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19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所述通式I如下: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柑青醛还原为柑青醇(2)将步骤1所得柑青醇与磺酰化试剂反应,制备柑青醇的甲氧基磺酸酯;(3)将步骤2所得甲氧基磺酸酯与具有通式II的酚或醇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污染性小、成本低、副产物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是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60年代,RCA公司首次发现用电刺激会改变液晶的透光方式,并随后应用该性质发布了液晶显示技术后,液晶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至各个领域。1966年,杜邦公司利用芳族聚酰胺液晶合成了Kevlar纤维后,液晶材料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液晶材料凭借其特殊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光学存储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等众多领域,研究范围更是遍及化学、生物及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成为当今社会上备受青睐、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之一。
[0003]当今液晶材料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制备已有液晶材料的新工艺,减少副产物与有害物质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2)对现有液晶材料进行性能改性,如降低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高显示用液晶材料的色彩丰富多样性等;(3)制备新型功能型液晶材料,满足多领域的高标准使用要求,如显示用新型液晶材料、信息工程领域的新型光电液晶存储材料、生物工程领域的新型药用液晶材料等。这些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液晶材料制备方法的开发。
[0004]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广泛应用,如何能快速有效低成本的合成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液晶材料成为液晶材料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且副产物少的制备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液晶化合物的方法。
[0006]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通式I如下:
[0008][0009]其中,m为1、2或3;
[0010]表示未被取代或亚环己基上的—CH2—被

O



S



NH

取代的未被取代或亚苯环上的=CH—被N取代的环上的H被F 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或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
基取代的基取代的且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表示上述基团;
[0011]R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 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为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 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
[0012]通式I所示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以异丙醇铝做还原剂,异丙醇为溶剂,将柑青醛还原为柑青醇
[0014](2)将步骤1所得柑青醇与磺酰化试剂反应,制备柑青醇的甲基苯磺酸酯;
[0015](3)将步骤2所得甲基苯磺酸酯与具有通式II的酚或醇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
[0016]所述通式II如下:
[0017][0018]其中,n为1、2或3;
[0019]表示未被取代或亚环己基上的—CH2—被

O



S



NH

取代的未被取代或亚苯环上的=CH—被N取代的环上的H被F 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基取代的且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表示上述基团;
[0020]R2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 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为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 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
[0021]所述步骤1中,还原反应优选为MPV还原(米尔温

庞多夫

韦尔莱还原反应),且该还原反应中柑青醛与还原剂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例为1:1~2,反应温度为 40~60℃。
[0022]所述步骤2中磺酰化试剂优选为对甲基苯磺酰氯与步骤1所得柑青醇反应制备的磺酸酯为优选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二氯甲
烷为溶剂,所述磺酰化反应中柑青醇、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例为1:1~1.5:1~2,反应初始温度优选为

15~10℃,保温温度优选为10~30℃。
[0023]所述步骤3中,步骤2所得对甲基苯磺酸酯与通式II化合物的反应摩尔比例为1:1~1.5,在弱碱性环境下反应,弱碱试剂为无水碳酸钾,pH优选为9~11,以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反应体系溶剂,在90~140℃下保温反应0.5~1h。
[0024]有益效果
[0025]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6]1.首次将柑青醛用于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0027]1.步骤1中用MPV还原法制备柑青醇,有别于常用的四氢铝锂、硼氢化钠等还原剂,使用MPV还原反应制备柑青醇不会破坏其中的双键结构,具有收率高、反应迅速、操作简便等优点;
[0028]2.步骤2中对柑青醇进行磺酰化时选用二氯甲烷作溶剂,对甲基苯磺酰氯的溶解性好,反应充分且迅速;
[0029]3.步骤3中醚化反应优选无水碳酸钾调节反应体系pH范围:9~11,初步反应中的酚钾形成得更为充分,与磺酸酯的结合更好,有效提高了反应收率。
具体实施方案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用到的部分原料、试剂规格和来源如下:
[0032][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通式I如下:
[0034][0035]其中,m为1、2或3;
[0036]表示未被取代或亚环己基上的—CH2—被

O



S



NH

取代的未被取代或亚苯环上的=CH—被N取代的环上的H被F 或甲基取代的
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或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基取代的且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表示上述基团;
[0037]R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 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为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所述通式I如下:其中,m为1、2或3;表示未被取代或亚环己基上的—CH2—被

O



S



NH

取代的未被取代或亚苯环上的=CH—被N取代的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且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表示上述基团;R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为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异丙醇铝做还原剂,异丙醇为溶剂,将柑青醛还原为柑青醇(2)将步骤1所得柑青醇与磺酰化试剂反应,制备柑青醇的甲基苯磺酸酯;(3)将步骤2所得甲基苯磺酸酯与具有通式II的酚或醇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所述通式II如下:其中,n为1、2或3;表示未被取代或亚环己基上的—CH2—被

O



S



NH

取代的未被取代或亚苯环上的=CH—被N取代的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未被取代或环上的H被F或甲基取代的且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表示上
述基团;R2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为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吴成胜晁相雨毛正宁耿涛唐皓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