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7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所述注塑用混胶喷嘴包括: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所述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通过螺旋方式紧密连接,所述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中间设置连续贯通的胶道;所述混胶部的胶道内安装有若干组胶料混合机构,每组胶料混合机构包括一个旋流板和一个分胶筛,所述旋流板和分胶筛固定在胶道内,所述喷头部设置逐渐收口的锥形胶道,所述锥形顶部为出料口。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胶道内胶料的无序运动的程度,使熔融的胶料可以在通过胶道的过程中自动快速混合均匀,有效提高胶料出胶时的均一稳定特性,防止瓶盖注塑时内部螺纹结构强度出现缺陷。缺陷。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由于其特有的成型速度快、成本低,产品尺寸精准的优点广泛应用在各类塑胶制品的最终成型和吹塑制品的中间坯料成型过程中,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熔融的胶体加压后经由料筒、喷嘴进入成型机构内。常用的喷嘴一般结构比较简单,其胶道为中空结构,这种结构的胶道在熔胶流动过程中熔体阻力较小,注射速度快,但是缺陷是熔胶没有经过充分的混合,直接进行挤出成型,成型产品的性能不够均一稳定,对于整体较薄而且附加有螺纹或者卡扣等精细结构的瓶盖类注塑产品容易出现局部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胶喷嘴,能够提高熔胶注塑时的均一稳定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所述注塑用混胶喷嘴包括: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所述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通过螺旋方式紧密连接,所述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中间设置连续贯通的胶道;所述混胶部的胶道内安装有若干组胶料混合机构,每组胶料混合机构包括一个旋流板和一个分胶筛,所述旋流板和分胶筛固定在胶道内,所述喷头部设置逐渐收口的锥形胶道,所述锥形胶道顶部为出料口。
[0005]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胶料混合机构共有2~3组。
[0006]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流板为两向旋转导流板。
[000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流板的材质为陶瓷。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旋流板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胶筛的筛孔不小于1平方厘米。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头部还安装有出胶滤网。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胶部的胶道外还安装有加热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喷嘴的胶道中增加了旋流板和分胶筛,提高了胶道内胶料的无序运动的程度,使熔融的胶料可以在通过胶道的过程中自动快速混合均匀,从而增强胶料熔融状态下的混合效果,有效提高胶料出胶时的均一稳定特性,防止瓶盖注塑时内部螺纹结构强度出现缺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0016]1.喷头部、2.混胶部、3.进胶部、4.加热套、5.旋流板、6.分胶筛、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0019]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所述注塑用混胶喷嘴包括:进胶部3、喷头部1和混胶部2,所述进胶部3、喷头部1和混胶部2通过螺旋方式紧密连接,所述进胶部3、喷头部1和混胶部2中间设置连续贯通的胶道,所述混胶部2的胶道外还设置有加热套4,可以防止熔胶温度降低后黏度太大流速过慢。
[0020]所述混胶部2的胶道内安装有3组胶料混合机构,每组胶料混合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胶道内的陶瓷材质的旋流板5和一个固定在胶道内的分胶筛6,所述旋流板5为两向旋转导流板,所述两向旋转导流板为按照胶道直径定制的带有一定扭转角度的陶瓷板,所述两向旋转导流板放在胶道内可以沿熔胶流动方向将熔胶切成两半,然后切开的熔胶沿板面与胶道的内壁构成的通道旋转挤出,在此过程中熔胶内部成分会进一步压缩混合;所述分胶筛6的筛孔不小于1平方厘米,当胶料旋转着冲出旋流板5位置后又会在分胶筛6的作用下分切混合进一步提高整体胶料的无序性,因此,筛孔太大,胶料分割效果差,筛孔太小的话容易提高胶道内的阻力,不利于熔胶快速流动,而相邻的两个旋流板5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增加湍流的产生,进一步提高熔胶在胶道内的无序运动,使混料更加均匀,所述喷头部1设置逐渐收口的锥形胶道,所述锥形胶道的顶部为出料口,所述喷头部1还安装有出胶过滤网7,防止胶料中出现固体颗粒堵塞机头的出料口。
[0021]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0022]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所述注塑用混胶喷嘴包括:进胶部3、喷头部1和混胶部2,所述进胶部3、喷头部1和混胶部2通过螺旋方式紧密连接,所述进胶部3、喷头部1和混胶部2中间设置连续贯通的胶道,所述混胶部2的胶道外还设置有加热套4,可以防止熔胶温度降低后黏度太大流速过慢。
[0023]所述混胶部2的胶道内安装有2组胶料混合机构,每组胶料混合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胶道内的陶瓷材质的旋流板5和一个固定在胶道内的分胶筛6,所述旋流板5为两向旋转导流板,所述两向旋转导流板为按照胶道直径定制的带有一定扭转角度的陶瓷板,所述两向旋转导流板放在胶道内可以沿熔胶流动方向将熔胶切成两半,然后切开的熔胶沿板面与胶道的内壁构成的通道旋转挤出,在此过程中熔胶内部成分会进一步压缩混合;所述分胶筛6的筛孔不小于1平方厘米,当胶料旋转着冲出旋流板5位置后又会在分胶筛6的作用下分切混合进一步提高整体胶料的无序性,因此,筛孔太大,胶料分割效果差,筛孔太小的话容易提高胶道内的阻力,不利于熔胶快速流动,而相邻的两个旋流板5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增加湍流的产生,进一步提高熔胶在胶道内的无序运动,使混料更加均匀,所述喷头部1设置逐渐收口的锥形胶道,所述锥形胶道的顶部为出料口,所述喷头部1还安装有出胶过滤网7,防止胶料中出现固体颗粒堵塞机头的出料口。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用混胶喷嘴包括: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所述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通过螺旋方式紧密连接,所述进胶部、喷头部和混胶部中间设置连续贯通的胶道;所述混胶部的胶道内安装有若干组胶料混合机构,每组胶料混合机构包括一个旋流板和一个分胶筛,所述旋流板和分胶筛固定在胶道内,所述喷头部设置逐渐收口的锥形胶道,所述锥形胶道顶部为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注塑用混胶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混合机构共有2~3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注塑用混胶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春道曹曙光范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成化妆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