管(6),其与导管(2)形成间歇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31)内设有具有记忆功能的定型丝(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31)为4根,分支管(31)表面设有4个环电极(33),4根分支管(31)表面的环电极(33)呈4
×
4等间距正交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耙状头端高精度多极标测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31)顺序排列,为第一至第四分支管,第一分支管与第四分支管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第二分支管与第三分支管形状相同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成正辉韩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