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07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其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架、长度调节机构、试样夹紧块和荷载施加机构,安装架固定于地面上,长度调节机构固定于安装架的底部,荷载施加机构固定于安装架的顶部对应长度调节机构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通过试样夹紧块将试样的两端固定于长度调节机构上,可固定不同长度、不同截面形状的试样,荷载施加机构夹紧试样的中间位置处并对其施加径向交变荷载,使其做受迫振动发生弯曲疲劳破坏,得出试样能承受的径向交变荷载能力,保证各种金属棒材的安全使用。对于热轧成型不锈钢覆层钢筋,经过试验得出其弯曲疲劳极限后,可避免其表面不锈钢覆层与内部碳钢芯发生脱落,保证其整体性,从而保证其应有的受力性能。保证其应有的受力性能。保证其应有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钢筋的疲劳试验主要为拉伸疲劳试验和扭转疲劳试验,但是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承受的交变载荷除轴向载荷(拉伸)、周向载荷(扭转)外还有径向载荷(弯曲),针对钢筋径向交变载荷承载能力缺乏对应的试验装置及有效方法。同时,对于热轧成型不锈钢覆层钢筋,径向载荷有可能使得其表面不锈钢覆层与内部碳钢芯发生脱落,因此对于热轧成型不锈钢覆层钢筋探究其弯曲疲劳极限显得更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有效检测不同规格金属棒材弯曲疲劳极限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其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架、长度调节机构、试样夹紧块和荷载施加机构,安装架固定于地面上,长度调节机构固定于安装架的底部,荷载施加机构固定于安装架的顶部对应长度调节机构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通过试样夹紧块将试样的两端固定于长度调节机构上,荷载施加机构夹紧试样的中间位置处并对试样施加径向交变荷载,使试样做受迫振动发生弯曲疲劳破坏。
[0005]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立柱和菱形保持框,底座的形状为十字形,两根立柱对称固定于其一个方向的两端,菱形保持框固定于两立柱的顶部。
[0006]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保持框的内腔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法兰盘,法兰盘上有用于安装所述荷载施加装置的中心圆孔。
[0007]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滚珠丝杠和舵轮;支撑框架包括两侧板和两端板,端板为L形板,侧板为矩形板,两端板以水平臂朝外对称布置,两侧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两端板的两侧,两端板的水平臂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个方向两端;滚珠丝杠的长度大于支撑框架的长度,且对应支撑框架端板外的外伸段为光杆段,对应支撑框架内的长度对称分为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均配置螺母;舵轮连接于外伸段的末端并通过螺母锁紧;丝杠通过滚珠轴承安装于支撑框架的两端板上。
[0008]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的顶面连接有滑块,滑块为开口朝下的U形块,所述侧板的顶部外侧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导轨,滑块的两侧有与导轨匹配的滑槽。
[0009]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可直接读出两螺母之间间距的刻度线。
[0010]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荷载施加机构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套
下端通过法兰及紧固件对中固定于所述菱形保持框的法兰盘上,推杆穿过法兰盘上的中心圆孔。
[0011]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试样夹紧块有三对,每对包括下夹块和上夹块,下夹块的顶面和上夹块的底面对称设置有沿丝杠方向的V形槽,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对试样夹紧块的下夹块固定于所述滑块上,另外一对试样夹紧块的上夹块固定于所述荷载施加机构的推杆下端。
[0012]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夹块和上夹块的V形槽处分别配置同形状可保护试样的合金垫块。
[0013]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安装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的指定位置;
[0015](2)在长度调节机构的两滑块上通过固定下夹块;
[0016](3)将长度调节机构支撑框架的端板固定于底座上;
[0017](4)将荷载施加装置固定于安装架顶部的菱形保持框上;
[0018](5)测量金属棒材试样的长度;
[0019](6)旋转调距舵轮调节丝杠上两螺母之间距离满足试样的安装长度;
[0020](7)在步骤(2)固定好的下夹块的V形槽处垫上合金垫块,将试样的两端分别置于合金垫块的V形槽中,然后在上夹持块的V形槽处垫上合金垫块后夹持试样,并通过螺栓将上夹块与下夹块连接固定;
[0021](8)将电动推杆下端的试样夹紧块的下夹块取下,然后参照步骤(7)夹紧试块的中间位置处;
[0022](9)根据试样合适的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给试样施加交变径向荷载,使试样作受迫振动,直至试样发生弯曲疲劳破坏,得出试样的弯曲疲劳极限。
[0023]本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采用滚珠丝杠作为长度调节机构,转动丝杠即可使丝杠上的两螺母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调节两螺母之间的间距,所以长度调节机构可固定不同长度的金属棒材。而且在长度调节机构的支撑框架的侧板上设置沿长度方向的刻度线,可直接读出两螺母之间的间距,使试样固定时更快捷。试样的两端通过夹紧块固定于螺母上,夹紧块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的上、下夹块,上、下夹块通过V形槽固定试样,且在V形槽处垫设可保护试样的合金垫块,所以可满足螺纹钢筋、光杆实心钢筋、细长钢管、细长方管等多种规则或者不规则的金属棒材夹持需要。荷载施加机构采用电动推杆,固定于长度调节机构的上方,且对应其丝杠的两螺纹段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其推杆下端通过一对夹紧块夹住试样的中间位置处,对试样施加设定的交变径向荷载,使试样产生受迫振动产生弯曲疲劳破坏,得出试样的弯曲疲劳极限,即得出金属棒材能承受的径向交变荷载能力,保证各种金属棒材的安全使用。电动推杆作为动力源,可输出不同频率、振幅和功率的荷载,电动推杆与菱形保持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试样可更换不同规格型号以满足需要。对于热轧成型不锈钢覆层钢筋,经过试验得出其弯曲疲劳极限后,可避免其表面不锈钢覆层与内部碳钢芯发生脱落,保证钢筋的整体性,从而保证其应有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安装架和荷载施加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长度调节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架1、长度调节机构2、试样夹紧块3、荷载施加装置4。
[0028]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
[0029]安装架1包括底座11、立柱12和菱形保持框13。
[0030]底座11的形状为十字形,采用槽钢焊接成型。
[0031]立柱12采用T型钢制作,两根立柱12以腹板相对焊接于底座1一根槽钢的两端。
[0032]菱形保持框13采用角钢制作,其较小尺寸的对边固定于两立柱12的上端,菱形保持框的底面中心位置处焊接有法兰盘。
[0033]结合图1和图3可以看出:
[0034]长度调节机构2包括支撑框架、滚珠丝杠、滑块和舵轮。
[0035]支撑框架21包括侧板和端板。端板为L形板,侧板为矩形板,侧板的顶部外侧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导轨两端板以水平臂朝外对称布置,两侧板通过沉头螺钉连接于两端板的两侧围成框架。两端板的水平臂通过沉头螺钉固定于底座11的另一根槽钢两端。
[0036]滚珠丝杠的丝杠22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均配置螺母23,两螺母的顶面分别连接滑块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棒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的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架、长度调节机构、试样夹紧块和荷载施加机构,安装架固定于地面上,长度调节机构固定于安装架的底部,荷载施加机构固定于安装架的顶部对应长度调节机构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通过试样夹紧块将试样的两端固定于长度调节机构上,荷载施加机构夹紧试样的中间位置处并对试样施加径向交变荷载,使试样做受迫振动发生弯曲疲劳破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立柱和菱形保持框,底座的形状为十字形,两根立柱对称固定于其一个方向的两端,菱形保持框固定于两立柱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保持框的内腔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法兰盘,法兰盘上有用于安装所述荷载施加装置的中心圆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滚珠丝杠和舵轮;支撑框架包括两侧板和两端板,端板为L形板,侧板为矩形板,两端板以水平臂朝外对称布置,两侧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两端板的两侧,两端板的水平臂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个方向两端;滚珠丝杠的长度大于支撑框架的长度,且对应支撑框架端板外的外伸段为光杆段,对应支撑框架内的长度对称分为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均配置螺母;舵轮连接于外伸段的末端并通过螺母锁紧;丝杠通过滚珠轴承安装于支撑框架的两端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顶面连接有滑块,滑块为开口朝下的U形块,所述侧板的顶部外侧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导轨,滑块的两侧有与导轨匹配的滑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平李臻杨政张清芳王毓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